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不与引起的相乘和相侮.依据五行相克规律确定的治法主要有:抑木扶土法、培土制水法、佐金平木法、泻南补北法四种.
39.五行制化,是指五行之间既相互资生,又相互制约,维持平衡协调,推动事物间稳定有序的变化与发展.五行制化的规律是:木生火,火生土,而木又克土;火生土,土生金,而火又克金;土生金,金生水,土又克水;水生木,木生火,而水又克火.如此循环往复.
40.人的情志活动,属五脏功能之一,而情志活动异常,又会损伤相应内脏.由于五脏之间存在相生相克的关系,故人的情志变化也有相互抑制作用.临床上可以运用不同情志变化的相互抑制关系来达到治疗目的.如怒伤肝,悲可以胜怒;喜伤心,恐可以胜喜;思伤脾,怒可以胜思等等.
41.在针灸疗法中,针灸学家将手足十二经近手足末端的井、荥、输、经、合"五输穴"分别配属于木、火,土、金、水五行.在治疗脏腑疾病时,根据不同的病情以五行的生克规律进行选穴治疗.如治疗肝虚证时,根据"虚则补其母"的原则,取肾经的合穴阴谷,或本经合穴曲泉进行治疗.若治疗肝实证,根据"实则泻其子"的原则,取心经荥穴少府,或本经荥穴行间治疗,以达到补虚泻实,恢复脏腑正常功能之效.
42.中医学思维方法具有注重宏观观察、注重整体研究、擅长哲学思维、强调功能联系四个方面的基本特点.
六、论述题
1.精气学说的主要内容有:①精气是构成宇宙的本原:宇宙万物的生成皆为精气自身运动的结果,精或气是构成天地万物包括人类的共同原始物质;精气生万物的机理天地之气交感、阴阳二气合和.②气的运动称为气机;气的运动形式主要有升、降、聚、散;气的运动推动着宇宙万物的发生发展变化与消亡;由气的运动产生宇宙变化的过程,称为气化,主要形式有:气与形之间的转化,形与形之间的转化,气与气之间的转化,有形之体自身的更新变化四种.③精气是天地万物相互联系的中介:精气维系着天地万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精气使万物得以相互感应.④天地精气化生为人:天地精气是构成人体的本原物质;人的生死过程也就是气的聚散过程.
2.精概念的形成:①源于"水地说",即由水、地生万物发展而来.②中医学有关精的认识,对哲学中精气概念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启发作用.③古代哲学家在"水地说"与对人体之精认识的基础上,把精的概念抽象为无形而动的极细微物质,是宇宙万物的共同构成本原.
气概念的形成:①源于"云气说",即日常生活中直接观察到的云气、风气、水气、大气等是气概念
产生之源.②中医学对人体之气的认识,也是气概念产生的基础.③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抽象,则产生了气的一般概念,即气是无形而运行不息的极细微物质,是宇宙万物生成的本原.
3.精、气、神是中医精气学说中三个最基本、最重要的概念.历代养生家都非常重视这三者,把它们视为生命的根本,故称"三宝",并以此创立"精气神学说".
精气神学说中的精,主要指肾中所藏之精.这种精禀受于先天,并受后天水谷精气之滋养而充盈.肾精化生元气,运行全身,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并且推动和调节全身的生理功能活动,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同时,肾精又是生殖之精,对个体与其种族繁衍至关重要.
该学说中的气,是指由肾精所化生之气、水谷精气和自然界清气三者共同组成人体的精气.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
精气神学说中的神,主要指人体内一切生命活动,包括生理活动和精神活动的主宰者.它是生命存在的表现.神虽由精、气生养,但神有统驭精气的作用.
此学说尤其重视神的作用.精、气、神三者相互资生,关系密切,存则俱存,亡则俱亡.精气生神,精气养神,而神则统驭精与气,三者不可分离,是生命的根本,称其为人身"三宝".
