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2E:地理关联图;33:分析与综合思想;43:利用图表信息;524:可持续发展.
【分析】以图文材料的形式,考查常规内容,要求考生熟练掌握教材内容,能灵活调动运用.
【解答】解:根据经纬度得知甲地为我国最东端,在夏半年日出最早,但冬半年因为纬度高日出时间较晚,故A选项错误;极昼极夜出现的最低纬度是极圈,漠河纬度低于极圈,无极昼极夜,但有白夜现象,注意“极夜”和“白夜”的区别。故B选项错误;我国内外流区域的分界线大致是:大兴安岭西麓向西南,经阴山﹣﹣贺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直达西南国境线,黑龙江上游位于大兴安岭西侧,靠近内流区,但是属于外流河,故C选项错误;松花江由低纬向高纬流经封冻区,春季有凌汛出现,故D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主要考查考生对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等考点的理解.
2.(4分)东北平原()
A.地势中间高,南北低
B.冬冷夏热,伏旱严重
C.农业实行小农场经营,精耕细作
D.是中国重要的商品棉基地
【考点】96: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12E:地理关联图;33:分析与综合思想;43:利用图表信息;524:可持续发展.
【分析】以图文的形式,考查常规内容,要求考生熟练掌握教材内容,能灵活调动运用.
【解答】解:东北平原水系南部向南流、北部向北流,地势中间高南北两侧低,从高度表也能以看出,长春附近地势高于南北两侧,故A选项正确;伏旱出现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故B选项错误;东北农业国有大农场较多,故C选项错误;东北平原无棉花种植,中国的商品棉基地主要是南疆、华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故D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3.(4分)20世纪50﹣70年代,人口大规模迁入东北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①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②工业基地建设的需要
③地处边疆,邻国人口迁入
④城市知识青年有计划迁入.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考点】52: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人口迁移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的一种有意识的行为,它是人类适应环境的表现,一般具有个人的主观决策性.其中,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别是造成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人口迁移的方向是从经济欠发达地区迁往经济发达地区,一般从经济欠发达地区向较近的经济发达地区.
【解答】解: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人口迁移主要受国家政策的影响:为开发北大荒国家有计划地向东北地区迁入大批知识青年;另外,该年代我国东北地区工业化发展较快,工业基地建设需要大量人口迁入。所以②④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中国人口迁移的方向,结合中国当时的国情即可选出正确选项,此题比较简单.
玉米是世界重要的农产品之一.如图示意中国、印度、南非和巴西四国的部分地区,玉米种植、收获生产活动的时段.读图,回答第4题.
4.(4分)甲、乙、丙分别位于()
A.巴西、印度、南非 B.南非、巴西、印度
C.印度、巴西、南非 D.巴西、南非、印度
【考点】62: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在所给的三个国家中印度位于北半球,南非和巴西位于南半球,所以印度的种植时间与中国差不多,根据这一特点可判断答案.
【解答】解:印度位于北半球,南非和巴西位于南半球,所以印度的种植时间与中国差不多,从图中即可找出甲应该是印度,从而不难选出 C 选项。
故选:C。
【点评】由于南北半球季节相反,所以玉米种植的时间和收获的时间南北半球也相反.
如图为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第5题.
5.(4分)大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