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清明
(宋)高翥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
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清明
(宋)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候。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清明
(宋)王禹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
(明)高启
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
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墳上子孙来?
清江引 清明日出游
(明)王磐
问西楼禁烟何处好?绿野晴天道。
马穿杨柳嘶,人倚秋千笑,探莺花总教春醉倒。
有关于清明节的古诗词集锦9
寒食上冢
【宋】杨万里
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
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
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
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
寒食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通常在清明节的前一天。这个节日起源于古代的一个传说故事,据说是为了纪念一个贤良的人。
杨万里的这首诗描述了寒食节的景象。诗中的“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表达了诗人对道路狭窄、桥梁危险的感叹。他用几个简单的词句,描绘了远山上的淡淡枫叶,破旧的屋子旁边孤单的麦田。在春风中,宿草复苏,新的田埂从去年的痕迹中长出。然而,诗人在这首诗中唯一的忧愁来自于梨花。他说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这里的“进节”指的是寒食节的到来,而“只愁余”意味着诗人对梨花的担忧。或许,诗人认为梨花应该在寒食节前就开放,而现在却还没有开花,让他感到遗憾。
寒食节在古代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人们在这一天会祭祀祖先,扫墓祭拜逝去的亲人。此外,还有一项特殊的风俗活动,就是野餐。人们会在户外野餐,欣赏美丽的春景,享受天伦之乐。这个习俗一直延续至今,寒食节也成为了人们与自然亲近的时刻。
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传统节日的重视程度逐渐降低。许多人在寒食节这一天仍然忙于工作,没有时间去扫墓或者野餐。人们的生活节奏变得越来越快,很多传统习俗逐渐被遗忘。加之城市化的进程,许多人已经迁移到城市,与家人分隔千里,无法回到故乡祭祖。这让人们对传统节日的感受和体验变得淡薄。
然而,我们应该珍惜和传承这些传统节日。它们是我们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着我们的历史和传统价值观。寒食节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节日,它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这一天,我们可以回顾历史,缅怀先人,感受家庭的温暖和团结。同时,我们也可以借此机会去欣赏大自然的美景,感受春天的气息。
总之,寒食节是一个值得庆祝和纪念的节日。无论我们身在何处,都应该在这一天,用自己的方式去感受和体验这个传统节日。无论是扫墓祭祀,还是与家人野餐,都是对我们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让我们珍惜这些传统节日,保护和传承我们的文化遗产。
有关于清明节的古诗词集锦10
1诫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