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学生课前预习:
学生都有辅导资料,在备课中应让学生完成语文基础知识的自学,搜集相关的学习资源,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等。学生开始备课时需要教师的监督指导,教师应设法采取积极措施以促进学生自觉备课。学生一旦养成习惯,会促进教学,实现课堂上师生间的良好互动。这一环节是实施互动教学的前提。
二、导学阶段:
共包括三大环节:
1、出示目标:目标出示可采用多种形式如小黑板,投影仪等。目的让学生根据目标,有目的,有节奏地完成自学。教师在制定目标时应具体,明确,把握整体突出重难点,符合学生的心理状态。
2、自主学习,互教互学:出示目标后,教师提出自学的具体要求或设置自学思考题,提出问题,突出重点,确定学生自学思考的方向。在设题时要揭示文章的中心内容、思想且富于启发性,题与题之间要有层次性、关联性逐步深化。如,在学《社戏》时,我们可这样设计:⑴课文先后写了什么事?⑵这些事情按什么线索串起来的?⑶作者笔下写了几个孩子的形象?⑷本文表现了怎样的主题?这几道题目既能帮助学生理请思路又能让学生初步把握文章的中心。在学生自学的同时教师要巡回辅导,一方面组织教学另一方面及时发现问题并解难答疑。如果学生有自己的见解,但理解的程度不同,这时可组织学生合作学习、共同探讨。
3、精讲点拨,重点辅导:学生自学和讨论后,教师要进行讲解。如学生在自学完《社戏》后,大部分学生会有一个疑问,课文写了那么多事都有什么作用?这时的讲解是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讲析点拨。教师顺着这个问题很自然的把写作特色及人物形象带出来。由于学生对新知获得丰富的感知和初步的理解,带着疑问去听,因此效果会很好。这种方式,在教学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目标一致,同步和谐,既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解决了疑难问题。
三、拓展提高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是实施当堂训练。训练题的设计可多种多样。但目的是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找到盲点并当堂解决,使教学达到优化状态。
1、综合训练:可采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竞争意识,激发练习兴趣和思维,让他们在轻松的气氛中学习。
2、达标测试:可通过题板、投影、课件让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当堂反馈,生生间交流学习。
3、分层练习:针对不同学生的共性问题少量的布置作业或让学生自选。
三、多样模式,重视文言文教学。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必然要落实“导”“读”“练”“析”“评”五个环节,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一定量的诗文。当然,形式可以活泼多样,不能让学生产生厌烦心理,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合理设计。
四、媒体整合,有效使用电教设备。教师积极运用电教媒体辅助教学,创设具有吸引力的学习情趣,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并协调各种教学方法之间的关系,把名种方法结合起来使用,能够使学生找到更合理的掌握知识、增长才干的途径,真正提高学习活动的效率。
此外,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我要把课文作为传授知识、发展能力的基本依据,但又不能拘泥于教材,而应当根据具体的教学目的和实际情况的需要,广闻博采,时时引进时代的“活水”。如增设“文化快餐”,每堂课拿出三到五分钟,开设“三分钟演讲”,“每堂一首诗”,“每课一成语”等栏目,同时指导学生阅读课外书,每两周拿出一堂课展开交流。
语文考试问题解决策略及措施论文4
我从事初中语文教育事业十几年,教学成绩一直不错,受到了学校和县教育主管部门的表扬,以下是提高学生语文成绩的经验和方法总结,希望与我的同行们共勉,共同提高初中语文成绩。
一、要改变思想观念
