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非选择题(共75分)
36.雅典的民主(12分)
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以下历史情景剧。
公元前5世纪后期,一个外邦官员访问雅典,一天,他应邀旁听公民大会,为雄辩滔滔的演说而激动,又为无情的陶片放逐而感慨,对此他既好奇又困惑。这时他巧遇一位雅典智者,于是有了如下对话:
外邦官员:请问,你们的制度究竟有什么好处呢?
雅典智者:回答A(4分)
外邦官员:我很好奇,这种制度何以能够产生?据我所知,在很多地方都没有这种制度。
雅典智者:回答B(4分)
听完智者的回答,外邦官员陷入了沉思,然后说道:看来,你们的制度真不错。不过它真的完美无缺吗?
雅典智者:回答C(4分)
请你扮演雅典智者,回答外邦官员的问题。(在空格A、B、C处填上内容)
37.一份奏折(12分)
鸦片战争时,琦善派人探听了一些英国的情况,并据此写了一份奏折上报朝廷,言道:
该国王已物故四年,并无子嗣,仅存一女,年未及笄,即为今之国王。该国有大族二十余家,皆其国之权臣,议事另有公所。只须伊等自行商榷,不受约束,揣其词意。或前此粤省烧毁之烟,其中即有各该权臣之物。……是固蛮夷之国,犬羊之性,初未知礼义廉耻,又安知君臣上下?且系年轻弱女,尚待择配,则国非其国,意本不在保兹疆土,而其国权奸之属,只知谋取私利,更不暇计其公家,……故求索不专在通市。
——选自《琦善奏探询英国各情形折》
问题:
(1)根据上述材料,你认为琦善获得了哪些情报?(4分)
(2)你如何看待琦善的这份奏折?(8分)
38.霸权的兴衰(12分)
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改变了国际格局,其中显著的变化是世界权力中心的转移——英国的世界霸主地位被美国取代。试以“霸权的兴衰”为主题,叙述这一演变过程。
39.“丝绸之路”(14分)
“丝绸之路”,从广义上讲并非只是丝绸贸易的通道,而是指中西方之间多元化、多层次、多维度的交流通道。假设你是一名历史学家,在研究“丝绸之路”的过程中,遇到了如下问题,该如何解决?
40.“竞争世界”与“大同理想”(25分)
材料一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礼记·礼运》
材料二 大同之道,至平也,至公也,至仁也……近自天演之说鸣,竞争之义视为至理,故国与国陈兵相视,以吞灭为固然;人与人机诈相陷,以欺凌为得计。百事万业,皆祖竞争,以才智由竞争为后进,器艺由竞争而后精,以为优胜劣败乃天则之自然。
——康有为:《大同书》
材料三 自达尔文等说出,酝酿数百年,而成欧战,创深痛巨,始觉其谬。而我孔孟之说幸未凘灭,或可因此而流入欧洲,普徧世界,此亦天不丧斯文之一征也。
——刘绍宽:《厚庄日记》,1925年
材料四 虽然儒家所教导的世界和谐与和平将是遥远的美梦;……但是我们不应该丧失更高更好目标的信念。因为没有信念,我们的努力便无目标,这个世界的历史也无意义。
——傅朗克(Otto Franke)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概括材料一中“大同之世”的特点。(2分)
(2)康有为、刘绍宽等为什么反对“天演”竞争?(8分)
(3)你如何看待近代以来的“竞争世界”与“大同理想”?(15分)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上海卷)答案版
一、选择题(共75分)
以下每小题2分,共6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选项。
题号12345678910
答案AADCDDAC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