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4反应性reactive
在血液筛查试验中,判定试验有效后,按照试剂说明书的要求计算临界值,如果标本检测值大于或等于临界值,则判定标本检测结论为反应性。
5.3.5无反应性non-reactive
在血液筛查试验中,判定试验有效后,按照试剂说明书的要求计算临界值,如果标本检测值小于临界值,则判定标本检测结论为无反应性。
5.3.6灰区grey zone
在ELISA检测方法中,处于低于临界值并接近临界值的一些结果,这一区间的结果定义为“灰区”。
5.3.7确证试验confirmatory test
对某一检验项目呈反应性的样品,采用更为特异、准确和可靠的技术予以进一步确认的检查方法。
5.3.8阳性positive
在血液筛查试验中,对反应性标本做进一步确证试验,按照试剂说明书结果判断标准,出现传染病标志物,则判定标本检测结论为阳性。表示血液中存在传染病病原体。
5.3.9阴性negative
在血液筛查试验中,对反应性标本做进一步确证试验,按照试剂说明书结果判断标准,未出现传染病标志物,则判定标本检测结论为阴性或在血液筛查试验中的无反应性标本判断为检查结论为阴性。表示血液中不存在传染病病原体。
5.3.10不确定indeterminate
确证试验结果中不能判定为阳性、也不能判断为阴性的临界状态的结论。
5.3.11仪器间比对inter-instrument comparison
采用不同的仪器检测同一项目,实验室进行的在不同仪器上检测同一项目一致性比较的试验。
5.3.12试剂比对inter-reagent comparison
采用不同厂家的试剂检测同一项目,实验室进行的在相同仪器上用不同厂家试剂检测同一项目一致性比较的试验。
5.3.13室内质控internal quality control;IQC
实验室为控制检验数据的精密度所采取的管理或技术活动。
5.3.14室间质量评价external quality assessment;EQA
多家实验室分析同一样本或参考样本盘并由外部独立机构收集和反馈实验室上报的结果以此评价实验室的操作过程。开展EQA项目能确定实验室的检测能力以及对检测质量进行持续监控的能力。其中,按照预先规定的条件,由两个和多个实验室对相同或类似的物品进行测量或检测的组织、实施和评价的过程称为实验室间比对(inter-laboratory comparison);由权威机构发放样本或参考样本盘,利用实验室间比对,按照预先制定的准则评价参加实验室的能力,称为实验室能力验证(proficiency
testing;PT)。5.3.15最佳条件变异optimal conditions variance;OCV
是指在某一实验室内,在最理想和最恒定的条件下,对同一质控物进行反复测定(至少20份数据),质控物能得出的最低变异。是在目前条件下本室该项目检测所能达到的最好的精密度水平,是本室工作水平的一个基础指标。
5.3.16常规条件变异routine conditions variance;RCV
是指在某一实验室内,常规条件下,质控物每天随标本同时测定(连续20天获得20份数据),质控物所得出的变异。它反映常规条件下该项目的精密度水平。它不仅可以用于比较不同方法、仪器、操作者等在常规工作下的精密度,而且是室内质量控制中靶值和允许误差范围确定的依据。
5.4血液制备5.4.1密闭系统closed system
一次性血袋系统,其内容物在分离、分装等处置过程中与系统外部环境完全阻隔。数个密闭系统经无菌熔接合成新的系统,该新的系统仍为密闭系统。
5.4.2开放系统open system
密闭系统在血液分离等处置过程中被开放、暴露于局部100级洁净度的环境后再行密闭的一次性血袋系统。
5.4.3白膜法buffy coat method
从全血中分离浓缩血小板的一种制备方法。通常指全血经重离心后分离出一定量的富含白细胞和血小板的白膜层,然后经过轻离心分离出血小板的过程。
5.4.4富含法platelet-rich plasma method
是富含血小板血浆法的简称。从全血中分离浓缩血小板的一种制备方法。通常指全血经轻离心后分离出富含血小板的血浆,然后经过重离心分离出浓缩血小板的过程。
5.4.5去白膜buffy coat removed
一种减少红细胞成分中白细胞和血小板数量的制备方法。通常指红细胞成分经离心后分离出白膜层并弃去的过程。
5.4.6去白细胞leukocyte reduction
在密闭系统中使用特定的方法去除全血或血液成分中的白细胞,使白细胞的残留量符合规定要求的过程。去白细胞过程可以在采血中也可以在采血后进行。
5.4.7冰冻保存cryopreservation
为延长血液成分保存期,将血液成分冰冻至一定温度的保存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