现在,全国各地都在轰轰烈烈进行教学改革,提倡新课程改革理念。我认为,我们应紧跟时代的步法,加入到这支改革的队伍中,进行深入彻底的课程改革,忠贞不二地践行我们不变的教育诺言。我们现在的教学理念的确已经很落后了,我们必须面对现实,勇敢地自我挑战。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是教学的主体,而学生是获取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这种教育理念的确曾经使我们的教育事业蒸蒸日上,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但从现在的角度来看,这种教学理念有它的片面性,已很难适应时代的发展,所以,我们必须要改变自己的思想观念,去重新认识和探究符合时代步伐的教学理念。现在的新课程改革是前所未有的、彻底的、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改革,它获取知识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这符合教学规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应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合作探究获取新知识。学生只有在课堂上真正经历获取知识的体验与过程,才会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感悟更深一个层次,才会有自己的主观感受和独特见解,更有利于学生养成不怕困难、迎难而上的坚韧品格而我们教师更主动改变了自己的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的助手,积极引导学生克服学习中的困难,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主人,快乐幸福地成长。
二、从思想上引导学生,使学生理解学习的重要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物质生活的日益富足,我们的学生在思想上发生着重大的变化:平时爱打扮了,对学习不重视了,学习好坏无所谓了,学习的重要性是什么也不清楚了,学习对自己的一生有什么样的影响等都不关心了,对教师和家长的教育充耳不闻了,对教师和家长的态度也逐渐冷漠了……这些都让我们教师很无奈。我们的班主任和授课教师对不听话、不懂事的学生无奈叹息,甚至为教育学生而黯然泪下、悄悄地擦眼泪。
那么,怎样从思想上引导学生呢?我认为以下几个方法可行:
第一,借助外力,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一个多月前,我们学校有幸请到了“全国感恩励志团”一行八人,为我们学校的学生、教师和家长做了一场精彩的感恩励志报告会,报告会严肃、激动、感人,催人泪下,让我们每一个聆听者深受感动、深受鼓舞。报告会上的感人场面现在仍历历在目,主讲的杨教师用那深情而略带嘶哑的声音说:“亲爱的同学们,有哪一位同学上台来,我给你一个机会,表达你对父母的感恩之情。”当时在场的所有学生不约而同地、勇敢地举起了他们的右手。还没来及看清,有一名七年级女生已跑上台去,拿着杨教师递过来的话筒大声说:“爸爸、妈妈,我爱你们,您们辛苦了。”台下的学生、教师和家长泪流满面。那一刻,时间仿佛凝住了。那是学生发自内心的呼唤,是一种渴望等待已久的埋藏在心中的亲情,怎么不能让我们的学生、教师和家长感动呢?此刻,我们的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了父母的辛苦、付出是为了他们能够顺利完成学业,教师的教诲是为了他们的明天、未来。他们一旦从思想上认识到了自己的无知、不懂事,一定会下定决心加倍努力的学习。报告会快结束时,学生们和教师和家长深情拥抱,我们的教师和家长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第二,借助内力,引导学生积极向上。从班级内部入手,树立“学习标兵”、助人为乐标兵“、吃苦耐劳标兵”让他们起到带头、模范作用,给学生以启迪、正面引导作用。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样,会逐渐提高班集体的凝聚力,让每一个学生都发挥自己的特长,为班集体和个人争光,学生的积极性会充分被调动起来。只要我们善于从学生的思想上去引导,学生一定会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从而会主动去学习我们的语文学科,学生的语文成绩也会逐步提高的。
三、有效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现在语文试卷的信息量大,需要学生归纳、整合信息,用准确的书面表达来回答问题。而且以及语文试卷中的作文都要求用优美、精炼的语言来表达。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直接影响到语文成绩的提高。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呢?