4.气的运动称为气机,运动形式主要有升、降、聚、散等几种.由气的运动产生宇宙各种变化的过程,称为气化.气化过程分为"化"与"变"两种不同的类型:化是指气的缓和运动所促成的某些改变,类似于"量变";变是指气的剧烈运动所促成的显著变化,类似于"质变".化与变,皆取决于气的运动.因此,气的运动是产生气化过程的前提和条件,而在气化过程中又寓有气的各种形式的运动.
5.精,又称精气,在古代哲学中,一般泛指气,是一种充塞于宇宙之中的无形<指肉眼看不见形质>而运动不息的极细微物质,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本原;在某些情况下专指气中的精粹部分,是构成人类的本原.在中医学中,精是指藏于脏腑中的液态精华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是人体生命之源.既包括父母遗传的性命物质,称先天之精:又包括后天获得的水谷之精,称后天之精.
气,在古代哲学中,是指存在于宇宙之中的不断运动且无形可见的极细微物质,是宇宙万物的共同构成本原.在中医学中,是指人体内生命力很强、不断运动且无形可见的极细微物质,既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激发和调控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源泉,感受和传递各种生命信息的载体.气的不断运动,推动和调控
着人体内外的新陈代谢,激发着物质与能量的转化.负载和传递着生命信息,推动和调控着脏腑的机能,从而维系着人体的生命进程.气的运动停止,则意味着生命的终止.
因此,古代哲学的精与气,其内涵是同一的,是关于宇宙本原的概念;中医学所讲的人体内的精与气,其内涵是有别的,是关于人体生命的产生和维系的认识.精与气的概念,在古代哲学与中医学中是有明显区别的:人体内的精与气的概念是具体的,宇宙中的精或气的概念是极为抽象的.古代哲学的精气学说,是被中医学作为一种思维方法来应用的.
6.古代哲学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主要体现于两个方面:①对中医学精气生命理论构建的影响.在古代哲学精气学说的影响下,中医学构建了精气生命理论,认为人体之精是指藏于脏腑中的液态精华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认为人体之气是生命力很强、不断运动且无形可见的极细微物质,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气的不断运动维持人体正常的生命进程;人体诸气皆为一身之气的分化;人气分阴阳,阴阳之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协调维持人体生命进程;气是感受和传递各种生命信息的载体.②对中医学整体观念构建的影响.古代哲学的精气学说促使中医学建立了同源性思维和相互联系的观点,构建了表达人体自身完整性与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统一性的整体观念.
7.事物的阴阳属性,是根据事物或现象不同的运动趋势、不同的功能属性、不同的空间和时间等,通过相互比较而归纳出来的.因此,事物的阴阳属性,既有绝对性的一面,又有相对性的一面.若该事物的总体属性未变,或比较的对象或层次未变,它的阴阳属性是固定不变的.事物阴阳属性的绝对性,主要表现在其属阴属阳的不可变性,即不可反称性.如水与火,水属阴,火属阳,其阴阳属性一般是固定不变的,不可反称的.水不论多热,对火来说,仍属阴;火不论多弱,对水来说,仍属阳.
8.事物的总体属性发生了改变,或比较的层次或对象变了,则它的阴阳属性也随之改变,故事物阴阳属性在某种意义上说又是相对的.事物阴阳属性的相对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二个方面:①阴阳属性的相互转化性;②阴阳之中复有阴阳;③同一层次中,比较的对象不同,其阴阳属性不同.
9.阴阳转化发生的内在根据是阴阳互藏.阴中寓阳,阴才有向阳转化的可能性;阳中藏阴,阳才有向阴转化的可能性.阴阳转化的必备条件是阴阳的消长运动.如以阴阳消长为量变过程的话,那么变化之极,就可发生阴阳转化的质变.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
论》中所说的"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这里的"重"和"极"就是阴阳转化发生的条件.没有消长的量变的过程,就不会有转化的质变过程.
