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的重农抑商政策,难度中等。关于重农抑商,还可以考查政策的起源:商鞅变法奖励耕战,另外以后朝代重农抑商的表现也是常考的内容:如汉朝商人不得衣丝乘车。
2.(4分)如图,是中国某一朝代都城内中枢机构的分布示意图。该都城是()
A.唐长安 B.宋开封 C.元大都 D.明北京
【考点】1E:元朝行省制度
【分析】本题意在通过对历史图片的观察和解读考查学生对元朝中央机构的了解。
【解答】从图中可以观察到“中书省”这一中国古代中枢权力机构,在元代只保留中书省,置于都城之内,总理全国政务,为最高行政机构。唐代实行三省制,宋代设置中书门下,明代废中书省,以六部分掌庶政,直接受命于皇帝。
故选:C。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对历史图片的观察和解读能力,考查学生对元朝中央机构的了解。
3.(4分)下列各选项中,中外名著创作于同一世纪的是()
A.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与洛克《政府论》
B.郭守敬《授时历》与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C.曹雪芹《红楼梦》与薄伽丘《十日谈》
D.关汉卿《窦娥冤》与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考点】37: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87:启蒙运动
【分析】本题考查中西方的思想家的相关知识。考查中西方思想家的文学作品的对比,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
【解答】顾炎武(1613﹣1682年)生活与明末清初,英国哲学家洛克(1632﹣﹣﹣1704年),是早期启蒙思想家,两人大约生活与同一时期,即17世纪。故A项正确。
郭守敬生活与元代,大约是13世纪,牛顿是17世纪的科学家,故B项错误。
曹雪芹生活在18世纪的清朝中期,薄伽丘是14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家,故C项错误。
关汉卿生活与元代,大约是13世纪,莎士比亚(1564﹣﹣﹣1616年),故D项错误。
故选:A。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把握选项中的文学作品出现的时间。试题并未要求从具体的时间上进行比较,只是大体上同一个世纪的就可以。因此题目设置并不偏。用排除法做此类的题目较易。
4.(4分)有西方学者在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原因时说:“欧洲人渴望中国做出更大的让步以实现其贸易扩张。”若对此进行补充,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西方国家希望通过“最惠国待遇”获得更多权益
B.西方国家想借“修约”名义摄取更多的在华利益
C.清政府没有遵守《南京条约》各项条款的规定
D.总理衙门拒绝了西方提出的公使进驻北京的要求
【考点】92:第二次鸦片战争
【分析】本题是考查两次鸦片战争,重点要掌握两次鸦片战争的原因。
【解答】鸦片战争后签订《南京条约》及其附件规定了“最惠国待遇”,清政府也开放上海等为通商口岸,故A、C不正确;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才同意外国公使进驻北京的要求,清政府1860才设总理衙门,故排除D.“欧洲人渴望中国做出更大的让步以实现其贸易扩张。”表明欧洲列强希望扩大对中国的侵略,故B项符合。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材料解读能力。要求掌握鸦片战争的原因、不平等签约内容、影响。
5.(4分)下面的史料中,数字符号表示部分句读的位置。其中句读错误的是()
西人立国具有本①末虽礼乐教化远逊中华②然其驯致富强具有体③用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国民一体上下同心务实而戒虚④谋定而后动此其体也轮船大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⑤此其用也中国遗其体而求⑥其用无论竭蹶步趋常不相及⑦就令铁舰成行铁路四达果足恃欤。
A.①②⑥ B.①③⑥ C.②④⑤ D.③④⑦
【考点】B9:西方文化传入中国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的历程。
【解答】中国近代以来对西方的认识逐步加深,经历了从器物到制度到思想文化三个阶段。①错误,句读应该是在“末”后,“本末”是一个词;③错误,句读应该是在“用”后;⑥错误,句读应该是在“用”后,“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指的是洋务运动“中体西用”的指导思想,表明中国只是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不改变政治制度。
故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