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B.“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C.“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D.“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分析】本题考查了名言警句的积累,名言警句,是指一些名人说的,写的,历史纪录的,经过实践所得出的结论或建议,以及警世的比较有名的言语,名言警句易于留传。
【解答】ACD得体;
B.“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出自司马迁的《报任安书》。意思: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所不同,有的比泰山还重(为人民而死);有的比鸿雁的毛还轻。不恰当。
故选:B。
【点评】名言警句是语言艺术中的瑰宝,历来深受人们的喜爱。人们在反复品味之余,要做好手抄笔录,作为激励、鞭策自己的座右铭。
7.(2分)张鹏创作了一幅书法作品,内容是“桃李满天下”。他可以把这幅作品送给()
A.辛勤养育的父母 B.救死扶伤的医生
C.教书育人的老师 D.保家卫国的军人
【分析】考查了综合实践,本题不仅考查了学生对社会知识的理解能力,也考查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解答】“桃李满天下”桃李:指培养的后辈或所教的学生。比喻学生很多,各地都有。
故选:C。
【点评】完成本题,学生要结合实际根据平时积累,把平时所学知识用于实践中。
8.(6分)我会修改,使下面的语段更加具体生动。
①我的家乡住在珠海斗门,那里不少人家临水而居。②每当遇上好日子,就常能看到小船悠悠,载着新娘出嫁。③你听,船上传来斗门当地的《婚嫁歌》,宛转悠扬。 ④水上婚嫁是斗门水乡民俗的传承。⑤水上婚嫁是维系同胞乡情的纽带。
(1)第①句有语病,请用修改符号在原句上修改。
(2)把第③句补写完整,生动写出歌声的优美动听。
(3)用合适的关联词语,把第④、⑤两句合并成句意连贯的一句话。
【分析】修改病句就是对句子的正确与否的判定,是对句子的结构和含义理解的综合能力的考查。完成时要细心分析所给句子,找出病因后对症下药,进行修改即可。
【解答】(1)修改病句,第一个句子中“家乡住”不合适,去掉“住”。
(2)补充句子,写出优美动听即可。
(3)用关联词语连句子。两个句子间是并列关系,可以用“既……又……”相连,去掉第二个“水上婚嫁”。
故答案为:
(1)我的家乡在珠海斗门,那里不少人家临水而居。
(2)宛转悠扬;
(3)水上婚嫁既是斗门水乡民俗的传承,又是维系同胞乡情的纽带。
【点评】修改病句要遵守两条原则:尽量保持原句的基本意思不变,尽量少改。 注意结合句子间的关系造句。
9.(2分)我会诵读,根据句意填写恰当的内容。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古往今来,那轮明月寄托了多少人的情思啊!譬如诗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分析】考查了古典诗词的默写,要求熟读熟记,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多读多听多说多写,从中明白道理,受到教育。
【解答】出自宋代王安石的《泊船瓜洲》。
故答案为: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点评】诗句默写中需要注意的七点:①领悟含义,圈点强记,边诵边写;②要突破生僻难写字,规范书写;③要注重同音异义词;④要关注同义异形词;⑤要留意具体语境;⑥要留心语句顺序;⑦要注意语句出处。
10.(2分)“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人们常用这样的词语赞美我们的老师,这便是出自杜甫《春夜喜雨》中的诗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分析】考查了古典诗词的默写,要求熟读熟记,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多读多听多说多写,从中明白道理,受到教育。
【解答】出自杜甫的《春夜喜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