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就是要求学生在学习中做到“心到”。这是要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积极进行思考,主动参与,主动学习的行为。会想,首先,要学生肯想。这就又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难题,怎样才能促进学生主动去想呢?课堂上我们要让学生肯动脑筋想问题,促使他动脑子,使学生老师每问一句,人人都要立即思考,准备回答。除了我们教学的启发促使外,我还努力将一些问题讲得妙趣横生,引人思索,使学生出于自己的好奇心,自己的进取心,而主动地投入其中。例如:
在课堂上,我经常这样的发问“老师遇到困难了,现在请你当作一名小老师来教教我,看谁能成为一名合格的老师,能把我教会。”只是换了一个简单的发问形势,学生就比以前要踊跃了,在“比比看谁行”的情况下,学生真正地主动地用心去想了。
做就是做好做题前的准备工作。
低年级孩子年龄小,往往是玩性比较大,像我们班的隋吉安、田悦、薛天元等,经常是开始做题了他还没铅笔,就直接影响到做题。因此要想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做题习惯,做好课前准备是第一步。我们老师首先要做到,按时上下课,给足学生做准备的时间;接着提前三分钟进教室检查,可老师抽查,同桌互查,小组长检查等;最后要总结评价,及时奖罚。
边读边做,教给学生做题的方法。
1、老师读题。要求孩子在读题的过程中,与老师要口手一致,也就是老师读到哪一道,哪一个字,学生的小手指要跟到哪一道,哪一个字,一方面避免学生不知道要到哪个空填的问题,同时也可潜移默化的交给孩子读题的方法。
2、帮助分析。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道题的要求,帮助孩子理解分析题意。如:
把下列算式按得数从小到大排一排。
师:
这道题简单的说是要干什么?(排一排)
师:
按什么去排?(得数)第一步我们要干什么?(算得数)
师:
题目中的哪个词很重要?排的时候我们要注意什么?(从小到大)这样通过这样的引导让学生逐渐明白这道题的意思和解题方法。这样久而久之学生的独立分析题的能力会增强、解题习惯会逐渐形成。
3、书写工整。要求孩子题目可错,字不允许不好看,其实也就是借助书写的“踏板”让孩子养成动笔就认真的习惯。要想让这个习惯养成,在讲评时,一定要把书写列为重点的一项进行单独评价,对书写不规范的可让小组长督促进行数字书写练习。
我在教学上以“让学生敢说、乐说、会说”,进行对学生说话能力的培养。
记得在一次教学看图说话,难度较大,孩子们说不好。于是我一改以往举手点名的方式,先让孩子们自由讨论,然后请几个大胆的孩子上台说,我带头用鼓掌表扬,我还当“学生”坐到孩子们的座位上。孩子们顿时来了兴趣,纷纷举手要到台上说。可见师生关系的平等,位置、角色在思想形态上的转换。大大提高了学生说的胆量和勇气,同时也使孩子们表现自我的欲望得到充分发挥和满足。进而调动学生对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欢愉的氛围中学习,使学生乐说。
感就是发展学生的数感,是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数学教育改革的需要。
特别是小学一年级数学素养的培养。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呢?我认为,因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学生所关心的事情入手进行数学教学,从而建立良好的数感。
学就是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作用,对数学产生亲近感。
如:
在教学《认识立体图形》一课时,我让孩子带来了许多物体和图形,课堂的开始,并没有急于讲授,而是通过让学生摸一摸、说一说、滚一滚等方式使学生直观感受各种立体图形的特征,再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介绍自己带来的物品,学生在观察、交流之中就发现了各种图形的特征,对几种立体图形有了比较多的感性、直观的认识。然后放到一起数一数,看看每种物体、图形各有几个。这样不仅使学生自己感悟了本节课的知识,还为以后的分类课打好了基础,更培养了孩子的合作学习习惯。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
在一年级上学期《认识立体图形》这节课的教学中,我以学生的动手操作作为课堂教学的主线,让学生在操作中动用多种感官,通过积极思维,获取知识。在这节课中我设计了两个练习的环节:
1、学生闭上眼,摸一摸袋子里礼物,判断它的形状并说一说它的名称。用游戏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使学生快乐地学习,这样能使学生对这些立体图形的特征有更丰富的体验,这一组活动的目的也是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立体图形的表象,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玩搭积木游戏,学生们“玩”得非常开心,在短短的几分钟里,学生讨论交流,充分发挥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提高一年级学生数学阅读能力、加深对图文并茂的数学问题的理解,从而提高解决应用问题的能力。
反思
这样一来,学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把数学真正地融入现实生活中去,让学生学到了有用的数学,我认为只有这样才算是达到了一堂课的目的。
一年级理解能力差怎么提高6
《新课标》提出在第一学段要求学生:“能在教师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这样看来,低年级解决问题的教学是小学解决问题教学的基础,学生在这个学段对分析应用题中数量关系和解决问题方法掌握的如何,将直接影响到他们以后的学习。因此,必须从基础抓起,给学生一个结实的阶梯。下面谈谈我在一年级的数学教学中,如何利用教材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创设情境,提出数学问题。
发现和提出问题是解决数学问题的第一步。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往往来自对于学习者来说充满疑问和问题的情境。教材力求体现数学课程改革的理念,在呈现教学内容时,采用图片、对话、活动等多种形式,把数学知识融于学生喜爱的情境之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从而激起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的欲望。
如:在教学“小小商店”时,事先我让学生从家里带来自己喜爱的玩具、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品,并且给它们制作出价格标签。在课堂上让一个学生扮演售票员,一个学生扮演顾客,让其他学生仔细观察他们的对话,说一说他们在议论些什么,再让学生根据所获得的信息提出问题。基本上学生会提一步简单的数学问题。在备课时我已设想他们能提到的基本问题,课堂上我再给出一个两步计算的问题,由于学生都能容易地解决他们自己提出的一步问题,对于我提的问题,学生知道不能一步完成,需要先解决“买一辆小汽车用多少钱?”这样,学生能在自己提的问题上发现一步问题和两步问题的区别。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结合教材创设一个个学生喜闻乐见的故事情境、生活情境,就能激发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观察生活和周围事物,从而发现和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二、应用知识,解决数学问题。
在数学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学生要主动地将原来所学的有关知识运用到新的情境中去。这个过程是一个运用数学知识,使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过程。因此,数学问题的解决是教学中的重点,应体现出学生获取新知的过程和方法,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如:在(上册)教学“9加几”时,教材出现的是运动会上同学们数饮料的情境图,我让学生观察情境图,提出要解决的数学问题:“一共有多少盒饮料?”引导学生列出“9+4”这个算式,然后让学生自己思考或与同学讨论,运用自己的经验主动探究算法,并组织学生交流、总结算法。学生有的是摆小棒数数,有的是用“凑十法”,还有的从10+4=14想到9+4=13。这些多样的算法既有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又有利于学生在比较中优化算法,特别是在巩固练习时,学生能逐步体会并喜欢上“凑十法”。
这样的教学,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探究、讨论、交流等过程中体会数学问题的提出,亲历问题的解决过程,理解数学概念的形成和数学结论的获得,使数学学习活动成为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