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伏尔泰 B. 狄德罗
C. 卢梭 D. 孟德斯鸠
13. 绘画是历史的一面镜子,能够折射出思想文化的变迁。右侧绘画最早可能作于
A. 古典时代 B. 中世纪前期
C. 文艺复兴时期 D. 启蒙运动时期
14. 有人描述某一时期英国人生活的情景:以前,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艰苦却很悠闲。现在,社会的节奏变快了。时间支配了整个社会,时钟成为人们的日常生活用品。导致生活节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工业化 B. 信息化 C. 城市化 D. 电气化
15. “‘分裂之家不能持久。’我相信我们的政府不能永远忍受一半奴役一半自由的状况。”此言论应出自
A. 俾斯麦 B. 林肯 C. 亚历山大二世 D. 明治天皇
16. 一个文弱书生最终成为驾驭千军万马的最高统帅,成就了“无湘不成军”的传奇,被誉为“中兴第一名臣”和“洋务派之父”。此人是
A. 曾国藩 B. 李鸿章 C. 奕 D. 左宗棠
17. 晚清设立的一个机构,不仅办理外交事务,还扶植一些现代化项日,如新式学堂、近代企业等。它经常遭到守旧派抨击,外国人也批评它办事不力。该机构是
A. 总理衙门 B. 同文馆 C. 军机处 D. 外务部
18. 下列选项中体现“中体西用”思想的是
A. 所谓造成新文化,融合东西两大文明之奇功,或可企致
B. 形而上者中国也,以道胜;形而下者西人也,以器胜
C. 吾人倘以新输入之欧化为是,则不得不以旧有之孔教为非
D. 吾人承孟荀传统之后,更兼收并蓄西方两派学说,不必借甲以排乙,或借乙以排甲
19. 当某条约的若干条款传出后,光绪皇帝发出“台湾割则天下人心皆去,朕何以为天下主!”的哀叹,台籍京官及举人纷纷声言“与其生为降虏,不如死为义民!”该条约应是
A. 《南京条约》 B. 《天津条约》
C. 《北京条约》 D. 《马关条约》
20. 下表中的内容摘自中国近代的一部论著,它应该是
A. 魏源的《海国图志》
B. 严复的《天演论》
C. 梁启超的《瓜分危言》
D. 孙中山的《建国方略》
21. 近代民族企业家张謇在谈到办厂经历时感慨地说:“千磨百折,忍侮蒙讥,伍平生不伍之人,道平生不道之事。”其主要原因是
A. 难以招募到合适的技术人员和买到所需的机器设备
B. 工人不断要求增加薪酬、缩短工时
C. 企业在经营管理方面存在着诸多弊端
D. 与外国资本竞争处于不利地位且受官府束缚、压制
22. 毛泽东在谈及学生时代喜爱阅读的一份出版物时说:“我很欣赏胡适和陈独秀写的文章,他们一度成为我效仿的榜样,取代了我已不再崇拜的梁启超和康有为。”这份出版物应该是
A.《时务报》 B. 《新青年》 C. 《民报》 D. 《申报》
23. 下图反映了近代中国关税总收入的明显变化,其主要原因是
A.改订新约运动
B.南京临时政府成立
C. 民族经济发展
D. 北伐战争爆发
24.“国体初建,民权未张,是以野心家竞欲覆民政而复帝制……所幸革命之元气未消,新旧两派皆争相反对帝制自为者,而民国乃得中兴。”这段文字写于
A. 19世纪中期 B. 19世纪末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