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通常用氧增强比(OER)来衡量不同射线氧效应的影响
C氧效应只发生在照射期间或照射后数毫秒后
D随着氧水平的增高,放射敏感性呈梯度性升高,最大变化发生在0-20mmHg
32、关于氧效应的机制说法错误的是(D)
A氧效应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比较公认的理论是“氧固定假说”
B带电粒子穿过生物物质后,生物物质吸收放射线形成高活度分子,损伤靶分子,最终以损伤的形式表现出来
C在有氧存在时,氧于自由基作用形成靶物质的不可逆形式,使损伤被化学固定下来
D B和C均不正确
33、某肿瘤组织照射总剂量D1为60Gy,在低剂量率D1(上面一点)为0.42Gy/h条件下,需连续照射6天,即144小时,则早反应组织(α/β=10Gy)在Tr=1h,D2(上面一点)提高至0.83Gy/h(20Gy/d)时对应的等效剂量是(A)
A54Gy B 45 Gy C48 Gy D60 Gy
3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
A照射剂量大时,等效剂量增量也大
B缩短治疗时间引起等效级量改变的幅度较延长治疗时间更显著
C等效剂量转换过程,晚反应组织的剂量变化幅度较早反应组织大
D当照射总量不变时,若改变疗程,则必改变疗效,若保持肿瘤疗效不变,早期反应将更加严重
35、关于低剂量率照射和分次照射的等效性及疗效关系描述错误的是(B)
A对分次照射,分次数增加时,分次剂量减少
B对分次照射,分次次数增加时,总等效剂量不变
C在相同疗效前提下,近距离连续照射全程较分次照射时间短
D近剂量率近距离放疗较外照射有更大的优越性
36、外照射临床剂量学的原则(D)
A周围正常组织剂量可不用顾及
B靶区内剂量分布药均匀,最高剂量与最低剂量的差异超过10%
C尽量减低治疗区域内剂量
D尽可能不照射或少照射肿瘤周围重要器官
37、患者女,25岁,因“发现回吸性血涕6个月”来诊,查头颅、鼻咽部CT示鼻咽部肿物,累及咽旁间隙,颅底骨质未见明显异常,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行鼻咽部肿瘤组织活检示鳞癌,予以鼻咽部放疗,关于放疗涵盖靶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必须包括临床检查及影像学检查可见的肿瘤
B邻近可能受侵部位和亚临床灶暂不用处理
C把鼻咽、咽旁间隙、鼻腔及上颌窦腔的后1/3勾画靶区就足够
D对于常规照射技术来讲,推荐采用面颈联合野+上颈切线野
38、目前鼻咽癌公认和有效的根治性治疗手段为放射治疗,或以放疗为主的综合治疗,关于鼻咽癌照射野范围和边界错误的是(D)
A T1-2病变,照射野应包括后组筛窦、翼板基部翼腭窝。上颌窦后壁及后鼻孔水平前1.5-2cm
B蝶窦受侵时,蝶窦应该包括在照射野内
C鼻腔侵犯的要包括全部骨性鼻腔
D海绵窦、枕骨体、颅内侵犯时应参考CT或MRI的冠状或矢状位影像提供的信息下界适当下移
39、鼻咽癌放射治疗时,下列哪种情况不需要把VI区淋巴结包括在初始照射野内(B)
A上颈淋巴结直径〉6-7cm
B上颈部或锁骨上淋巴结转移
C颈部既往有手术史或行颈部淋巴结活检的病例
D转移淋巴结侵及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