第一,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上课前教师要给学生提供锻炼口头表达能力的机会,每次5分钟,让学生自己选择所要表达的内容,如讲故事、说自己看到的趣事或自己读到过的文章中的几个精彩片段等。口头表达能力的好坏反映出一个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高低。通过这样的锻炼,学生胆子大了,同时口头表达的层次也清晰了,讲述事情更顺畅、更流利了。久而久之,学生会流利地表达一个完整的内容,书面表达能力会越来越好。
第二,提高写作能力。作文的分值在整个试卷中占的比例大,学生只要提高了口头表达能力,书面表达能力会随之提高。首先,培养学生练就一笔漂亮的钢笔字。字写得漂亮了,会给人一个赏心悦目的感觉,会提高整个语文试卷的卷面分。我们应从小学就开始让学生练钢笔字,这会给语文水平的提高带来益处。其次,培养学生记日记的良好习惯。教师要让学生坚持每天记日记,把自己每天的感悟、心情、遇到的趣事、烦心事等通过日记来反映。日记像一剂良药,随时治愈学生的心灵创伤,让学生的心灵永保健康,同时也给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奠定了一定基础。
第三,是让学生的课余生活丰富起来。教师要让学生博览群书,尽量让学生从课外开拓视野,猎取人类的精神文化知识,为写作积累丰富的素材,极大地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总之,初中生语文成绩、语文水平的提高会对其他学科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我们语文教学工作者一定要善于总结好的方法,使学生喜欢学习语文,进而提高语文成绩。
语文考试问题解决策略及措施论文5
语文教学要实施素质教育,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必须把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结合起来,形成全方位的现代教育体系。由此可见,课外阅读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第二课堂,就该撑起语文学习的“半边天”。可我们现行的考试体制,使语文教师不敢放开手脚去抓课外阅读,而忙于字、词、句、章这些繁琐而重复的传教,以考试内容作为自己教学行动的指南,使课外阅读这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仍然缺乏新意。很长一段时间,口号式的点缀,形式化的热闹,似乎成了学生课外阅读的一大特色。面对现实,我们语文教师应该清醒地审视自己,树立大语文观,积极行动起来,研读教材,研读学生,做好课外阅读的指导工作,让课外阅读真正走向学生,适应学生。根据笔者的工作体会,觉得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促兴趣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刺激乃是所学材料的兴趣。”激起兴趣,也同样是学生热爱读书的重要前提。热爱读书,便会感到读书其乐无穷。如何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1教师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平时和学生接触中,多向学生介绍体现时代特色的、学生喜儿乐见的作品,调学生的胃口。例如:教师结合课文,适当介绍与之有关的课外书籍;可以以自己的乐队体验向学生畅谈课外阅读的乐趣。
1.2开展一些活动,让学生尝到课外阅读的成功感、自豪感。例如:文学知识赛,读书交流会、读书报告会等,这些活动,使课外阅读搞得好的学生,会尝到课外阅读的甜头,课外阅读少的学生在激励机制的促动下会认识到自己阅读方面的“浅薄”,想以读书来证明自己。
1.3利用评价手段鼓励学生去读书。利用学生所订阅的各种刊物及校园图书馆的书籍,组织学生集中阅读几本或几篇文章,让他们评价这些文章和书谁最好,好在哪里,使学生从评价中得到启示,激起阅读的兴趣。
2.重引导
学生课外阅读究竟该读什么?怎样去读?作为教师应该重视引导。目前,面对现实作文的困惑,不少父母不约而同地想到了比比皆是的作文书;有些家长,把完成习题集等练习性的书作为课外阅读的代名词;有些学生偏爱看武侠、侦探类的书……笔者认为,应该引导学生阅读一些具有新思想、新观念、新思维的书籍,引导学生阅读一些名著,阅读天文、历史、地理、科学等方方面面的书籍。这样不仅拓展学生的阅读面,开阔了眼界,而且对现实人格的塑造、认识社会、分析问题的能力的'提高又促进作用。
教师给学生简单而明了的指导,学生就会有所感悟。教师在方法上要注重引导,只有引导学生掌握正确有效的课外阅读方法,才能够受到全面的效果。笔者认为教师应着重指导学生如何略读、精读、跳读,怎样做好读书笔记,怎样收集资料,怎样进行阅读交流,同时从学生课外阅读心得中去发现问题,根据学生的课外阅读发展实际及时引导学生调整阅读方法,这样,学生课外阅读的实效性才能得到很好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