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内源性致热原可激活血液中的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嗜酸粒细胞等,使之形成并释放内源性致热原,内源性致热原又称白细胞介素Ⅰ,它的分子量小,可通过血脑屏障,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引起发热。
六、简答题
1.发热伴口唇单纯疱疹见见于哪些疾病?
答案:常见于大叶肺炎、流行性脑脊膜炎、间日疟、流行性感冒等。
2.先发热后昏迷见于哪些疾病?
答案:常见于流行性乙型脑膜炎、斑疹伤寒、流行性脑脊膜炎、中毒性菌痢、中暑等。
3.先昏迷后发热可见于哪些疾病?
答案:可见于脑出血、巴比妥中毒等。
七、论述题
1.试述热型的临床意义。
答案:不同的发热性疾病具有相应的热型,根据热型的不同有肋于发热原因的诊断或鉴别诊断。但必须注意:①由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及时控制了感染,或因解热药与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可使某些热型变得不典型或成不规则热型;②热型也与个体反应性的强弱有关,如老年人休克型肺炎时可仅有低热或无发热,而不具备肺炎的典型热型。
2.试述发热的病因。
答案:发热可分为感染性发热和非感染性发热两大类。
感染性发热是由于各种病原体如细菌、病毒、肺炎支原体、立克次体、真菌、螺旋体及寄生虫等引起的急性、亚急性、慢性、局限性或全身性感染均可引起发热。
非感染性发热常见的病因有:1.无菌性组织损伤或坏死;常见于:①物理、化学或机械性损伤;②组织坏死及组织破坏。2.变态反应。3.内分泌代谢疾病。4.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常。5.某些直接导致皮肤散热减少的疾病。6.自主(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3.稽留热:持续高热,体温维持在39-40。C,24小时内体温波动不超过1°C,可持续数天至数周。见于肺炎球菌肺炎、伤寒的高热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