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经济危机;贫困(失业)。
(2)积极作用:救济低收入者(缩小贫富差距);保障儿童利益。
(3)原因:挫伤工作积极性(惩勤助懒);福利开支大(政府不堪重负);经济增长速度降低;贫困人数增加;社会不满。
(4)角色:福利制度的决策者;福利政策的调整者;福利支出的承担者。
【点评】关于社会福利政策,题干中是从福利政策的开始、发展、新时期的调整,宏观角度上论述的,还可以从具体的小角度去出题:比如罗斯福新政的具体内容等。
[选做题A]
24.(10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梭伦“采取曾是最优良的立法,拯救国家”,对后世影响深远。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因为雅典宪法完全是寡头政治的,……所以在群众眼中,宪法上最残酷和苛虐的部分就是他们的奴隶地位;当然,他们对于每一件别的事也一样感到不满,因为他们觉得他们自己实际上什么事都没有参与。
﹣﹣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
材料二 (梭伦)说:“我制定的法律,无贵无贱,一视同仁。”……双方(贵族和平民)都要适可而止,以公正为本。然而,在阶级社会中,根本利益的冲突是无法避免的。……梭伦受到了来自两方的攻击,被迫无奈,最后只身逃出希腊。﹣﹣冯俊科《西方幸福论﹣﹣从梭伦到费尔巴哈》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雅典国家形成初期寡头政治的弊端;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些弊端给雅典带来的社会危机。
(2)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梭伦采取的保护平民有限政治权益的措施。
(3)据材料二,分析梭伦无法达到改革目标的根本原因,并指出梭伦的哪些观念对后世民主政治产生了积极影响?
【考点】J1:梭伦改革的背景;J2:梭伦改革的措施;J3:梭伦改革的特点
【分析】本题考查梭伦改革相关内容,考查梭伦改革的必要性、主要措施,重在考查学生提取材料有效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答】第(1)问中的第1小问主要紧扣材料,注意提取材料有效信息,“在群众眼中,宪法上最残酷和苛虐的部分就是他们的奴隶地位”说明平民受到奴役;“因为他们觉得他们自己实际上什么事都没有参与”说明平民缺乏政治参与权。第2小问主要考查了梭伦改革的背景,紧扣第1小问的答案,进而联系所学知识,明确雅典社会矛盾尖锐与社会动荡不安。
第(2)问考查了学生的基础知识能力,难度不大,主要突出“保护平民有限政治权益”。
第(3)问中第1小问紧扣材料“在阶级社会中,根本利益的冲突是无法避免的”,进而得出结论:阶级利益的对立。而第2小问的回答,主要根据材料“我制定的法律,无贵无贱,一视同仁”即可得出公正观念与法治观念对后世民主政治产生了积极影响。
故答案为:
(1)弊端:平民受到奴役;平民缺乏政治参与权。
危机:导致贵族与平民、贵族与新兴的工商业奴隶主之间矛盾的激化;社会动荡不安,阻碍经济发展。
(2)措施:解负令;财产等级制;四百人会议(公民大会或陪审法庭)。
(3)根本原因:阶级利益的对立。观念:公正观念;法治观念。
【点评】梭伦改革在高中必修一、选修一中都有涉及,是考试的一个重点知识,在复习中应注意掌握改革的背景、措施、实质、影响和局限性。
[选做题B]
25.【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孔子和柏拉图所追求的理想社会可分别称为“仁一礼社会”和“理想国”;关于理想社会的秩序及其个体品德,他们的观点惊人相似。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古代圣贤孔子和著名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观点中有那么多的相似之处,不免叫人惊讶。……两者都不支持民主自治政府,但却都相信绝对的道德真理的存在,并且相信人们居住在和平与和谐中的可能性。……两人都相信只有那些已经具有美德的人才能创建一个井井有条、和睦的政治社会。
﹣﹣(美)肯•沃尔夫《大历史视野》
材料二 人们按照自己的物质生产的发展建立相应的社会关系,正是这些人又按照自己的社会关系创造了相应的原理、观念和范畴。
﹣﹣马克思《哲学的贫困》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揭示两位先哲的观念中关于社会秩序和个体品德方面的共同性;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孔子的“礼”和“仁”在构建“仁一礼社会”秩序中的不同作用,并列举柏拉图理想国中各等级的品德。
(2)按照材料二的思路,概括两位先哲观念相似的原因,并以具体社会背景加以说明。
【考点】V8:孔子的政治思想;VC:柏拉图的政治思想
【分析】本题考查孔子与柏拉图的相关内容。考查对孔子与柏拉图的政治思想的把握,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归纳概括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答】第(1)问中“共同性”的回答,紧扣材料信息“都相信绝对的道德真理的存在,并且相信人们居住在和平与和谐中的可能性”即可判断得出。关于“不同作用”的回答,紧扣书本内容,难度不大,关键突出“礼”与“仁”的不同作用,突出“礼”强调等级,而“仁”强调缓和社会矛盾。而“品德”的分析,主要联系柏拉图理想国中的相关内容,注意语言表述即可。
第(2)问明确材料二的思路,即强调社会关系的角度,进而组织语言回答,要求学生注意综合归纳。而关于“具体社会背景”的说明,联系书本知识,明确孔子生活在春秋时期,礼崩乐坏。而柏拉图生活在雅典民主政治弊病日益显现的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