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单查询
首页 其他文档
中医知识问答游戏有哪些3篇
大小:508.87KB 33页 发布时间: 2024-02-23 17:17:13 13.65k 12.61k

答:经络系统是由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二经别,十五别络、浮络、孙络及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等组成。

3、试述十二经脉在四肢及头部的分布规律。

答:十二经脉在四肢的分布规律是:阴经分布在内侧面,阳经分布在外侧面。内侧分三阴,外侧分三阳,大体上,太阴、阳明在前缘,少阴、太阳在后缘,厥阴、少阳在中线。在头面部,阳明经行于面部、额部、太阳经行于面颊、头顶及头后部,少阳经行于头侧部。

4、试述奇经八脉的含义?

答:奇经八脉是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的总称。由于它们的分布不象十二经脉那样规则,同脏腑没有直接的相互络属,相互之间也没有表里关系,与十二正经不同,故称“奇经”。

5、为什么说“头为诸阳之会”?

答:由于手三阳经止于头部,足三阳经起于头部,手三阳与足三阳在头面交接,所以说“头为诸阳之会”。

6、试述奇经八脉的生理作用。

答:奇经八脉纵横交叉于十二经脉之间,具有如下三方面的作用:(1)调节十二经脉的气血。(2)奇经与肝、肾等脏及女子胞、脑、脊等奇恒之腑的关系较为密切,相互之间在生理、病理上均有一定的联系。

(一)简答题

1、何谓病因?中医的致病因素包括哪些?

答;破坏人体相对平衡状态而引起疾病的原因就是病因。中医致病因素是多种多样的,诸如气候的异常(六淫)、疫疠的传染、精神刺激(七情)、饮食劳倦、持重努伤、跌仆金刃外伤,以及虫兽所伤等等,均可导致疾病的发生。此外,在疾病过程中,原因和结果是相互作用着的,在某一病理阶段中是结果的东西,在另一阶段中则可能成为原因,如痰饮和疾血等,既是脏腑气血功能失调所形成的病理产物,反过来又是能成为某些病变的致病因素。

2、什么叫六淫?六淫致病一般具有何特点?

答:六淫,是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

六淫致病,一般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六淫致病多与季节气候;居外环境有关。如春季多风病,夏季多暑病,长夏初秋多湿病,深秋多燥病,冬季多寒病等,另外,久居湿地常有湿邪为病,高温环境作业又常有燥热或火邪为病等等。

(2)六淫邪气既可单独侵袭人体而致病,又可两种以上同时侵犯人体而致病。如风寒感冒、湿热泄泻、风寒湿痹等。

(3)六淫在发病过程中,不仅可以互相影响,而且可以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如寒邪入里可以化热,暑湿日久可以化燥伤阴等。

(4)六淫为病,其发病途径多侵犯肌表,或从口鼻而入,或两者同时受邪。故又有“外感六淫”之称。

3、疫疠的发生与流行,多与什么因素有关?

答:疫疠的发生与流行,多与下列因素有关:

(1)气候因素:自然气候的反常变化,如久旱、酷热、湿雾瘴气等。

(2)环境和饮食:如空气、水源、或食物受到污染。

(3)没有及时做好预防隔离工作。

(4)社会影响:如解放前统治者不顾人民群众的死活,传染病不断发生或流行。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领导下,制定了“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消灭了鼠疫、天花等烈性传染病,其它传染病也得了有效的控制。

4、何谓内伤七情。答: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属精神致病因素。七情是人体对客观事物的不同反映,在正常情况下,一般不会使人致病。只有突然、强烈或长期持久的情志刺激,超过了人体本身的正常生理活动范围,使人体气机紊乱,脏腑阴阳气血失调,才会导致疾病的发生,由于它是造成内伤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故称“内伤七情”。

5、简述述七情与内脏气血的关系。

答:人体的情志活动与内脏有密切的关系,而脏腑的功能活动主要靠气的温煦、推动和血的濡养。《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可见情志活动必须以五脏精气作为物质基础,又说心“在志为喜”,肝“在志为怒”,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肾“在志为恐”喜努力思忧恐,简称为“五志”。不同的情志变化对各脏腑有不同的影响,而脏腑气血的变化,也会影响情志的变化,如《素问·调经论》说:“血有余则怒,不足则恐”。《灵枢·本神》又说:“肝气虚则恐,实则怒。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故七情与内脏气血关系密切。

6、简述痰饮的形成。

答:痰饮多由外感六淫,或饮食及七情内伤等,使肺、脾、肾及三焦等脏腑气化功能失常,水液代谢障碍,以致水津停滞而成。因肺、脾、肾及三焦对水认代谢关系密切,肺主宣降,通调水道,散布津液,脾主运化水液,肾阳三水液蒸化,三焦为水液通调之道路。故肺、脾、肾及三焦功能失常,均可聚湿而生痰饮。

7、简述瘀血的形成。

答:瘀血的形成,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因气虚、气滞、血寒、血热等原因,使血行不畅而凝滞。气虚或气滞,不能推动血液的正常运行,或寒邪客入血脉,使经脉蜷缩拘急,血液凝滞不畅,或热入营血,血热搏结等,均可形成瘀血。二是由于内外伤,气虚失摄或血热妄行等原因造成血离经脉,积存于体内而形成瘀血。

8、为什么说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在根据?

答:中医发病学很重视人体的正气,认为内脏功能正常,正气旺盛,气血充盈,卫外因在密,病邪难于侵入,疾病无从发生,《素问·遗篇·刺法论》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只有在人体正气相对虚弱,卫外不固,抗邪无力的情况下,邪气方能乘虚而入,使人体阴阳失调,脏腑经络功能紊乱,才能发生疾病。《素问·评热病论》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灵枢·百病始生》也说:“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卒然逢疾风暴雨而不病者,盖无虚,故邪不能独伤人。此必因虚邪之风,与其身形,两虚相得,乃各其形。”所以说:“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在根据。

9、瘀血病证有哪些共同特点?

答:瘀血病证的共同特点有以下几点:(1)疼痛,多为刺痛,痛处固定不移,拒按。(2)肿块,或外见青絮肿胀,或见体内有症积,(3)出血,血色紫暗或夹瘀块。(4)面、唇、指甲表紫,或舌痰暗紫,舌有瘀点、瘀斑。(5)脉细涩弦或结代等。

10、简述中医对发病的认识?

答:中医学认为疾病的发生和变化,关系到正气和邪气两个方面。中医发病学很重视人体的正气,认为人体正气的强调,决定着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在依据,“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而邪气又是疾病发生的重要条件,在感邪较甚或邪气的毒力特别强的条件下,正气虽不虚,也可因正不胜邪而发病,所以邪正斗争的胜负,决定发病与不发病。

(一)简答题

1、何谓病机?中医病机从总体来说包括哪些内容?

我们采用的作品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投稿,我们不确定投稿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站将及时删除。
Copyright @ 2016 - 2024 经验本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07888号-1 客服QQ:2393136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