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基曾说,爱孩子需要才能和渊博的生活知识。爱如山,可以遮风挡雨,但如果过于沉重,就成了负担。爱如潮,可以驱赶风浪,但如果过于凶猛,就会使人溺亡。世间万物,都是生于至爱,毁于溺爱。
溺爱,不是爱孩子,而是害孩子。古人云:“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这是对“溺爱”一词最好的诠释。还记得那个饿死在家中的小伙子杨锁吗?其实,他的死不是因为贫穷,而是因为懒惰。这一切都源于父母对他的溺爱。父母溺爱到什么程度?举个例子,杨锁8岁时还“不会”走路,但这并非杨锁的身体有什么毛病,而是父母怕他累着,出门的时候就把他放在担子里挑着。父母的溺爱终使杨锁懒惰成性,最终付出生命的代价。杨锁是可悲的,他的父母更是可悲的。爱与溺爱,仅仅一字之差,父母忽视这个差别,溺爱孩子,就会阻碍孩子健康成长,使其丧失基本的生存能力,养出一个个“巨婴”。
适度的爱能帮助孩子成就自己。古有触龙劝说赵太后,爱孩子就要为孩子“计深远”,正是因为赵太后最终的放手,长安君才能有功于赵国;今有比尔·盖茨不给子女留物质财富,子女们照样开创了属于自己的事业。昔有居里夫人用爱滋养两个女儿,却对她们严格要求,两个女儿一个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一个成为杰出的音乐教育家和传记作家;今有明星艺人未给孩子任何特殊待遇,子女却凭自己的本事在演艺圈站稳脚跟。我们能说他们不爱自己的孩子吗?当然不能!自然界有“狐狸法则”,人类社会也应该有“爱的法则”。给孩子的爱要适度,这样父母就能看到孩子的潜力,使孩子能够健康成长。
法国教育家卢梭说:“你知道用什么方法一定可以使你的孩子成为不幸的人吗?这个方法就是对他百依百顺。”君不见,大树庇护下的幼苗永远无法青葱繁茂,困在笼子里的雄鹰永远无法翱翔蓝天,豢养在园子里的猎豹永远无法穿梭丛林。
少年们,你是想成为翱翔苍穹的雄鹰还是困在笼子里的家雀?父母们,你是想让孩子成为“千磨万击还坚劲”的松柏还是温室里不堪一击的花朵?答案不言自明。那就请放下溺爱心理,让孩子自立自强。爱,不是为孩子遮挡一切,而是给予孩子一片天空任其飞翔。
请不要让过度的爱,成为孩子成长的阻碍!
2022广东中考时事热点话题作文精选6
责任的味道
人,从来到这个世间的那一天起,不论是自己心甘情愿,还是别人强加于身,有两个字如影随形——责任。有人说,责任看不见,摸不着。我想说的是,责任不仅能看见、能摸到,更如油盐酱醋茶,是有味道的。
责任的味道,第一种便是苦味。当一个人真正明白责任的意义时,他的人生是苦涩的。当文天祥在狱中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时,他注定会彪炳史册,因为他用生命诠释了一个臣子的责任与担当。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他的英勇无畏,他的坚贞不屈,他的视死如归,都是对责任最好的注解。但在文天祥冲天豪情的背后,却有他自己才能品味到的苦涩:家中老母妻儿相见无期,自己身如浮萍即将凋零,所有的一切都化作一杯苦酒,一饮而尽,荡气回肠。其实,任何一个有责任心的人都会品味到责任的苦涩,只不过这种苦或浅或深,或浓或淡罢了。
当年近七旬的陆游在深夜辗转不寐,写下“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的时候;当岳飞坐在中军大帐,殚精竭虑,挥毫“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的时候;当辛弃疾郁郁不得志,吟出“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的时候;当鲁迅以笔为枪,高唱“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时候……他们应该和文天祥一样,品出了责任的苦味。
有苦便有甜,责任亦是如此。当一个人无时无刻不把责任挂在心间,并能认真履行自己的责任的时候,他就会苦尽甘来,品尝到责任的甜蜜。去杭州西湖的游人,大概都不会错过“苏堤春晓”。说起“苏堤”,就不得不提当年修筑“苏堤”的苏轼了。当年苏轼被贬谪到杭州时,他没有忘记自己的责任,他带领百姓开挖西湖,疏浚河道,使沿湖大片良田连年丰收。看着这些常年受旱涝侵害的灾民成为小富之人时,苏轼的心中应是甜蜜的。当千年之后人们吃过“东坡肉”,漫步“苏堤”,吟唱着苏轼的诗词,感念着苏轼的功绩时,苏轼若泉下有知的话,心里定会甜如蜜。
所有的这一切,正是苏轼“达则兼济天下”的抱负与责任结出的甜美的果实。
责任除了有苦有甜,当然也有辣有酸,这就看每个人如何去品味责任了。也有人说“无责一身轻”,这样的想法就如一个人失去了味蕾,吃任何东西都是无味的一样。让我们打开“责任的味蕾”,去慢慢地、仔细地品味责任的味道吧。
2022广东中考时事热点话题作文精选7
“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这是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中的诗句。诗人告诉我们:生活不可能一帆风顺,当越过坎坷,蓦然回首时,你往往会发现,那些过去了的都已成为人生宝贵的财富,成为你“亲切的怀恋”。
