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单查询
首页 其他文档
新高考生物真题逐题解析天津卷
大小:0B 4页 发布时间: 2024-03-20 08:10:29 18.53k 17.39k

6.(6分)下列有关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人长时间剧烈运动时,骨骼肌细胞中每摩尔葡萄糖生成ATP的量与安静时相等;

②若细胞内Na+浓度偏高,为维持Na+浓度的稳定,细胞消耗ATP的量增加;

③人在寒冷时,肾上腺素和甲状腺素分泌增多,细胞产生ATP的量增加;

④人在饥饿时,细胞中ATP与ADP的含量难以达到动态平衡.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考点】3D: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过程

【分析】有氧呼吸消耗1摩尔的葡萄糖,能产生38个ATP,而无氧呼吸消耗1摩尔的葡萄糖,能产生2个ATP.ATP在细胞内含量很少,但在细胞内的转化速度很快,用掉多少马上形成多少.

【解答】解:①剧烈运动时存在无氧呼吸过程,葡萄糖生成ATP量要比有氧呼吸少,①错误;

②Na+排出过程是主动运输,需要载体和能量,即消耗ATP,②正确;

③肾上腺素和甲状腺激素能提高细胞代谢水平,使ATP增加,③正确;

④ATP与ADP在细胞中不断转化,总是在一定范围内维持相对平衡,④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ATP变化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识记ATP的合成和分解的知识点,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便于形成知识网络.

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满分36分)

7.(20分)Ⅰ.如图所示为人β﹣珠蛋白基因与其mRNA杂交的示意图,①﹣⑦表示基因的不同功能区。

据图回答:

(1)上述分子杂交的原理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细胞中β﹣珠蛋白基因编码区不能翻译的序列是③和⑤(填写图中序号)。

(2)细胞中β﹣珠蛋白基因开始转录时,能识别和结合①中调控序列的酶是RNA聚合酶。

Ⅱ.为探究血糖调节的影响因素,设计如图所示实验流程。实验中5只家兔的注射剂量和生理指标均按单位体重计算。

据图回答:

(1)实验中起对照作用的是①和⑤号家兔。

(2)二次注射后,与⑤号家兔相比,若④号家兔产生尿素的量增加,原因是更多氨基酸分解,含氮部分转变成尿素的量增加。

(3)二次注射后,低血糖症状最先得到缓解的是②号家兔;若②号家兔出现糖尿,则该兔的尿量将会增加,原因是血糖含量过高,在排出糖的同时,带走更多的水,导致多尿。

【考点】7F: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92:基因突变的特征;E3: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

【分析】通过分析图可知②③④⑤⑥是真核基因结构的编码区,其中②④⑥是外显子,能编码蛋白质,③⑤是内含子,不能编码蛋白质,①⑦是非编码区。

由于是二次对照实验,所以每组中没有人为处理的则为对照组,人为处理的为实验组;胰高血糖素作用是促进肝糖原分解、促进其他物质转化为血糖,更多氨基酸分解则含氮部分形成尿素;注射葡萄糖的组别最先血糖增加。高血糖或糖尿病患者通常血糖含量过高,在排出糖的同时,带走更多的水,导致多尿。

【解答】解:Ⅰ(1)真核生物的基因结构是由编码区和非编码区构成的,编码区又由外显子和内含子构成,其中内含子不能指导蛋白质的合成,通过转录产生的mRNA仅外显子对应的部分进入细胞质指导蛋白质的合成。人β﹣珠蛋白基因与其mRNA杂交(通过碱基互补配对:A﹣U、T﹣A、G﹣C、C﹣G)的示意图中,未配对部分是内含子的碱基序列,即③和⑤。

(2)非编码区上游有RNA聚合酶结合位点,是RNA聚合酶结合的部位。

Ⅱ.(1)在首次注射实验中,①是对照组(空白对照),②~⑤都是实验组;在二次注射实验中,⑤是对照组,②~④是实验组。

(2)胰高血糖素可促进非糖物质(如蛋白质)转化生成血糖从而提高血糖浓度,而蛋白质(氨基酸)要经过脱氨基作用形成的不含氮成分转化生成糖类,同时含氮部分转化成尿素。

(3)糖尿出现是由于血糖浓度过高(超过了肾糖阀),会提高尿液的渗透压,使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能力降低。

故答案为:

Ⅰ(1)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③和⑤

(2)RNA聚合酶

Ⅱ(1)①和⑤

(2)更多氨基酸分解,含氮部分转变成尿素的量增加

(3)②增加 血糖含量过高,在排出糖的同时,带走更多的水,导致多尿

反馈
我们采用的作品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投稿,我们不确定投稿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站将及时删除。
Copyright @ 2016 - 2024 经验本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07888号-1 客服QQ:2393136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