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第4s末回到原出发点 D.第4s末运动速度为零
【考点】1D: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1E: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37:牛顿第二定律
【专题】16:压轴题.
【分析】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将F﹣t图象转化成a﹣t图象,而a﹣t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等于物体的速度.所以在0﹣4s内物体运动的方向不变,即物体始终向同一个方向运动.当t=4s时,速度为0.
【解答】解: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a可得加速度a正比于合力F,故加速度a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和F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相同,
故t=1s时物体的加速度最大,t=2s时物体的加速度a为零,t=3s时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为负方向且最大,t=4s时物体的加速度为0。
由于加速度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等于物体的速度,故在0﹣2s内物体始终加速。
由于2﹣4s内加速度为负值,故物体的速度减少,但速度仍然大于0,即速度方向保持不变,故A错误,
由于加速度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等于物体的速度,故物体在0﹣2s内增加的速度和在2﹣4s内减少的速度相等。
故物体在t=4s时速度为0。
故D正确。
由于在0﹣4s内物体的速度方向不变,故物体在0﹣4s内位移始终增加,
故B、C错误。
故选:D。
【点评】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将F﹣t图线转化成a﹣t图线,同时类比v﹣t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等于物体通过的位移得出:a﹣t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等于物体的速度,电流I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线即i﹣t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等于通过导体的电量,这种方法在学习中要注意总结、积累、应用.
8.(5分)一列简谐横波沿直线由a向b传播,相距10.5m的a、b两处的质点振动图象如图中a、b所示,则()
A.该波的振幅可能是20cm
B.该波的波长可能是8.4m
C.该波的波速可能是10.5m/s
D.该波由a传播到b可能历时7s
【考点】73:简谐运动的振动图象;F5: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
【专题】11:计算题;16:压轴题.
【分析】由振动图象可知波的振幅及周期;由图象得出同一时刻两质点的位置及振动方向,则可得出ab间可能含有的波长数,则可得出波长的表达式,波速公式可得出波速的可能值;则可知该波从a传播到b点可能经历的时间.
【解答】解:A、由图可知,波的周期为4s,振幅为10cm,故A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波的传播中的空间上的多解性,要注意ab间可能具有的波长个数,同时在确定两点之间的距离时,要找同一时刻时两点的位置及振动方向.
二、解答题
9.(16分)(1)用螺旋测微器测金属导线的直径,其示数如图所示,该金属导线的直径为1.880(1.878~1.882)mm
(2)用下列器材组装成描绘电阻R0伏安特性曲线的电路,请将实物图连线成为实验电路。
微安表μA(量程200μA,内阻约200Ω);
电压表V(量程3V,内阻约10kΩ);
电阻R0(阻值约20kΩ);
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50Ω,额定电流1A);
电源E(电动势3V,内阻不计);
开关S及导线若干。
【考点】L4:螺旋测微器的使用;MF: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N5:描绘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N6:伏安法测电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