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评】本题考查对物理学史的掌握情况,要注意准确记忆相关科学家的主要贡献;并能准确用所学规律进行分析,绝不能似是而非.
A.此后再经6s该波传播到x=24m处
B.M点在此后第3s末的振动方向沿y轴正方向
C.波源开始振动时的运动方向沿y轴负方向
D.此后M点第一次到达y=﹣3m处所需时间是2s
【考点】F4:横波的图象;F5: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
【专题】31:定性思想;43:推理法;51D:振动图像与波动图像专题.
B、根据M点振动的时间,结合周期,从而判定M点的振动方向;
C、简谐波传播过程中,质点做简谐运动时,起振方向与波源起振方向相同,与图示时刻波最前端质点的振动方向相同;
D、根据此时M点的振动方向,再结合末位置,从而确定运动的时间。
则再经过6s,波传播的距离为x=vt=12m,故该波传到x=24m处,故A正确;
B、M点在此时振动方向向下,则第3秒末,即经过了0.75T,该点的振动方向沿y轴正向,故B正确;
C、因波传到x=12m处时,质点向y轴正向振动,故波源开始振动时的运动方向沿y轴正向,故C错误;
故选:AB。
【点评】考查由表达式来确定角速度与周期,并掌握波长、波速、周期的关系,并能灵活运用,同时并判定某质点经过一段时间时,所处的振动方向,或由所处的位置,来判定所经历的时间。
8.(6分)我国高铁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它是由动车和拖车组合而成,提供动力的车厢叫动车,不提供动力的车厢叫拖车.假设动车组各车厢质量均相等,动车的额定功率都相同,动车组在水平直轨道上运行过程中阻力与车重成正比.某列动车组由8节车厢组成,其中第1、5节车厢为动车,其余为拖车,则该列车组()
A.启动时乘客受到车厢作用力的方向与车运动的方向相反
B.做匀加速运动时,第5、6节与第6、7节车厢间的作用力之比为3:2
C.进站时从关闭发动机到停下来滑行的距离与关闭发动机时的速度成正比
D.与改为4节动车带4节拖车的动车组最大速度之比为1:2
【考点】1E: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37:牛顿第二定律;63:功率、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65:动能定理
【专题】31:定性思想;4C:方程法;522:牛顿运动定律综合专题.
【分析】根据受力分析,结合牛顿第二定律分析车厢之间的作用力;根据动能定理分析从关闭发动机到停下来滑行的距离;当牵引力和阻力的大小相等时,动车的速度达到最大值,由此可以求得将非动力车改为动力车的数量.
【解答】解:设每节动车的功率为P,牵引力为F,每一节车厢的质量是m,阻力为kmg,
A、启动时乘客的加速度的方向与车厢运动的方向是相同的,所以乘客受到车厢作用力的方向与车运动的方向相同。故A错误;
B、做加速运动时,有两节动力车厢,对整个的车进行受力分析得:
2F﹣8kmg=8ma
对6、7、8车厢进行受力分析得:
F1﹣3kmg=3ma
对7、8车厢进行受力分析得:
F2﹣2kmg=2ma
C、设进站时从关闭发动机到停下来滑行的距离为s,则:
可知进站时从关闭发动机到停下来滑行的距离与关闭发动机时的速度的平方成正比。故C错误;
D、当只有两节动力车时,最大速率为v,则:
2P=8kmg•v
改为4节动车带4节拖车的动车组时:
4P=8kmg•v′
所以:v′=2v,故D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