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单查询
首页 其他文档
2024年高三摸底考试开学考历史
大小:0B 4页 发布时间: 2024-03-01 19:57:27 19.38k 18.38k

【解析】据材料“启蒙运动和宗教改革运动撞击融合后的产物,两项运动有个共通之处——而这正是美式思维模式的根本”可知,启蒙运动反对封建专制,倡导自由平等,宗教改革反对天主教会权威,强调信仰自由,故美式思维模式的根本是反对权威,强调自由,故选A项;启蒙思想重视道德,排除B项;多元文化并存源于美国移民文化的差异,排除C项;崇尚科学是启蒙运动的特点,并非两者共通之处,排除D项。

14.图3是1831年英国的一幅漫画,画面左侧的人正高举着写有“改革”的斧头,砍向写着“衰败的选邑制度”的树干,而右侧的人则极力地护佑住这棵即将倾倒的树干。由此可知()

图3

A.工业资产阶级取得了合法席位B.工业革命已经在英国完成

C.议会改革的呼声得到广泛支持D.君主立宪制需进一步完善

【答案】D

【解析】根据漫画材料“1831年英国的一幅漫画,画面左侧的人正高举着写有‘改革’的斧头,砍向写着‘衰败的选邑制度’的树干,而右侧的人则极力地护佑住这棵即将倾倒的树干”并结合基础知识可知,漫画中树干左右两侧分别代表两派,左侧代表主张改革选邑制度,右侧代表旧式贵族势力,1832年议会改革前,英国议会选举仍然沿用几百年前的选区划分。有些选区在当年辉煌一时,但在工业革命后逐渐衰败,人口稀少但仍具有选出同样数量议员的资格,故这种选区就被贵族操纵,英国在1832年议会改革之前,即便已是资本主义君主立宪制,但贵族仍掌握更多政治权力,故选D项;工业资产阶级取得合法席位是在1832年议会改革的结果,因果倒置,排除A项;1832年前后工业革命发展迅速,接近尾声,但材料仅涉及到政治层面的议会改革政策,没有明确工业革命发展的具体成就,故“工业革命已经在英国完成”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议会改革主要以工商业资产阶级为阶级基础,旧式贵族为反对者,故“广泛支持”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

15.阿默达巴德是出身于印度婆罗门教的一位政府行政官员,1861年开办了拉查德拉企业集团的第一家纺纱厂,随后扩展到整个市镇;1893年他加入印度国民大会党,并联合当地的工商业界支持独立运动。材料体现了印度()

A.民族工商业的兴起B.民族忧患意识的觉醒

C.种姓制度基本根除D.非暴力不合作的发展

【答案】B

【解析】据材料信息可知,阿默达巴德开创纺纱厂并联合当地工商业界支持独立运动,表明印度在英国侵略的背景下希望通过振兴工商业来反侵略,即民族忧患意识觉醒,故选B项;“兴起”一词有误,排除A项;近代印度并未废除种姓制度,排除C项;非暴力不合作兴起于20世纪初,排除D项。

16.沙皇时期,俄国的文盲率高达75%,到1939年,苏联全国识字居民达87%,城市普及了七年制义务教育,农村实行了四年制义务教育,高等教育成倍增长。这一成就()

A.表明苏联把教育放在首位B.有利于苏联工业化的发展

C.提高了苏联政治的民主化D.缩小了苏联城乡收入差距

【答案】B

【解析】由题干材料可知,苏联在20世纪二十年代的教育成就突出,这有利于苏联工业化发展,故B项正确;苏联这一时期放在首位的是发展重工业,排除A项;苏联这一时期形成了斯大林的个人崇拜,提高苏联政治民主化一说明显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从材料无法得出苏联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排除D项。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大题,共52分。

17.(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先秦开始,中国的政治统治就带有浓厚的宗族色彩。夏商周三代,国家结构实际上为部族结构。部族血缘关系,构成了这一时期政治制度的基本框架。因此,中国的政治制度一诞生,就具有家国一体化的特征。秦始皇统一后,宗族式的政治结构转变为家族式的政治结构,政治制度也随之转变为“家天下”式的制度。此后历朝历代,虽然屡有更易,但“家天下”的本质始终不改。家与国的统一,表现在政治制度的内容上,就是政治伦理化,伦理政治化,表现在传统的政治行为规范上,就是君臣关系、官民关系,都有如父子关系。

——摘编自刘文瑞《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皇帝制度与中央政府》

材料二起初,西方的古希腊、古罗马都曾出现过“家国同构”。在早期社会,由于经济结构较为单一,人们之间的关系相对简单,在城邦与家庭之间还没有产生明显的利益冲突。因此,城邦与家庭的关系密不可分,两者有着惊人的一致性。伴随着一次又一次的变法改革,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海外移民,氏族血缘关系逐步解体,家庭的政治组织色彩逐渐消退,尤其是在经过几次变法改革后,形成了以财产和地域为政治基础的国家制度,完成了个人从家庭成员到城邦公民的转换,形成了“家国异构”的社会政治结构模式。

——摘编自周靖《“家国同构”与“家国异构”一中西传统家国关系对法的影响的比较》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家国同构”在奏朝建立前后的制度性史实,并简析其在封建政治伦理中得以不断强化的思想因素。(7分)

(2)据材料二分析西方社会政治结构由“家国同构”转向“家国异构”的主要原因,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影响中西方“家国一体”走向不同的最主要因素。(5分)

【答案】(1)(7分)史实:秦前:分封制、宗法制;

秦后: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4分)

思想因素:孔子极力推崇西周礼乐文明;董仲舒尊崇儒术,儒学正统地位确立;宋明理学重建儒家信仰。(3分)

(2)(5分)

主要原因:社会内部的变法改革;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血缘关系的瓦解。(3分)

主要因素:社会经济发展的方式。(中,农耕经济;西,商品经济)(2分)

【解析】

(1)第一小问史实,据材料一“夏商周三代,国家结构实际上为部族结构”并结合基础知识可知,先秦时期政治制度主要西周时期政治制度为代表,故为分封制、宗法制;据材料一“秦始皇统一后,宗族式的政治结构转变为家族式的政治结构,政治制度也随之转变”并结合秦朝政治制度可知,秦朝建立后确立皇帝制、三公九卿制。第二小问思想因素,根据基础知识可知,政治统治上的伦理主要依靠于儒家思想的维护,故春秋时期孔子主张恢复西周等级制度,恢复礼乐文明;汉武帝时期任用董仲舒,尊崇儒术,儒学正统地位确立;宋明理学使儒家重新收到官方尊崇。

(2)第一小问主要原因,据材料二“伴随着一次又一次的变法改革“并结合基础知识可知,古希腊、古罗马政治制度可知社会内部的变法改革;据材料二“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海外移民”并结合基础知识可知,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据材料二“氏族血缘关系逐步解体,家庭的政治组织色彩逐渐消退”并结合基础知识可知,血缘关系的瓦解。第二小问主要因素,根据唯物史观,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主要因素在于中西社会经济发展的方式差异,即中国为农耕经济而西方为商品经济。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关于洋务派兴办近代交通运输的影响,以下两种观点颇具代表性:

西洋各国之所以富强,“以其有轮船以通海道,复有新(铁)路以便陆行”,故中国“欲求富强制敌之策,舍此莫由”,且轮船、铁路不仅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更可以“夺外洋之利”“以润吾民”。

反馈
我们采用的作品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投稿,我们不确定投稿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站将及时删除。
Copyright @ 2016 - 2024 经验本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07888号-1 客服QQ:2393136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