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根据物品污染后导致感染风险高低选择相应的消毒或灭菌方法。高度危险物品应采用灭菌方法;中度危险物品应采用达到中水平消毒以上效果的消毒方法。低度危险物品应采用低水平消毒方法,或做清洁处理,遇有病原微生物污染时,针对所污染病原微生物的种类选择有效的消毒方法。
四、判断题(10题)正确的打“√”,不正确的打“×”
1、进入疑似或确诊经空气传播疾病患者安置地或为患者提供一般诊疗操作时,应做好一级防护。(×)
2、为疑似或确诊经空气传播患者进行产生气溶胶操作时,应戴外科口罩、乳胶手套、防护服、口罩、帽子。(×)
3、经空气传播疾病是指由悬浮于空气中、能在空气中远距离传播(>1m),并长时间保持感染性的飞沫核传播的一类疾病。包括专性经空气传播疾病(如:开放性肺结核)和优先经空气传播疾病(如:麻疹和水疸)。(√)
4、经空气传播疾病患者转运包括从就诊地到临时安置地,从临时安置地到集中安置地。(√)
5、经空气传播疾病患者死亡后,应使用防渗漏的尸体袋装放,必要时应消毒尸袋表面,并尽快火化。(×)
6、经空气传播疾病疑似患者应单人间安置,确诊的同种病原体感染的患者可安置于同一病室,床间距不小于0.8 m。(×)
7、诊治疑似或确诊经空气传播疾病患者时,应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根据疾病的传播途径采取空气隔离的防护措施。(√)
8、经空气传播疾病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规范要求,医疗机构工作人员防护用品选用应按照分级防护的原则。(√)
9、经空气传播疾病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规范要求,应根据疫情防控需要,开展工作人员的症状监测,必要时应为高风险人群接种经空气传播疾病疫苗。(√)
10、经空气传播疾病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规范规定,无条件收治呼吸道传染病患者的医疗机构,对暂不能转出的患者,应安置在通风良好的临时留观病室或空气隔离病室。(√)
五、简答题(5题)
1、何谓经空气传播疾病?
由悬浮于空气中、能在空气中远距离传播(>1m),并长时间保持感染性的飞沫核传播的一类疾病。包括专性经空气传播疾病(如:开放性肺结核)和优先经空气传播疾病(如:麻疹和水疸)。
2、经空气传播疾病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规范中能产生气溶胶的操作有哪些?
能产生气溶胶的操作,例如气管插管及相关操作、心肺复苏、支气管镜检、吸痰、咽拭子采样、尸检以及采用高速设备(如钻、锯、离心等)的操作等。
3、如何识别经空气传播疾病的患者?
1)应制定明确的经空气传播疾病预检分诊制度与流程并落实。
2)预检分诊应重点询问患者有无发热、呼吸道感染症状、流行病学史等情况,必要时应对疑似患者测量体温。对疑似经空气传播疾病患者发放医用外科口罩,并指导患者正确佩戴,指导患者适时正确实施手卫生。
3)工作人员应正确引导疑似经空气传播疾病患者到指定的感染疾病科门诊就诊。
4、怎样做好经空气传播疾病患者的转运工作?
1)患者转运包括从就诊地到临时安置地,从临时安置地到集中安置地。应制定经空气传播疾病患者院内转运与院外转运的制度与流程。
2)疑似或确诊呼吸道传染病患者和不明原因肺炎的患者应及时转运至有条件收治的定点医疗机构救治。
3)转运时,工作人员应做好经空气传播疾病的个人防护,转运中避免进行产生气溶胶的操作。
4)疑似或确诊经空气传播疾病患者在转运途中,病情容许时应戴医用外科口罩。
5)转运过程中若使用转运车辆,应通风良好,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可采用负压转运车。转运完成后,应及时对转运车辆进行终末消毒。
6)患者确定转运时,应告知接诊医疗机构或医疗机构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
5、进入疑似或确诊经空气传播疾病患者安置地或为患者提供一般诊疗操作时,如何正确使用防护用品?
戴医用防护口罩和工作帽,使用乳胶手套,穿工作服和鞋套,根据工作需要戴防护屏或护目镜,并做好手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