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单查询
首页 其他文档
江苏高考生物试卷及答案
大小:0B 16页 发布时间: 2024-03-20 08:48:16 5.06k 3.28k

28.(8分)某城市河流由于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排入,水质逐渐恶化。经过治理后,河水又恢复了清澈。图1表示该河流的能量金字塔(甲、乙、丙为3种鱼,丁为1种水鸟,甲不摄食藻类,箭头指示能量流动方向),图2表示部分能量流动关系(图中数字表示同化的能量)。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所示食物网中,遗漏了一条能量流动途径,该条途径是水草→甲→丁。

(2)图1所示食物网中,次级消费者是丙和丁,丁与丙之间的种间关系是捕食和竞争。

(3)根据图1分析,除了图2中已经标出的能量去向之外,乙的能量去向还有传递给丙、自身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

(4)结合图2分析,图1所示食物网中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能量的传递效率大于(在“大于”、“小于”或“等于”中选择)7.6%。

(5)经检测,水体中含有某种可被生物富集的农药,推测此农药含量最高的物种是丁。

(6)从生态学角度解释,污染物排放导致水质恶化的主要原因是河流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自我修复)能力有限。

【考点】G2:生态系统的功能

【专题】111:图文信息类简答题;537:生态系统.

【分析】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

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3、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沿着食物链流动逐级递减,即能量往下一级传递只是传递上一级能量的10%~20%。

4、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营养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

【解答】解:(1)水鸟以各种鱼类为食,因此图1食物网遗漏了水草→甲→丁这条食物链。

(2)图1所示食物网中,第三营养级就是次级消费者,即次级消费者包括丙和丁;丁与丙之间既存在捕食关系,同时两者又共同竞争乙。

(3)除顶级消费者以外,各营养级的能量去向包括:自身呼吸作用消耗、流向下一营养级、被分解者分解,因此根据图1分析,除了图2中已经标出的能量去向之外,乙的能量去向还有传递给丙、自身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

(4)营养级之间能量传递效率是指第二营养级所有生物同化的能量与第一营养级所有个体同化能量的比例。图2中,水草、藻类流向乙的能量有1900÷25000×100%=7.6%,而第二营养级还包括甲,因此图1所示食物网中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能量的传递效率大于7.6%。

(5)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在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多,由此推测此农药含量最高的物种是丁。

(6)从生态学角度解释,污染物排放导致水质恶化的主要原因是河流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自我修复)能力有限。

故答案为:

(1)水草→甲→丁

(2)丙和丁 捕食和竞争

(3)传递给丙、自身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

(4)大于

(5)丁

(6)河流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自我修复)能力有限

【点评】本题考查了生态系统功能的有关知识,要求学生掌握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识记能量流动的渠道,识记各营养级能量的去向,并结合题图信息准确答题。

29.(9分)如图为某植物叶肉细胞中有关甲、乙两种细胞器的部分物质及能量代谢途径示意图(NADPH指[H]),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可以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参与这一过程的两类色素为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其中大多数高等植物的叶绿素需在光照条件下合成。

(2)在甲发育形成过程中,细胞核编码的参与光反应中心的蛋白,在细胞质中合成后,转运到甲内,在类囊体膜上(填场所)组装;核编码的Rubisco(催化CO2固定的酶)小亚基转运到甲内,在基质中(填场所)组装。(3)甲输出的三碳糖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可被氧化为丙酮酸后进入乙,继而在乙的基质中(填场所)彻底氧化分解成CO2;甲中过多的还原能可通过物质转化,在细胞质中合成NADPH,NADPH中的能量最终在乙的内膜上(填场所)转移到ATP中。

(4)乙产生的ATP被甲利用时,可参与的代谢过程包括①②④(填序号)。

①C3的还原 ②内外物质运输 ③H2O裂解释放O2④酶的合成

【考点】2D:线粒体、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3J: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

【专题】111:图文信息类简答题;51C: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

【分析】分析图解:图中甲是叶绿体,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其中光反应发生在类囊体薄膜上,暗反应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乙表示线粒体,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葡萄糖在细胞质基质中分解成丙酮酸后进入线粒体中继续进行有氧呼吸的第二、第三阶段的反应。

【解答】解:(1)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光反应过程中,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可以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其中大多数高等植物的叶绿素需在光照条件下合成。

(2)在叶绿体发育形成过程中,细胞核编码的参与光反应中心的蛋白,在细胞质中合成后,转运到叶绿体内,由于光反应发生在类囊体薄膜上,因此该蛋白质在类囊体膜上组装;二氧化碳固定属于暗反应,暗反应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因此核编码的Rubisco(催化CO2固定的酶)小亚基转运到叶绿体内,在叶绿体基质中组装。

(3)叶绿体输出的三碳糖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可被氧化为丙酮酸后进入线粒体中进一步氧化分解,有氧呼吸第二阶段中丙酮酸和水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H],该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叶绿体中过多的还原能可通过物质转化,在细胞质中合成NADPH,NADPH中的能量最终在线粒体的内膜上转移到ATP中。

我们采用的作品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投稿,我们不确定投稿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站将及时删除。
Copyright @ 2016 - 2024 经验本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07888号-1 客服QQ:2393136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