【专题】141:情境文字材料题;33:分析与综合思想;42:知识迁移法;51D: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分析】主要考查了冰川发育的相关知识.每当冰期出现,冰川从高纬度向低纬度,从高山向平原推进,气候明显变冷;间冰期冰川后退,气候变暖.
【解答】解:读图,点苍山属于只经历末次冰期的山峰,点苍山无现代冰川发育,说明现在气温偏高,没有形成冰川。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青藏高原东部及其周边山峰经历冰期”为背景材料,注意无现代冰川发育和冰川发育之间的区别,从因果上加以分析说明.
二、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46分)
12.(22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一位被热带雨林风光吸引的游客从马瑙斯出发,乘船沿内格罗河(如图)溯源而上,见两岸植被繁茂,河上很少有桥。行至内格罗河与布朗库河交汇处,发现两条河流的河水因颜色迥异,呈一黑黄分明的界限,景色令人震撼。船继续前行,岸边的沼泽渐渐映入眼帘…当晚他查阅资料,得知内格罗河河水因富含腐殖质,颜色乌黑,而布朗库河因含大量泥沙而呈黄色。
(1)分析内格罗河河水富含腐殖质但泥沙含量少的原因。
(2)试对“河上很少有桥”这一现象作出合理解释。
(3)你是否赞同在该地区拓展旅游观光业?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考点】2S: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和地质构造;K4: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141:情境文字材料题;36:图文结合思想;42:知识迁移法;531: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分析】(1)该题考查河流水文特征的形成原因,可抓住文字材料中“两岸植被繁茂”,图片材料中的纬度、等高线等信息,从流域内的气候、地形、外力作用等方面回答。
(2)该题考查交通建设的区位因素,可结合区域内的自然和社会经济特征,从桥梁建设的难度、资金、技术以及该区域对交通运输的需求量、修建桥梁可能造成的环境问题等方面作出回答。
(3)该题是开放性试题,先表明观点,再说明理由。
【解答】解:(1)根据题干中信息,内格罗河河水富含腐殖质但泥沙含量少的原因气温高,湿度大(降水多),生物量大,在沼泽形成大量腐殖质。地处平原,地势低平,河流流速慢,多沼泽,泥沙沉积。
(2)“河上很少有桥”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人口稀少,跨河运输需求较少;水网稠密,水运便利;河面宽,水量大,修路搭桥成本高,技术难度大,对雨林环境破坏大。
(3)赞同在该地区拓展旅游观光业。理由:热带雨林游资源独特,具有全球吸引力;旅游开发与运营成本低,经济效益好增加当地就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等。
不赞同在该地区拓展旅游观光业。理由:对热带雨林环境造成破坏,产生污染;对当地居民生活、文化等带来冲击;来自自然的威胁(疾病、野生动物袭击等)较大。
故答案为:
(1)气温高,湿度大(降水多),生物量大,在沼泽形成大量腐殖质。地处平原,地势低平,河流流速慢,多沼泽,泥沙沉积。
(2)人口稀少,跨河运输需求较少;水网稠密,水运便利;河面宽,水量大,修路搭桥成本高,技术难度大,对雨林环境破坏大。
(3)赞同。理由:热带雨林游资源独特,具有全球吸引力;旅游开发与运营成本低,经济效益好增加当地就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等。
不赞同。理由:对热带雨林环境造成破坏,产生污染;对当地居民生活、文化等带来冲击;来自自然的威胁(疾病、野生动物袭击等)较大。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综合性较强,要求学生能熟练获取有效信息及掌握区域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
13.(2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为建设生态文明,我国大力开发风能等清洁能源.风电建设成本高于煤电、水电.2009年5月,甘肃酒泉有“陆上三峡”之称的1000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项目获国家批准,其中的80%集中在被称为“世界风库”的瓜州县.如图示意瓜州等地年大风(≥8级)日数.
(1)分别与煤炭、水能相比,指出开发风能的优势.
(2)说明瓜州建设大型风电场有利的自然条件.
(3)分析瓜州建设大型风电场的不利区位条件.
(4)为保障电网的稳定性,还规划在瓜州建设规模较大的热电站作为调节电站.试解释为大型风电场配建调节电站的原因.
【考点】T8:可再生资源不合理利用造成的问题;T9:可再生资源的保护、合理利用的成功经验.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112:原因类简答题;21:热点问题;33:分析与综合思想;421:课本知识迁移;51E:自然资源.
【分析】此题考查风力发电的相关问题.
(1)此题考查风能的优势.与煤炭相比,从清洁、无污染入手,可再生;与水能相比,不需要淹没库区,产生移民.
(2)此题考查建设风电场的有利自然因素.主要从大风日数多和多荒漠、戈壁等建设场地.
(3)此题考查建设风电场的不利区位条件.主要分析市场、基础设施、建设成本等.
(4)此题考查建设调节电站的原因.主要用于调节在无风日或风力发电不足时的电力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