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单查询
首页 其他文档
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历史试题
大小:0B 10页 发布时间: 2024-03-14 15:59:51 19.83k 19.19k

——据《上海通史》等整理

32.(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历史学家麦考莱认为,在17世纪开启之际,王权事实上占据着决定性的主宰地位;17世纪结束之际……国王拥有立法权,不过他绝无胆量运用这一特权。国王有权任命大臣,不过下院的一通演说就可以随时迫使国王放弃任命,国王有宣战权,不过若没有议会的支持,战争恐怕一天都维持不下去。

——摘自林国荣《历史上的人权》

材料二 光荣革命以后,英国形成一种宽松的社会和政治环境……没有这个宽松的环境,工业革命不会出现……如果社会是压制性的、控制型的,那么任何创造都会被扼杀在萌芽阶段——萌芽没有了,树也不会有,所以社会和政治环境非常重要。

——摘自钱乘旦《西方那一块土》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麦考莱所认识的英国王权变化的原因。(4分)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概括说明光荣革命后造成英国“宽松的社会和政治环境”的法律保障及其主要内容,并指出助推工业革命发生的巨大动力和政治保障是什么。(6分)

【考点】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光荣革命、《权利法案》、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解析】(1)麦考莱认为17世纪英国国王由绝对的主宰地位到受议会的多方面制约,结合所学,可知其原因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改变了国王权力的来源,国王的权力来自于议会、受议会的制约,奠定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基础。

(2)第一小问法律保障及其内容,结合所学可知,是要回答《权利法案》及其内容,指的是《权利法案》的内容,内容涉及到:国王无权废止法律;不得侵犯议会的征税权;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组织常备军;国王不得干涉议会的言论自由;未按法律程序,不得拘捕臣民;必须定期召开议会等。第二小问涉及对工业革命背景条件的考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巨大动力和政治保障是英国的资产阶级代议制度。

【答案】(1)原因:光荣革命后,国王权力的来源不再是神而是议会;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2)保障:《权利法案》。

内容:国王无权废止法律;不得侵犯议会的征税权;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组织常备军;国王不得干涉议会的言论自由;未按法律程序,不得拘捕臣民;必须定期召开议会。

动力和保障:资产阶级代议制度。

(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33.(10分)【加试题】古语云:温故知新。重温历史,汲取智慧和力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恩格斯曾经指出:“行动的目的是预期的,但是行动实际产生的结果并不是预期的”。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将战国时代北边诸国的长城整合为“万里长城”。蜿蜒如带的长城横亘在今天的北中国地区,长城以南,“其人耕稼以食”;大漠之间,“畜牧畋渔以食”。西汉之时,武帝派张骞通西域,史谓“凿空”。从公元前127年到公元前100年,历20余年,沿河西走廊,曾多次大修长城。有意味的是,唐朝是少数没有大规模修筑过长城的王朝之一,有大臣曾建议唐太宗修复长城,太宗曰:“安用劳民”,一笑置之。

——据《说中国》、《历史》选修教材等整理

材料二 关于长城,有以下两种认识可供讨论:①一个值得玩味的现象是,长城的线路,几乎与400毫米等降水线相重合。②长城的兴与修,取决于实际的社会政治状况。

——摘自冯天瑜《中国文化生成史》等

(1)阅读材料一,按照“行动的目的是预期的,但是行动实际产生的结果并不是预期的”思路,分析并概括秦汉修筑长城行动的预期目的及实际产生的结果。(6分)

(2)阅读材料二并联系材料一,您更侧重解读哪一种认识?侧重解读①,请结合所学予以阐释说明。侧重解读②,请结合所学,以唐朝为例,从内政外交两个层面分析指出唐太宗对修复长城建议“一笑置之”的理由。 (4分)

【考点】(1)世界建筑的奇迹万里长城——秦汉长城及其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和影响

【解析】(1)第一小问预期目的,结合所学,可知秦汉修筑长城的目的是防止北方游牧民族(当时主要是匈奴)的侵扰;第二小问结果,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长城的修筑,不但保护了内地免遭游牧民族的侵扰,保护了长城以南的农业生产和农耕文化,而且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形成了陆上丝绸之路,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

(2)选择解读①,需要说明长城客观上是一道地理分界线,是游牧区和农耕区的分界线,是连接游牧文化和农耕文化的重要纽带;选择解读②,就需要从唐太宗开明的民族政策、“存百姓”的施政理念,以及开放包容的对外政策等方面解释相关原因。

【答案】(1)预期目的:阻止北方游牧民族(匈奴)南下侵扰。

结果:保护了内地农业生产和人民生命财产;沿着长城西进的轨迹,形成了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成为中华民族的伟大象征。

(2)侧重解读①长城地处北部游牧区和农耕区的分界线;长城是联结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经济、文化的重要纽带。

侧重解读②内政:贞观之治,民族团结政策。

外交:积极友好和开放的对外政策。(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34.(10分)【加试题】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在世界文明史上留下了不灭的光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斯廷小教堂的两幅壁画:

材料二 对于赎罪券的抨击,有如一粒火种落在火药桶里,立刻燃起燎原之火。农民和平民把路德的反教会论纲当成是起义的信号,认为同一切压迫者算账的时候到了。市民则到处传颂“九十五条论纲”。斯特拉斯堡的市民把九十五条论纲贴在教堂大门上。人文主义者热烈欢呼……贵族,甚至一部分诸侯,希望由此打破罗马教会的控制,没收教产。……用拉丁文写的这份论纲,被人们译成德语,争相传播,不胫而走,两星期内传遍德意志兰,一个月内传遍基督教世界。

——摘自丁建弘《德国通史》

(1)材料一中的壁画内容分别源于什么故事?各自表现了怎样的人文主义追求?(4分)

【答案】(1)故事:图1源于古希腊哲学家、数学家等的故事;图2源于《圣经》故事;

追求:图1表现了人类对智慧和真理的追求;图2表现了人类创造世界的追求。

(2)贡献:从更广泛的社会层面和内在的心灵角度,传播和发展了文艺复兴以来复苏的人文主义,将西欧人从长期的基督教神权统治中解放出来,为启蒙运动的到来作了思想上的准备。诉求:批判神权统治,鼓吹人性解放和思想自由。(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我们采用的作品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投稿,我们不确定投稿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站将及时删除。
Copyright @ 2016 - 2024 经验本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07888号-1 客服QQ:2393136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