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品尝角度来看,受生长环境影响,野生动物的肉质成分中肌肉居多,脂肪较少,口感上也并没有什么优势可言。
从安全角度来看,现在人们食用的家禽、家畜肉类产品都是经过卫生防疫部门严格检疫后才投放至市场的,而“来路不明”的野味,却总是潜藏着种种危机。03年的SARS病毒与这一次的新冠病毒,就是最好的证明。
所以,如果我们深入去理解这一原则,就会发现,选择烹制、出售野味不仅仅是违法的,同时也违背了好食材的标准,不仅无法实现利用其满足美味、展开竞争,更会使得品牌形象受损,甚至影响企业存亡。
身为餐饮人,我们肩负着怎样的社会责任?
其实,不出售野味不仅仅对企业自身有利无弊,更是对社会的一份责任。作为地球上的一份子,作为社会的一份子,我们应该把视线放得更远。
近年来,人类不合理的生存手段与建设对环境的破坏与影响日益加剧,大自然给我们的教训也越加厉害。我们以为自己是地球的主宰,其实我们一直“寄生”在这地球之上。
17年前的那场疫情整整持续了半年,半年后,随着气温回暖,病毒渐渐消失。我们以为自己战胜了病毒,殊不知那并不是我们的胜利,某种意义上,那是自然界的宽宏。
作为生存在这个世界上的每个个体,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做好爱护自然、保护地球的事情,作为企业,肩上更是承担着除了自身发展之外的社会责任。
而餐饮企业的社会责任是什么呢?
是让顾客吃得安心、放心;
是取材取料、加工烹饪、任何一项环节都站在整个社会与自然环境的高度来思考;
是坚守住内心的善,在大是大非上坚定立场。
站在土地上,我们是巨大的;站在地球上,我们是渺小的;站在宇宙里,我们只是尘埃。这次疫情的出现,或许也正是为了让我们放慢步调,停下来思考:我们的初心是否还在。
最后,汉源餐饮大学向各位餐饮人呼吁:为了餐饮业健康有序的发展,让我们一起从我做起,互相监督,不食用、不买卖、不烹杀野生动物,将野味逐出餐桌,共同净化行业,共创全球幸福餐饮生态圈!
众志成城,共克时艰!
请让野味远离餐桌作文参考7
滥食野生动物严重威胁公共卫生安全,社会各方面对此反应强烈。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已经开始修改《动物保护法》,计划将修改《野生动物保护法》列入今年的立法工作计划,并加快修改《动物防疫法》等法律的进程。
尊重和保护自然已经成为人类与自然之间的普遍共识。长期以来,我们更多地关注物种多样性和生态平衡与野生动物之间的关系。我们避免过度捕捞是为了更好地利用资源。目前的《野生动物保护法》的宗旨是“保护野生动物,拯救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然而,对于非珍贵、濒危的野生动物却没有明确规定。
野生动物携带大量病菌、寄生虫等,特别是一些人畜共患疾病,是移动的传染病源。然而,17年前的SARS事件并没有让一些人对食用野生动物却步。这次新型冠状病毒的爆发再次提醒我们,我们需要反思禁食野生动物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
增强公众的健康意识,引导人们远离舌尖上的危险是当务之急。与此同时,我们也需要反思法律规则的问题。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等部门已经出台意见,表示要依法严惩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的犯罪行为。
这些意见的实施将使得对出售和食用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的执法更加严密,惩罚更加严厉。然而,我们需要意识到刑罚只是最后一道防线,我们还需要考虑两个问题。首先,在完善的法律责任体系中,对于不构成犯罪的不端行为,也需要施以相应的行政处罚。当前,对于少量食用珍贵野生动物的食客和卖家,相关行政处罚责任还不足够。因此,我们需要思考如何构建一个包括民事、行政和刑事责任在内的完整的责任体系。其次,我们还需要注重防控食用非珍贵、濒危野生动物所带来的危险。
修订《野生动物保护法》、《食品安全法》和《动物防疫法》是弥补规则漏洞的重要任务。首先,有必要将普通野生动物纳入《野生动物保护法》的规范范围。其次,加强《动物防疫法》和《食品安全法》以及这两部法律与其他法律的衔接,明确规定未经检疫的野生动物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甚至在充分论证后完全禁止食用野生动物。只有这样,包括《食品安全法》中的“十倍赔偿”在内的各个层级责任才能有效地应用于禁食野生动物领域。只有责任范围无死角,责任位阶无缝隙,法律才能真正实现无懈可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