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单查询
首页 其他文档
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历史试题
大小:0B 10页 发布时间: 2024-03-14 15:59:51 19.83k 19.19k

A.问题意识有助于廓清扑朔迷离的历史与现实是非

B.家国情怀往往影响对历史与现实相关事件的理解

C.历史学家的历史观往往贯穿于对现实的把握与选择

D.历史学者需坚守自己的专业范围不为现实利害所扰

【考点】史学常识

【解析】问题意识材料没有涉及到,故A项错误;“有历史学者曾以忧时伤世的感情袒露自己在抗战孤岛——香港,读宋人著作的心灵感受”表明历史学者对历史的理解,受时事的影响,抗战时期和两宋交替时期有相似之处,历史与现实相关,激发了作者的爱国情怀,故B项正确;历史学家的历史观受现实的影响能够加深对历史事件的认识,不是对现实的把握与选择,故C项错误;历史学者受现实影响,“不为现实厉害所扰”错误,故D项错误。

【答案】B

27.【加试题】清末,有外国人描述洋务企业:“每部门都有一些衣服华丽而懒惰的士绅,各处偃息,或专心钻研经书。我们向英籍经理询问,才知道他们是主管官吏们的朋友;虽然对于工作一无所知……但是他们都领薪水,当监督、稽察和上司……机器没有人看护,坏了没有人管”。上述现象说明()

A.外国资本主义势力极力渗入洋务企业的管理

B.士子面临读经科考和参与洋务的两难选择

C.“中体西用”思想因士绅抵制而难以落实

D.官办经营体制导致洋务企业弊病丛生

【考点】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洋务运动

【解析】洋务企业中的军事工业主要是官办的,“但是他们都领薪水,当监督、稽察和上司”,可知他们是士绅,“各处偃息,或专心钻研经书……对于工作一无所知”、 “机器没有人看护,坏了没有人管”表明当时管办的洋务企业弊病丛生,应选D,其他的选项不符合题意。

【答案】D

28.【加试题】1905年,《民报》第一号刊载了四幅人物画,目录标题分别是“世界第一之民族主义大伟人黄帝”、“世界第一之民权主义大家卢梭”、“世界第一之共和国建设者华盛顿”、“世界第一之平等博爱主义大家墨翟”。《民报》此举的根本目的是()

A.以中西杰出人物为标杆树立人生新坐标

B.考订黄帝、墨翟、卢梭、华盛顿的历史地位

C.利用报刊媒介进行民主革命的舆论动员

D.立足三民主义理论评价中西历史人物

【考点】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解析】《民报》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机关报,对黄帝、卢梭、华盛顿、墨翟的介绍都定位在近代资产阶级思想观念的角度,显然是服务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现实需要,是为了宣传民主革命思想,并非为了树立人生新坐标,或是仅仅为了确立历史人物的地位、品评历史人物。所以应选C。

【答案】C

29.【加试题】下图为19世纪后期以来巴尔干地区形势变化示意图,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④③ B.①③④② C.②①③④ D.②③①④

【考点】19世纪后期巴尔干半岛形势变化

【答案】C

30.【加试题】1942年10月,爱因斯坦在一次演讲中指出,苏联在战争中的行动显示出它在一切工业和技术领域里的伟大成就。过去25年里,它惊人的发展速度是史无前例的。在(苏台德及其所在国)被出卖的日子里,别的大国粗暴地把它(苏联)排斥于欧洲协作之外,它就被迫同德国签订那不幸的条约。不同于西方大国,它从未犯过加强德国和日本冒险家力量的罪恶。据此判断,该演讲()

①发表于斯大林格勒战役胶着之际

②表达了对欧洲集体安全体系落空的遗憾

③致力于协调英法苏等国的相互谅解与协作

④肯定了列宁和斯大林时期的经济建设

A.①③ B.①②④ C.①④ D.②③④

【考点】走向世界大战——《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斯大林格勒战役;二战前苏联经济建设的成就

【解析】斯大林格勒战役的时间是1942年6月至1943年2月,1942年10月斯大林格勒战役处于胶着之际,故①正确;“在(苏台德及其所在国)被出卖的日子里,别的大国粗暴地把它(苏联)排斥于欧洲协作之外”表明对欧洲集体安全体系落空的遗憾,故②正确;1942年1月《联合国家宣言》签署、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形成,表明英法苏已经达成谅解,有了良好的协作关系,故③错误;“苏联在战争中的行动显示出它在一切工业和技术领域里的伟大成就。过去25年里,它惊人的发展速度是史无前例的”表明肯定苏联二战前经济建设的成就,④正确,所以应选B。

【答案】B

非选择题部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

31.(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辛亥革命后的十年间,上海的商业服务业网点遍布全市,密度和广度在全国首屈一指,商业行业应有尽有,无所不包,成为中外闻名的“万商之海”。根据海关进出口统计数据,从1912年到1921年,上海的进出口净值从3.6亿关两增至6亿关两,十年间的平均比重占同期全国总额的40%以上。据《新青年》调查,上海开办的工厂数量逐年上升,到1919年,上海有各类工厂2291家,工人达18.1485万人,加上从事交通运输行业的工人11.625万人,上海工人总数已近30万人,而同期全国工人总数约56万人。

我们采用的作品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投稿,我们不确定投稿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站将及时删除。
Copyright @ 2016 - 2024 经验本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07888号-1 客服QQ:2393136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