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单查询
首页 其他文档
八年级地理知识点归纳总结人教版精选5篇
大小:468.52KB 2页 发布时间: 2024-05-16 10:12:41 2.88k 2.54k

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有关于八年级地理知识点归纳总结人教版精选5篇的模版范文,欢迎各位阅读和下载。

八年级地理知识点归纳总结人教版精选1

1、我国气温、降水、地势的分布呈现有规律的变化,反映了我国自然环境的差异显著。从南往北,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降低。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距海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少。从西向东,我国地势呈阶梯状分布,逐级下降。

2、在自然环境差异的基础上,人类活动也呈现明显的差异。我国农业具有西牧东耕、南稻北麦的分布特点。人口、城市、交通线表现为东密西疏的分布特点。经济发展水平东部高,西部低。

3、秦岭—淮河一线就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以北和以南地区均有明显的差异。秦岭——淮河以北农田多为旱地,以种植小麦、大豆为主,一年收获一次或两年收获三次。交通运输以陆路运输为主,民居屋顶坡度较小,墙体较厚。秦岭—淮河以南地区农田多为水田,以种植水稻、油菜等为主,一年收获二至三次。水运仍然是人们常用的一种交通运输方式;民居屋顶坡度大,墙体高。秦岭—淮河一线以南、以北地区主要植被不同的原因是气温和降水的影响,以及河流流量不同的原因。

4、秦岭—淮河一线是温度带中的分界线,也是干湿地区中的分界线。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点,我国可以划分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5、北方地区平原面积大,土壤肥沃,耕地集中连片。这一区域的降水偏少,大部分耕地为旱地,主要种植小麦、玉米、谷子等粮食作物,以及甜菜、棉花、大豆等经济作物,成为我国重要的旱作农业区。

6、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降水较少,且集中于夏季,灌溉水源不足,春旱严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国家采取了南水北调等跨流域调水措施。发展节水农业,才是这一地区农业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八年级地理知识点归纳总结人教版精选2

中国的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不足。自然资源是指在自然界中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土地、阳光、矿产、森林、水能等。根据可再生性的不同,可以将自然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可再生资源包括土地、森林、水和水能等,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能够循环使用。非可再生资源包括石油、矿产资源等,总是用一些就少一些。

然而,尽管中国的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但由于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分配不均。土地资源是其中之一。土地资源主要包括耕地、林地、草地和建设用地等。耕地、林地、草地主要用于农业,而建设用地则用于非农业用途。然而,各类土地所占比例不尽合理,主要是耕地、林地偏少,难利用土地多,后备土地资源不足,人与耕地的矛盾突出。耕地和林地主要分布在气候湿润的东部季风区,而草地主要分布在年平均降水量不足400mm的西部内陆地区。

为了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我们需要解决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如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和乱占耕地等。为此,我们应当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为了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和土地保护意识,中国设立了全国土地日,定于每年的6月22日。

水资源也是中国的重要自然资源之一。我们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是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包括江河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然而,由于受季风气候的影响,中国的水资源在季节分配和地区分配上存在不均匀的情况。夏季降水集中,冬春季则降水较少。此外,南方水资源相对丰富,而北方则相对缺乏。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兴建水库来调控径流和水量的季节变化,并且进行跨流域调水,以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匀的问题。南水北调工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为了解决中国的缺水问题,节约用水和保护水资源是重要途径之一。我们需要提高人们的节水意识,开展水资源保护工作,合理利用和管理水资源。

总之,中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但人口众多导致人均资源分配不均。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实施可持续发展的策略。这样才能保障人民的生存和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八年级地理知识点归纳总结人教版精选3

一、区域特征的基本方法

区域特征是指某特定区域内各种自然地理要素(位置、地形、气候、水文、土壤、植被及自然资源等)和人文地理要素(人口、工业、农业、城市、交通等)综合作用形成的地理特征。为了分析区域特征,我们可以采用综合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这两种基本方法。

1. 综合分析法:从整体上认识和分析某区域的特征。区域特征是各种地理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联系形成的总体特征,需要通过全面、系统的分析来认识。在分析过程中,我们需要善于抓住主导因素,例如南极洲的区域特征形成的主导因素是酷寒的气候,它直接影响到该地区的其他自然特征(如烈风、淡水资源和风能资源丰富等)和人文特征(如无常住居民)。

2. 比较分析法:通过对不同地区的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进行对照、比较和分析,找出它们的相似之处和差异之处,从而更加深刻地认识某地区的特征。比较分析法常采用列表比较的形式,例如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南方和北方地区的地理分界线。

二、区域特征分析

区域特征是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在区域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体现。综合分析区域特征需要考虑区域地理位置特征、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和区域人文地理环境特征这三个方面。具体分析思路如下:

1. 区域地理位置特征的分析思路

(1) 绝对位置:主要是对某地区经纬度位置的分析判断。通过确定一个地理事物的经纬度,我们可以确定该地理事物的区域位置和区域范围。例如,某地位于10°S~40°S,120°E~150°E,我们可以判断该地是澳大利亚。

(2) 相对位置:

① 海陆位置:主要包括大陆内部、大陆西岸、大陆东岸和被海洋包围的岛屿四种情况。我们可以从所在或相邻的岛屿、半岛、大陆东西岸、大陆内部、大洋东西岸等方面进行分析和判断区域的位置。例如,某大陆的西面为太平洋,东面为大西洋,且位于南半球,则可以确定该大陆为南美大陆。

② 山河位置:可以从山脉分布、走向,河流水系形状、流向等方面进行分析和判断区域的位置。例如,某地位于太行山的西侧,某河流的凸岸等。

③ 政治地理位置:可以根据国家或区域轮廓,或者邻国、邻省轮廓等进行分析和判断区域的位置。

④ 交通地理位置:可以从交通运输的主要方式及交通网中线、点的分布等方面进行分析和判断区域的位置。

2. 自然地理特征的分析思路

一个地区特定的地理位置使之形成特定的水热组合,即气候特征。气候影响所在地区的水文、生物、土壤等,这些要素构成了区域自然环境特征。常见的自然地理要素分析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 地形特征:主要从地形类型、海拔、地表起伏状况、地形分布、地势高低等方面进行描述。

(2) 气候特征:主要从气候类型、气候要素的分布、影响气候的因素、气候对动植物资源和河流的影响、气候与农业生产的关系等方面进行分析。

(3) 河流特征:主要从河流的水系特征、水文特征及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等方面进行分析。

3. 人文地理特征的分析思路

人类从自然环境中开发和利用资源与能源,发展农业生产、工业生产、城市建设、交通运输、商业贸易等活动,从而构成区域人文地理环境特征。常见的人文地理要素分析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 农业:主要从区位条件、耕作制度或熟制、作物种类、耕地类型、地域结构类型等方面进行分析。

(2) 工业:主要从工业部门、工业分布、区位条件等方面进行分析。

(3) 城市:主要从城市化水平、城市布局、城市区位因素、城市环境问题等方面进行分析。

反馈
我们采用的作品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投稿,我们不确定投稿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站将及时删除。
Copyright @ 2016 - 2025 经验本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07888号-1 客服QQ:2393136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