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结合实际说明教师能力培养与发展的有效途径与方式。(15分)
答:(1)各种形式的培训、交流与研讨;(2)多渠道获取信息;(3)行动研究;(4)建立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
4、数学课程的总目标被细化为哪四个方面?(8分)
答: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
5、数学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相比,在基本理念上有哪些新的特点?(8分)
答:①体现了义务教育的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
②改变了过去数学以知识的积累为取向的课程体系,建立以构建学生身心全面、持续、和谐发展为目标的课程体系
③重组了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
④分学段规定了数学课程的具体标准
⑤注重了学生数学学习方式的改变
⑥提出了数学活动应留意的策略
⑦改变了评价的方式和应达到的目的
⑧强调了现代信息技术在数学教育中的应用和影响作用
6、李老师在讲37+48时,鼓励学生动脑思考,大胆想象,学生说出了很多不同的计算方法。这体现了《数学课程标准》中所倡导的什么教学理念?(10分)
答:①算法多样化②数学学习是学生探索的过程
7、《数学课程标准》特殊地提出“经历——体验——探索”等过程性目标,还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依据新课程的理念,以“9加几”或“圆的熟悉”为例,写出你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重点、教学环节及意图)。(14分)
8、结合教育教学实际谈谈下面的漫画对你的启示是什么。青蛙老师在教学生们《怎样捕捉蚊蝇》
答:①师生关系应是平等、民主的。
②知识的获得不应单纯由教师传授,应充分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让学生经历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在自主探究重学习。
③课程内容应体现生活性、实践性。
9、.请你谈谈对下列情况的处理对策。
课堂教学会碰到许多难以预料的偶发事件,一般说来,教学中的偶发事件和意外情况可分为三类:第一类属于课堂纪律方面的问题;第二类属于学习方面的意外情况。学生会进行质疑问难,发表种种看法,或有时教师不慎造成板书别字、口误等引起学生哄笑、骚动……第三类属于外来干扰,分散了学生的留意力
答:①面对现状,不惊异,不慌乱,不追究,不批评,而是采取一种宽容的态度,让焦点从恶作剧的身上发散开来,尽量避免这一学生再成为焦点,从而使学生的留意中心再回到教师所安排的方向。
②对于学习方面的意外情况,由学生发难引起的偶发事件,教师可以抓住这种教学的难点或有创见的部分,引导学生深入研究,从而提高教学质量;若由于教师自身疏忽造成的不良影响,一般态度温和的承认事实,并改正过来,就能顺其自然的过渡到原教学的轨道上来。
③对于第三类偶发事件,一般都采用“热处理”。即教师针对某一突发事件,趁热打铁,正面教育。再巧妙地转入正题。但应留意不要因此浪费太多的时间,更不得言辞激烈,因为这与教室内同学无关,点到为止。
10、新课程增加“实践与综合应用”这一学习领域的作用是什么?(10分)
答:“实践与综合应用”将帮助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经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解决与生活经验密切联系的、具有一定挑战性的和综合性的问题,以发展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对“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内容的理解,体会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
11、如何做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10分)
答:首先,答应学生经过一定的过程,随着知识与技能的不断积累而逐步达到“标准”。每个学生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任何进步,都是学生的一种发展,应予以承认。不能再搞“一刀切”。对学生发展或提高过程的关注,就是对内容标准的重视。
其次,鼓励学生主动探索,不断创新,不断超越。内容标准绝不是限制学生发展的锁链,而是促进学生发展的催化剂。
12、请分析如下案例:(15分)
在新课程课堂上,出现了一种新情况。教师普遍鼓励学生从自己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因此对同一个问题往往出现多种解法。对于各种解法的优劣,教师很少重视,甚至有人提出了“方法本无优劣之分,学生自己想出的方法,对他来说就是最好的方法”的观点
答:1、这种解题策略多样化,是新课程对教学提出的新要求。答应不同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是正确的。
2、从科学的角度看,各种不同的解题方法都有优点和局限性。
3、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对各种方法进行比较,获得适合自己的最佳解题策略,实现方法的最优化。
13、请分析如下案例:(15分)
经常听到教师抱怨:这道题是课本上的例题,课上反复强调过,甚至做过很多遍,还是有这么多学生不会做!某某同学真是太笨了,那么多同学考了满分,他却考得如此糟糕!真拿他没办法……
答:这是由教师错误的学生观所导致的。
1、学生不是容器,不可以由教师向其任意灌输知识。
2、不同的学生在每一科的学习上存在着差异,用同一标尺去衡量是不科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