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模式 D.“宏观调控、微观自主”经济政策
25.右图所示空客机的零部件由多国生产,这能反映
A.北约组织的扩大
B.欧洲统一货币的诞生
C.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
D.西欧经济一体化的推进
26.【加试题】有学者认为,没有一个研究西周史的学者看到过烽火戏诸侯,也没有一个研究亚里土多德的学者见过他本人,我们只能通过目击者和追忆者的记载来叙述以往的史实。这表明
A.史学家需要认真地考证与辨析他所研究的事实
B.史学家必须经过田野考古,以获取第一手材料
C.历史研究对象的间接性造成史实表述的不确定性
D.历史研究不是抽象的争论,需要专门技术的支持
27.【加试题】某学者在19世纪末提出:“博矣哉,《春秋》张三世之义也。治天下者有三世:一日多君为政之世,二日一君为政之世,三日民为政之世。……大地之事事物物,皆由简而进于繁,由质而进于文,由恶而进于善……既有民政,而旋复退而为君政,此于公理不顺。”这一言论旨在
A.寻求治国平天下的公理
B.揭示世界文明史的线索
C.说明“君政”与“民政”相互依存的道理
D.借进化论和儒家思想表达政治改良的愿望
28.【加试题】孙中山和詹天佑是中国近代化事业的先行者。他们的共同点有
①借鉴西学,洋为中用 ②民主科学,齐头并举
③致力实业,督办铁路 ④排除万难,为国尽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9.【加试题】下图所示的信息,可以反映出
①英国“世界工厂”地位被赶超 ②工业革命的推动力日益增强
③世界市场的孕育和成熟 ④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0.【加试题】下列建筑文化遗产,轴线分明,拱券艺术突出,寺庙文化特点明显的是
A.颐和园 B.雅典卫城 C.布达拉宫 D.故宫太和殿
非选择题部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
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事皆朝廷总之……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
——《皇明祖训》
材料二 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参议院行使立法权,有权选举临时大总统、弹劾临时大总统及国务员,临时大总统及国务员行使行政权,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
——据人民版《历史·必修一》等整理
材料三 1954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自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基本政治制度确立起来。
经过二十多年的实践探索,邓xx指出:“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八十年代初,政治体制改革也本着“发扬民主,加强法制”的精神迈出新的步伐。
——摘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材料一中的措施是哪个皇帝开始实施的?其后,为了解决皇帝政务繁杂的问题,又建立了什么制度?这些措施起了怎样的作用?(3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述《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的主要意义。(2分)
(3)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在哪一次会议上通过的?该宪法体现了哪两大原则?列举改革开放后体现“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的两件大事。(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