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制取氨气 B.制取NaHCO3
C.分离NaHCO3 D.干燥NaHCO3
【考点】U5: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
【专题】25:实验评价题.
【分析】A.氯化铵不稳定,加热易分解,温度稍低又可生成氯化铵;
B.气体通入方向错误;
C.从溶液中分离碳酸氢钠固体,可用过滤的方法;
D.碳酸氢钠不稳定,不能直接加热干燥。
【解答】解:A.氯化铵不稳定,加热易分解,温度稍低又可生成氯化铵,制备氨气,应用氯化铵和氢氧化钙为反应物,故A错误;
B.应将二氧化碳从长导管进入,否则将液体排出,故B错误;
C.从溶液中分离碳酸氢钠固体,可用过滤的方法,故C正确;
D.碳酸氢钠不稳定,不能直接加热干燥,可烘干,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较为综合,涉及物质的分离、提纯以及制备,为高考常见题型,侧重于学生的分析、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实验的严密性和可行性的评价,难度不大。
7.(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氢氧燃料电池工作时,H2在负极上失去电子
B.0.1mol•L﹣1Na2CO3溶液加热后,溶液的pH减小
C.常温常压下,22.4LCl2中含有的分子数为6.02×1023个
D.室温下,稀释0.1mol•L﹣1CH3COOH溶液,溶液的导电能力增强
【考点】BH: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D4: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DB:盐类水解的原理
【专题】51H:盐类的水解专题;51I:电化学专题.
【分析】A、氢氧燃料电池中,H2在负极上失去电子;
B、加热促进碳酸根离子的水解,使得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
C、不是标准状况,不能用公式计算气体的物质的量;
D、电解质的导电能力与溶液中自由移动阴阳离子的浓度有关。
【解答】解:A、氢氧燃料电池中,H2在负极上失去电子被氧化,故A正确;
B、Na2CO3溶液加热,促进碳酸根离子的水解,使得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溶液的pH增大,故B错误;
C、常温常压,不是标准状况,22.4LCl2中,不能用公式计算气体的物质的量,故C错误;
D、电解质的导电能力与溶液中自由移动阴阳离子的浓度有关,稀释0.1mol•L﹣1CH3COOH溶液,使得离子浓度减小,导电能力减弱,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原电池基本原理、盐类水解的影响因素、NA的计算和导电能力强弱的判断,综合性强,但是较为基础,掌握基本原理是解题的关键,难度不大。
8.(2分)通过以下反应均可获取H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①太阳光催化分解水制氢:2H2O(l)═2H2(g)+O2(g)△H1=+571.6kJ•mol﹣1
②焦炭与水反应制氢:C(s)+H2O(g)═CO(g)+H2(g)△H2=+131.3kJ•mol﹣1
③甲烷与水反应制氢:CH4(g)+H2O(g)═CO(g)+3H2(g)△H3=+206.1kJ•mol﹣1。
A.反应①中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B.反应②为放热反应
C.反应③使用催化剂,△H3减小
D.反应CH4(g)═C(s)+2 H2(g)的△H=+74.8kJ•mol﹣1
【考点】BB:反应热和焓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