同学们,你也曾有过这样的经历和感受吧?请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与大家分享。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紧扣材料主题,内容具体充实;③有真情实感;④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⑤不少于600字;⑥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审题立意】这是一则材料作文。细读材料可知,本题要求学生创作的主旨应是:假如生活给我们以苦痛和折磨,不要忧伤,也不要心急,应保持冷静与努力,当风雨过去,回首往事,这些苦痛都会成为亲切的怀恋。这个主旨贴近学生生活,写作难度不大。
【构思选材】本次写作可以写成记叙文。创作记叙文,可采用如下思路:文首开篇点题,交代背景或主要人物与事件。文中则采用以小见大的写法,记叙生活中自己遇到挫折并战而胜之后的事件来表现主旨。文末则用抒情或议论的表达方式总结全文,升华主旨,并与首段相呼应,使文章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写作指导】创作材料作文,最忌讳的是作文当中出现了材料中的内容,这样会给评卷老师带来一种这位学生积累不够的观感,可把材料作文理解为从材料中提取主旨,然后用另一个故事去表现这个主旨。
【范文】亲切的怀恋
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题记
学习之余,我坐在窗边遐想,想我那遥远的未来、我那充实的现在和那往日的点点滴滴。回忆涌现出的都是那亲切的怀恋。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姥姥教我骑自行车。笨拙的我却驾驭不了这高傲的自行车。我一次次地从自行车上摔落,姥姥一次次将我扶起。她不厌其烦地教我骑自行车的方法,又一次次地给我示范。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我学会了。当我能够自己独自驾驭这自行车时,姥姥看着我那满身的尘土慈祥地笑了。那笑容至今留在我的脑海中,多么慈祥,多么亲切。
那是一个烈日当空的晌午,姥姥给我洗衣服。我坐在姥姥身旁,看着她用那满是皱纹的手费力地给我洗衣服时,我的心里很酸、很痛。我不会用华丽的语言感谢姥姥,也不会用一个甜甜的吻感谢姥姥,我只会扑进姥姥的怀抱,在她那迷惘的眼神中大哭一场,表达我对她的爱。那个情形令我多么怀恋。
那是一个沉闷昏暗的黄昏,姥姥躺在病床上默默地注视着我。全家人都在这儿,可姥姥始终拉着我的手。可能是姥姥与我的感情不是别人所能比的吧!她那昏黄的脸色显得是那样的刺眼,使我闭上眼睛默默地抽泣。姥姥用那仅余的一点力气抚摸我的脸颊,好像在倾诉我们曾经的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在她大限将至的时刻,我们就这样在一段段亲切的怀恋中度过。姥姥最终如一株耗尽生机的植物,匍匐到大地上。在那一刻,我懂了,她留给我的只是那数不清的回忆。有心酸的、有快乐的、有痛苦的、有幸福的,可是不论是什么样的回忆,都是我那深爱的姥姥留给我的,都是那亲切的怀恋。
2022广东中考时事热点话题作文精选8
守护梦想,如同守住故土。——题记
土地是厚实的,它承载了世间的本真。深山中的大树离开了苍苍林莽,抛弃了扎根的故土,被移植到喧闹的城市,虽被人赏识,却也因此失去了自然地本真,失去了枝叶下映衬下的那种自然纯真的苍翠。
你不必马蹄硝烟,纵横驰骋,也不必叱咤风云,更不必寻山觅水,只需守护自己的梦想,就如同坚守住心灵的故土一样,你就一定会在这一片净土上绽放光彩。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从长长的历史甬道中走来,带着一身正气,带着满腹诗书才华,坚持“美政”理想,爱国,爱民地追逐着自己的梦,他为了楚国的兴盛而终身奔走疾呼,虽然他个性的棱角在世故的社会中不能保全,虽然他选择了“悲壮”之路。可在滔滔的汨罗江水中,他将为了自己热爱的故土,将自己洗刷地如此透彻清澄,至死也不放弃追求自己坚真的梦想,至死也要让自己梦想的血液随着故土流淌。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大唐的雕楼玉砌中有肥沃的土壤,诗仙李白本可“移植入宫”享受锦衣玉食,名利富贵。然而,他追求自然洒脱,不媚权贵的故土永远是诗仙的扎根之处,他不慕荣华,不强颜欢笑,毅然决然地选择追寻自己的梦想,让自己回归心灵中那方宁静的故土。
梦,虽触不可及,“行路难,多歧路”,但诗仙李白却一直在向前走,从不停歇!正因有了“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这满怀壮志的故土,才能激励诗仙永远地追逐;正因有了“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这份自由和洒脱,才会绽放他永不凋零的花蕾;正因有了“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份自信和豁达,才能守护着那份夯实的故土。倘若,没有了诗仙这宽阔的胸怀,这弃富贵于不顾的洒脱,怎能找到故土的那份宁静?
“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
钱学森解放前在美国学习,已经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然而,当祖国焕发出新的生机,百废待兴需要他时,他毅然冲破重重阻挠,回到祖国,因为祖国有他的梦想,因为在他心中家为轻,名利为轻,事业最重,因他的根永远要扎在这片生他养他的故土上。钱学森用生命践行着爱国情怀,告诉世人,在故土上,才能绽放自己的光彩,体现自己的价值,为此,他坚守故土,义无反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