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题分析】
例1.如图1所示,劲度系数为k2的轻质弹簧,竖直放在桌面上,上面压一质量为m的物块,另一劲度系数为k1的轻质弹簧竖直地放在物块上面,其下端与物块上表面连接在一起,要想使物块在静止时,下面弹簧承受物重的2/3,应将上面弹簧的上端A竖直向上提高多大的距离?
解析: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明确每根弹簧的状态变化,有效的办法是明确每根弹簧的初末状态,必要时画出直观图。
末态时物块受力分析如图2所示,其中F1’,F2’分别是弹簧k1、k2的作用力。
由几何关系知所求为:
点评:(1)复杂的物理过程,实质上是一些简单场景的有机结合。通过分析弹簧的初末状态,明确弹簧的状态(压缩、原长、伸长)变化,使复杂的过程分解为各个小过程,然后找出各状态或过程符合的规律,使问题得以解决。这是解决复杂问题常用的方法。
(2)因为弹簧的弹力F与形变量x成正比,所以当弹簧在原基础上再伸长(或缩短)Δx时,弹力的改变量ΔF=kΔx。
例2.如图3示,在平直公路上,有一辆汽车,车上有一木箱,试判断下列情况中,木箱所受摩擦力的方向。
(1)汽车由静止加速运动时(木箱和车面无相对滑动);
(2)汽车刹车时(二者无相对滑动);
(3)汽车匀速运动时(二者无相对滑动);
(4)汽车刹车,木箱在车上向前滑动时;
(5)汽车在匀速过程中突然加速,木箱在车上滑动时。
解析:(1)木箱随汽车一起由静止加速运动时,假设二者的接触面是光滑的,则汽车加速时,木箱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有静止状态,因此它将相对于汽车向后滑动,而实际木箱没有滑动,说明只有相对汽车向后滑动的趋势,所以,木箱受到向前的静摩擦力。
(2)汽车刹车时,速度减小,假设木箱与汽车的接触面是光滑的,则木箱将相对汽车向前滑动,而实际木箱没有滑动,说明只有相对汽车向前滑动的趋势,所以木箱受到向后的静摩擦力。
(3)木箱随汽车一起匀速运动时,二者无相对滑动,假设木箱受水平向左的摩擦力,则其受力如图4所示,跟木箱接触的物体只有汽车,汽车最多能对它施加两个力(支持力F1和摩擦力F2),由二力平衡条件知:F1与G抵消,但没有力与F2抵消,物体不能做匀速直线运动,这与题意矛盾,所以假设错误,即木箱不受摩擦力。
(4)汽车刹车,木箱相对于汽车向前滑动,易知木箱受到向后的滑动摩擦力。
(5)汽车在匀速过程中突然加速,木箱相对于汽车向后滑动,易知木箱受到向前的滑动摩擦力。
点评:(1)假设法是判断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的有效方法;
(2)摩擦力的方向可以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同,也可以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即摩擦力可以是动力也可以是阻力;
(3)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但不一定阻碍物体的运动;
(4)静摩擦力不仅存在于两静止的物体之间,两运动的物体间也可以有静摩擦力。
例3.将已知力F分解为F1、F2两个分力,如果已知F1的大小及F2与F的夹角为θ<90°,那么当F2有一个解、两个解时,F1分别满足的条件为___________。
解析:如图,以点A为圆心,以F1的大小为半径画圆。
当圆与直线OB相切时,力F、F1、F2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即力F2有一个解。此时F1=Fsinθ;
当圆与直线OB相交时,力F、F1、F2构成两个三角形,即力F2有二个解,此时F>F1>Fsinθ。
例4.如图5所示,小车M在恒力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做直线运动,由此可判断()
A.若地面光滑,则小车一定受三个力作用
B.若地面粗糙,则小车可能受三个力作用
C.若小车做匀速运动,则小车一定受四个力作用
D.若小车做加速运动,则小车可能受三个力作用
解析:先分析重力和已知力F;再分析弹力,由于F的竖直分力可能等于重力,因此地面可能对物体无弹力作用,选项A错误。
F的竖直分力可能小于重力,地面对物体有弹力作用,若地面粗糙,小车受摩擦力作用,共四个力的作用;若F的竖直分力恰好等于重力,这时没有地面对物体的弹力,也没有摩擦力作用,只有两个作用于物体;若F的竖直分力大于重力,物体不可能在平面上运动,不符合题意。综上,不存在三个力的情况,B选项错。
若小车匀速运动,那么水平方向上必受摩擦力与F的分力平衡,这时小车一定受重力、恒力F、地面弹力、摩擦力四个力作用。选项C正确。
若小车做加速运动,当地面光滑时,小车受重力和力F作用或受重力、力F、地面弹力作用,选项D正确。
点评:(1)在常见的几种力中,重力是主动力,而弹力、摩擦力是被动力,其中弹力存在又是摩擦力存在的前提,所以分析受力时应按重力、弹力、摩擦力的顺序去分析。
(2)物体的受力情况要与其运动情况相符,因此,常常从物体的运动状态入手,去分析某个力是否存在,如本例中选项CD的分析。
例5.重为G的木块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一人欲用最小的作用力F使木块做匀速运动,则此最小作用力的大小和方向应如何?
解析:木块在运动中受摩擦力作用,要减小摩擦力,应使作用力F斜向上,设当F斜向上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α时,F的值最小。
(1)正交分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