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单查询
首页 其他文档
2024新高考九省联考文综历史试题及答案
大小:0B 4页 发布时间: 2024-03-10 10:22:49 15.74k 15.3k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共160分。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万隆会议后,中国同非洲各国的关系不断加强。1956~1964年,中国政府以无息或低息贷款的方式对非洲提供经济援助,在需要的时候延长还款期限,以尽量减少受援国的负担。1970~1976年,中国援非金额高达18.15亿美元,接受中国经济援助的非洲国家由1966年以前的11个增至1977年的29个,中非贸易总额也从1970年的1.7721亿美元增至1975年的6.7126亿美元。1975年10月,中国对非洲国家最大的援建项目坦赞铁路(全长1860公里)建成通车。此外,中国向非洲派遣大量的专业教师,到中国留学的非洲学生也越来越多。

——摘编自当代中国研究所《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等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许多非洲国家逐步实现了民族独立和解放,但英、法等西欧国家仍力图保持其在非洲的影响力。即使他们政治上放弃殖民统治,但仍然以援助、投资及培训干部等方式继续维持他们与非洲国家的关系。西欧国家对非洲的援助在很多时候使非洲国家更加依赖外援,根本做不到授人以渔。1966~1969年尼日利亚内战期间,法国就曾向要求独立的伊格博共和国提供大量援助,希望借此染指该地区丰富的石油资源。

——摘编自吴秉真、高晋元主编《非洲民族独立简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20世纪50~70年代中国、西欧国家对非洲援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50~70年代中国、西欧国家对非洲援助的共同背景。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上述材料对共建“一带一路”的启示。

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梁启超

中国学问与其说是知识的学问,毋宁说是行为的学问。

冯友兰

按照中国哲学的传统,它的功用不在于增加积极的知识,而在于提高心灵的境界——达到超乎现世的境界。

张岱年

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人的行为与自然的协调。

张岂之

中华人文精神充满以天下为己任的历史使命感,无论是教育、学术、文化以至个人修身,最后都归结到“经世致用”上来。

上表是几位学者对中国文化部分看法,请结合中国古代史知识,至少选择一个角度,自拟论题并加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准确。)

1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33~1935年,为推广国货、促进铁路与沿线实业交互发展,南京国民政府举办了四届铁路沿线出产货品展览会(简称“铁展会”)。铁道部向各铁路部门征集展览货品,进行巡回展览。1933年10月举行的第二届南京铁展会在第一届上海铁展会的基础上,在选址、交通、展览内容和方式上进行完善,尤其是津浦馆装置彩色字图灯片以突显铁路线路,并将各路沿线的美景拍摄成电影,每日开演。此外,关外馆悬挂的日本侵略东三省地图上写着“勿忘”两字。鉴于前两届的经验,第三、四届铁展会在景观的展示规模和技术上更是倾力谋划。1934年5月举行的第三届北平铁展会,各场馆充分利用可视化技术展示名山大川、石窟碑帖、宫殿建筑等景观。在平汉馆入口处悬挂着一副对联:“铁展不是赛会,是要请社会人士明了国产品的真像;国内农村破产,我们应该用全副力量来提倡国产品。”第四届青岛铁展会创新性设立专业性的电影礼堂,每日下午放映全国铁路沿线城镇地理风光纪录片。

——摘编自闻虹《民国时期的铁展会与铁路旅行文化推进》

(1)根据材料,概括南京国民政府时期铁展会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南京国民政府时期铁展会的作用。

河南省2024届高三新高考适应性测试历史试卷参考答案

1-12 DBCBD BCBAC DA

13. 【答案】

(1)特点:

中国:中国援助非洲基于平等互利的原则;尊重他国主权;以无息、或者低息贷款的方式提供援助,尽量减少受援国的负担;提供外援的目的是帮助受援逐步走上自力更生、经济独立发展的道路。

西欧国家:援助非洲附带政治条件;具有功利性,其根本目的是维护本国在非洲地区的地位和利益。

(2)共同背景:美苏冷战,展开对中间地带的争夺;民族解放运动空前高涨;欧洲在非洲的殖民地过崩溃;“不结盟运动”兴起,世界和平民主力量不断增强。

(3) 启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目的是聚焦互联互通,深化务实合作,参与国应携手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风险挑战,实现互利互赢、共同发展;共建“一带一路”是经济合作倡议,不是搞地缘政治联盟或军事同盟,是开放包容进程,应扎实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14. 【参考】

论题:经世致用思想是中国传统哲学的核心思想。

阐述: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争鸣,积极鼓吹各自的治国理政思想,道家学派主张顺应自然,无为而治,墨家学派主张兼爱非攻、尚贤节葬法家学派主张严刑峻法、重视农战等,纷纷为实现社会稳定开出自己的“药方”,集中地体现了经世致用思想。明清之际的思想家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等人在总结明朝灭亡的教训时,批判空疏玄虚之风的危害,大力弘扬经世致用、崇实黜虚的实学.强调要把学术研究同现实政治、社会实践的需要结合起来,倡导重视国计民生,开启了影响深远的实学之风。

综上所述,经世致用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思想理念,我们要继承其合理内核,努力做到知行合一,将个人的价值追求与家国责任统一。

反馈
我们采用的作品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投稿,我们不确定投稿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站将及时删除。
Copyright @ 2016 - 2024 经验本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07888号-1 客服QQ:2393136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