10.阴阳交感,是指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而交和,亦即相互发生作用.在自然界,天之阳气下降,地之阴气上升,阴阳二气交感,形成云、雾、雷电、雨露,生命得以诞生,从而化生出万物.在阳光雨露的沐浴滋润下,万物才得以成长.在人类,男女媾精,新的生命个体诞生,人类得以繁衍.如果没有阴阳二气的交感运动,就没有生命,也就没有自然界.可见,阴阳交感是生命产生的基本条件.阴阳交感合和的内在机制是阴阳互藏.天之阳气为何能降,地之阴气为何能升?古代哲学家是用"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来解释的,也就是说,天气虽在上,但内涵地之阴气,即阳中有阴,有"亲下"之势,故天气在其所涵地之阴气的作用下降于地,地气虽居下,但内寓天之阳气,即阴中有阳,有"亲上"之势,故地气在其所涵天之阳气的作用下上升于天.如此则阴升阳降,天地之气交感合和.
11.阴阳互藏,是指相互对立的阴阳双方中的任何一方都包含着另一方,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宇宙中的任何事物都含有阴与阳两种属性不同的成分,属阳的事物含有阴性成分,属阴的事物也寓有属阳的成分.阴阳互藏的意义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阴阳互藏是阴阳双方交感合和的动力根源;阴阳互藏是构筑阴阳双方相互依存、相互为用关系的基础和纽带;阴阳互藏是阴阳消长与转化的内在根据.
12.阴阳自和,是指阴阳双方自动维持和自动恢复其协调平衡状态的能力和趋势.对生命体来说,阴阳自和是生命体内的阴阳二气在生理状态下的自我协调和在病理状态下的自我恢复平衡的能力.中医学运用阴阳自和的理论来说明人体阴阳自动协调促使病势向愈和机体健康恢复的内在机制,用以阐明人体内的阴阳二气具有自身调节的能力.阴阳自和是阴阳的深层次运动规律,它可以揭示人体疾病自愈的内在变化机制.
13.所谓阴阳平衡,是指阴阳双方在相互斗争、相互作用中处于大体均势的状态,即阴阳协调和相对稳定状态.这种平衡,是动态的常域平衡.阴阳双方维持动态常域平衡的关系,在自然界标志着气候的正常变化,四时寒暑的正常更替;在人体标志着生命活动的稳定、有序、协调.
14.阴阳的消长变化主要有两类八种形式:一类是阴阳的互为消长,包括阴消阳长、阳消阴长、阴长阳消和阳长阴消;一类是阴阳的皆消皆长,包括阴随阳消:阳随阴消、阴随阳长和阳随阴长.
阴阳消长是阴阳运动变化的一种形式,而导致阴阳出现消长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阴阳之间存在着的对立制约与互根互用的关系.第一类消长形式主要由阴阳的对立制约关系所决定,阴盛制阳,表现为阴长阳消;阳盛制阴,表现为阳长阴消;阴衰不能制阳,表现为阴消阳长;阳衰不能制阴,表现为阳消阴长.第二类消长形式由阴阳的互根互用关系所决定,阴虚不能生阳或阳虚不能生阴,表现为阴阳的此消彼亦消;滋阴以生阳或益阳以生阴,表现为阴阳的此长彼亦长.
15.由于阴阳失调是疾病的基本病机,而偏盛、偏衰和互损又是基本表现形式,因而在把握阴阳失调状况的基础上,调整阴阳偏盛偏衰和互损,恢复阴阳的协调和平衡,是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之一.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阴阳偏盛的治疗原则:阴阳偏盛形成的是实证,故总的治疗原则是:"实则泻之",即"损其有余".具体而言,阳偏盛的实热证采用"热者寒之"的治疗方法;阴偏盛的实寒证采用.寒者热之"的治疗方法.阴阳偏衰的治疗原则:阴阳偏衰形成的是虚证,故总的治疗原则是:"虚则补之",即"补其不足".具体而言,阴偏衰的虚热证,当滋阴制阳,用"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的治法,《内经》称之为"阳病治阴";阳偏衰的虚寒证,当扶阳抑阴,用"益火之源,以消阴翳"的治法,《内经》称之为"阴病治阳".阴阳互损的治疗原则:阴阳互损导致阴阳两虚,故采用阴阳双补的治疗原则.阴损与阳当补阴为主,兼以补阳;阳损与阴当补阳为主,兼以补阴.
