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胰腺分泌的胰液进入小肠能消化食物
C.促胰液素可经血液到胰腺
D.盐酸引起胰腺分泌胰液的过程不包含体液调节
【解析】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小肠粘膜在盐酸的刺激下产生的,作用是促进胰腺分泌胰液,A正确;胰腺的外分泌部分泌胰液,通过导管运输到小肠,胰液中含有多种消化酶能消化食物,B正确;促胰液素属于激素,通过体液运输,经血液传送到全身各处, C正确;盐酸刺激小肠粘膜产生促胰液素,促胰液素促进胰腺分泌胰液的过程就是体液调节,D错误。
【答案】D
19.下列与动物体内K+、Na+等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NaCl中Na+参与血浆渗透压形成而Cl﹣不参与
B.产生和维持神经细胞静息电位主要与K+有关
C.兴奋沿神经纤维传导时细胞膜外Na+大量内流
D.Na+从红细胞外运入红细胞内的过程属于被动运输
【解析】血浆渗透压形成与血浆中的无机盐和蛋白质等有关,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和Cl﹣,A错误;神经细胞静息电位的产生主要与K+外流有关,B正确;由于动作电位的产生与Na+内流有关,故兴奋沿神经纤维传导时细胞膜外Na+大量内流,C正确;细胞外液Na+浓度远远高于细胞内液Na+浓度,Na+从红细胞外运入红细胞内的过程为顺浓度梯度,需要载体蛋白,不消耗ATP,故属于被动运输,D正确。
【答案】A
20.人工繁殖的濒危野生动物在放归野外前通常要进行野外训练.如果将人工繁殖的濒危大型食肉森林野生动物放在草原环境中进行野化训练,通常很难达到野化训练目的.对于这一结果,下列解释做合理的是
A.野化训练的时间太短,不足以适应森林环境
B.草本植物矮小,被野化训练的动物无法隐藏身体
C.没有选择正确的野化训练环境,训练条件不合适
D.草原上食肉动物与野化训练动物激烈争夺食物
【解析】对需要“回归自然”的生物进行野外训练,目的是为该生物在其原生态环境生存提供支持,通过适应性训练,逐步提高该生物在原生的自然环境中的生存能力,比如采食能力、识别天敌能力等.将人工繁殖的濒危大型食肉森林野生动物放在草原环境中进行野化训练,通常很难达到野化训练目的。原因是没有选择正确的野化训练环境,训练条件不合适。
【答案】C
21.在某一生态系统的下列组分中,能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的是
A.田螺 B.小球藻 C.大肠杆菌 D.草鱼
【解析】田螺、草鱼属于消费者,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不能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A、D错误;小球藻属于低等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能够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属于生产者,B正确;大肠杆菌属于分解者,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不能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C错误。
【答案】B.
22.下列有关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A.群落有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B.演替是生物群落的特征之一
C.群落中物种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D.群落是由空气、水和生物组成的
【解析】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A正确;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叫演替,演替是生物群落的特征之一,B正确;群落中物种之间是相互联系的,种间关系有互利共生、竞争、捕食、寄生等, C正确;群落是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不包括空气、水等,D错误.
【答案】D.
23.减数分裂过程中出现染色体数目异常,可能导致的遗传病是()
A.先天性愚型 B.原发性高血压 C.猫叫综合征 D.苯丙酮尿症
【解析】先天性愚型又叫21三体综合征,其形成原因可能是减数分裂过程中出现染色体数目异常,A正确;原发性高血压属于多基因遗传病,不是染色体数目异常引起的,B错误;猫叫综合征是5号染色体片段缺失,属于染色体结构异常的遗传病,C错误;苯丙酮尿症属于单基因遗传病,不是染色体数目异常引起的,D错误。
【答案】A
24.下列叙述不属于人类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遗传特征的是
A.男性与女性的患病概率相同
B.患者的双亲中至少有一人为患者
C.患者家系中会出现连续几代都有患者的情况
D.若双亲均为患者,则子代的发病率最大为3/4
【解析】男性和女性的患病率相同,说明该病与性别无关,属于常染色体遗传病,但可能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也可能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错误;患者双亲中至少有一个是患者,说明是显性遗传病,但致病基因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也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B错误;患者家系中连续几代都有患者,有可能是显性遗传病,但致病基因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也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C错误;双亲正常,子代的发病率最大为3/4,即双亲正常,子代中有患者,说明是隐性遗传病,不可能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D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