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2S: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和地质构造.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此题考查岩石的形成过程以及地壳物质循环过程.花岗岩为侵入型岩浆岩,所以首先是岩浆侵入形成岩浆岩.地壳抬升,岩石才能出路地表.裸露在地表的岩石在外力风化,侵蚀,搬运等作用下形成了现在大家看到的出露的花岗岩.
【解答】解:A、花岗岩为侵入型岩浆岩,所以首先是岩浆侵入形成岩浆岩,故不符合题意;
B、花岗岩为侵入型岩浆岩,所以首先是岩浆侵入形成岩浆岩,故不符合题意;
C、花岗岩为侵入型岩浆岩,所以首先是岩浆侵入形成岩浆岩。地壳抬升,岩石才能出路地表。裸露在地表的岩石在外力风化,侵蚀,搬运等作用下形成了现在大家看到的出露的花岗岩,故正确;
D、花岗岩为侵入型岩浆岩,所以首先是岩浆侵入形成岩浆岩,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岩石的形成过程以及地壳物质循环过程.熟悉花岗岩的形成过程,掌握地壳物质循环过程,结合题目的要点“从形成到出露”解题,有一定的难度.
如图是经纬网图层和中国省级行政中心图层的叠加图,图中经纬线间隔度数相等.读图回答3~6题.
3.(3分)经纬网的纬线间距为()
A.3° B.5° C.8° D.10°
【考点】1J: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经纬网知识、中国陆地行政区划的范围及轮廓、省级行政中心的大致位置,以及读图判断分析问题的能力.(1)解答本题应该知道我国最南端在曾母暗沙﹣北纬4°,最北端在漠河﹣北纬53°,南北纬度差为49°,而我国陆地部分的最南位置大致在海南的三亚﹣北纬18°;(2)明确中国最南端的省级行政中心是海口(20°N),中国最北端的省级行政中心是哈尔滨(44°N﹣46°40′N);(3)本题是经纬网和中国省级行政中心图层的叠加图,准确找到最南端和最北端的省级行政中心.
【解答】解:由题图,我国陆地部分省级行政中心的最南位置大致在北纬20°,最北端哈尔滨在北纬47°,两地垂直距离的纬度差约27°;由于题图中经纬线间隔度数相等,选项B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中等,考查的知识点较细,区分中国边疆的最南端和最北端及中国最南端和最北端的省级行政中心;在叠加图上找到最南端和最北端的省级行政中心,明确其大致的纬度值,中国地理中一些常识性的知识点应记住记熟.
4.(3分)图上标出的经纬网格区中()
A.②与③都处于暖温带
B.随地球自转,③的角速度比④小
C.从春分到夏至,①比④的昼长变化幅度大
D.从夏至到秋分,②比⑤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幅度大
【考点】1E:地球公转的方向、轨道、周期和速度.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主要考查了经纬网图的判读,北京是我国的首都,对应的是图中五角星的位置,海口是我国海南省的省会,是我国最南端的省级行政中心.北京和海口的纬度分别为40°N和20°N,图中两者之间有4个纬度间隔,由此求出每个间隔为5°,由此判断地理现象的正确性.
【解答】解:A、②地是西宁以西的柴达木盆地地区,为高寒气候区,③区域属暖温带,故不符合题意;
B、地球自转的角速度除南、北两极点为零外,其他地区都相同,所以③④两地的自转角速度相等,故不符合题意;
C、纬度越高,昼夜变化幅度越大,从春分到夏至,①比④的昼长变化幅度大,故正确;
D、两者位于回归线以北,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幅度相同,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属于知识性试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经纬网图的判读和地理现象的判断.
5.(3分)人口密度差值最大的两个网格区是()
A.①和④ B.②和③ C.③和⑤ D.④和⑤
【考点】51: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所谓人口密度就是指单位面积平方千米或每公顷内的常住人口为计算单位.由题图,我国陆地部分的最南位置大致在北纬20°,最北端在北纬53°,两地垂直距离的纬度差约33°;根据题图中经纬线间隔度数相等.①位于我国新疆、②位于甘肃省、③位于我国黄土高原、④位于我国中东部地区、⑤位于我国西南.
【解答】解:①位于我国新疆因地势内陆,气候干燥,人口相对较少,而④位于我国中东部地区,尤其是东部沿海地区,地势地平,交通便利,经济发达,人口密度相对较大。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属于知识性试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经纬网图的判读和人口密度的相关知识.
6.(3分)从地形和降水条件分析,最易发生泥石流的网格区是()
A.① B.② C.④ D.⑤
【考点】49:自然灾害类型、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题主要考察我国泥石流的主要分布地区,以及形成原因,以及读图判断分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