16.阴阳学说认为,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是阴阳两个方面保持着对立统一的协调关系的结果.疾病的发生,是阴阳出现偏盛、偏衰、互损,协调平衡关系遭到破坏的结果.因此,阴阳学说用阴阳偏盛、阴阳偏衰、阴阳互损等来概括疾病的病理变化.阴阳偏盛的基本病理变化是:阴盛则阳病,阴盛则寒;阳盛则阴病,阳盛则热.阴阳偏衰的基本病理变化是:阴虚则阳亢,阴虚则热;阳虚则阴盛,阳虚则寒.由于阴阳之间存在着互根互用的关系,当阴阳偏衰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出现阴损与阳、阳损与阴的病理变化,终致阴阳两虚.
17.《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这说明在临床诊断疾病过程中,将望、闻、问、切四诊所搜集的各种资料,包括即时的症状和体征,以阴阳理论辨析其阴阳属性是非常重要的.如观察色泽的明暗,可以辨别病情的阴阳属性.色泽鲜明者为病属于阳;色泽晦暗者为病属于阴.观察呼吸气息的动态
,听其发出的声音,可以区别病情的阴阳属性.语声高亢宏亮、多言而燥动者,多属实,属热,为阳;语声低微无力、少语而沉静者,多属虚、属寒,为阴.呼吸微弱,多属于阴证;呼吸声高气粗,多属于阳证.再如辨脉之部位、动态、至数、形状也可以分辨病证的阴阳属性.以部位分,寸为阳,尺为阴;以动态分,至者为阳,去者为阴;以至数分,数者为阳,迟者为阴;以状态分,浮大洪滑者为阳,沉涩细小者为阴.
18.五行学说在生理方面的应用,主要呵概括三个方面:一是以五行的特性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二是构建天人一体的五脏环境:三是用五行相生相克关系说明五脏之间既相互资生又相互制约的生理联系.
19."生我"、"我生"、"克我"、"我克",是五行生克关系中用以说明其中一行与其它四行的联系方式.从五行相生关系来说,每一行都有两行与其相联系,即"生我"与"我生",以木为例,则"生我"者为水,"我生"者为火,《难经》称"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从五行相克关系来说,每一行都有两行与其相联系,即"克我"与"我克".仍以木为例,则"克我"者为金,"我克"者为土.《内经》中称"克我"者为"所不胜","我克"者为"所胜".
20.五行胜复,是指五行中的一行亢盛〔即胜气〕,则引起其所不胜〔即复气〕的报复性制约,从而使五行之间复归于协调和稳定.五行胜复的规律是:"有胜则复".五行中一行亢盛,则按相克次序克制,引起其所不胜〔即复气〕旺盛,以制约该行的亢盛,使之复归于常.如以木行亢盛为例,木旺克土引起土衰,土衰则制水不与而致水盛,水盛克火而使火衰,火衰则制金不与而致金旺,金旺则克木,使木行亢盛得以平复.
21.五行学说将人体的五脏分别归属于五行,并以五行的特性来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如木有生长、升发、舒畅、条达的特性,肝喜条达而恶抑郁,有疏通气血、调畅情志的功能,故以肝属木;火有温热、向上、明亮的特性,心主血脉以维持体温恒定,心主神明以为脏腑之主,故以心属火;土性敦厚,有生化万物的特性,脾主运化水谷、化生精微以营养脏腑形体,为气血生化之源,故以脾属土;金性清肃、收敛,肺具有清肃之性,以清肃下降为顺,故以肺属金;水具有滋润、下行、闭藏的特性,肾有藏精、主水功能,故以肾属水.
22.五行学说运用五行生克制化理论来说明脏腑生理功能的内在联系,即五脏之间存在着既相互资生又相互制约的关系.①以五行相生说明五脏之间的资生关系.如肝生心即木生火,肝藏血以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