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教师如何在线批改作业?
教师可以使用问卷星预先编写试卷,将二维码发给学生。学生完成后可直接看到正确答案和得分,教师可以看到学生的掌握情况和典型错误,利于更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
李老师的“三步法”
1)扎实备课环节
课前准备好上课所需PPT,因为线上教学无法板书,所以要求教师把课件做得足够详尽,预设足够全面,这样学生在听课的时候才能边听边记边思考,不至于手忙脚乱。
2)熟悉教学应用软件的各项功能,辅助教学
她采用的是“钉钉”平台,登录直播,建立一个班级群,设置签到。开始直播,直播时的适量互动可以激发学生线上学习兴趣。
3)直播结束
利用“家校本”布置作业,线上与线下老师反馈后学生多次订正。课后针对个别有问题学生进行个性化辅导。
盛老师的“五个小窍门”
1)课前预习要精准
教师在线上的教学不可能像课堂教学那样,发现每名学生的外在表象,更无法照顾到每位学生的学习状态,学生的自主空间很大。针对这一情况,我在每节新课前,设计了专门的预习环节。如果是第二天早上讲新课,我会将预习环节的内容,安排在前一天下午。在预习环节的设计中,将需要学生自主预习的内容,以任务单的方式,发送给学生。任务单的内容设计要做到“精、简、准”。
2)“微课”设计要新颖
学生完成课程预习,进入网上学习的时侯,呈现给学生的“微课”视频要适应互联网的传播方式,老师要以互联网的思维来组织备课、制作视频。
3)“隔屏”互动要及时
因为小学生在网上观看教学视频,是单向传授,这就要求制作教学视频时,要符合孩子们的接受时间,考虑到小学生们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的现实,以及学生的视力健康,授课视频以十分钟左右为最好。讲授内容要集中知识点,做到“点拨通、讲解清”即可,而对于小学生来说,更要认真仔细地聆听和收看授课视频。
4)网上检测要反馈
在网上授课结束后,我还要借助网络科学合理的安排课堂检测环节,精选典型检测习题,通过学生们参与检测后的反馈,就能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短板,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不足。然后根据存在的短板与不足,再分别采取“点对点”的辅导。
5)学生家长要配合
线上教学要上好,家长的配合是不可或缺的环节,小学生自我管理相对较弱,家长除了要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外,还应该以身作则,与孩子一起参与到阶段性的网上学习中来。
田老师的四点建议:
1)准备充足的教学资源
考虑到学生没有拿到纸质教材,我们制作了更加生动直观的教学课件和电子教案,录制和收集了教学视频、制作了课后、课中测试题等。通过学习通和钉钉提供给学生,真正实现了学生移动学习,任何地点、任何时间、多种方式获取知识。
2)熟练应用教学平台
根据课程前期准备情况和不同教学平台的特点,我们选用钉钉直播的方式开展线上教学。在授课前组织教研室教师多次进行教学讨论、模拟授课和网络教学软件培训工作,针对在线上授课中容易出现的一些突发情况做好教学预案,正式上课前多次使用钉钉和学习通与学生沟通,使师生都能够熟练应用教学平台。
3)合理进行教学设计
对于线上授课模式,老师们面临最大的问题是:无法有效监管学生和无法进行尺规绘图。针对如何有效监管学生的问题,我们采取了两个措施:
(1)制作丰富的、详细的测试题,分别与课中、课后发布给学生,并要求学生及时完成,低于80分的打回重做,做好过程性考核,进而保障学习效果;
(2)让班长和学委参与教学管理,提醒和监督没有实时观看直播的学生,让他们于下一次上课前观看直播回放。
4)将“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教学
根据课程特点和教学内容,将制图课程中的国家标准意识、工程意识、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等思想适时地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将教书与育人有机结合起来。
高老师的四点建议:
1)要全员参与
要将每个学生都吸引到虚拟课堂中来,除了打卡点名之外,教师要通过课前检查背书、评讲练习,课中提问、指导,课后布置练习、及时答疑等方式来强化教师的存在感和控制感,来提升学生对网上学习的重视度。对于课上两次点名未到的学生要作好记录,并反馈到家长群和班级教师群。如果一堂课能点到10名左右的学生,检查他们的学习情况,对学生会是一种有力的督促。
2)要优质互动
师生之间的互动是课堂活力的保障,也是课堂生成的关键,可以说,互动的品质直接决定了课堂的质量。如何达成优质互动呢?关键是要充分考虑线上教学监督缺位、学习气氛难以形成的特点,精心选择教学资源,精心备课,如准备趣味故事,插播视频,引入时事,让学生主讲,评点学生作品,介绍教师的作品等,直击学生的兴奋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3)高位启发
师生互动、师生谈话一定要体现教师的高能量、高水平、高品位,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成,学有所喜。教师要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不断提高,体悟知识的本质,发掘知识的关联,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切中肯綮,一语中的,纵横勾连,左右逢源,真正体现教师的价值。
4)要精心育人
虚拟课堂的完成要求学生诚实、自律、专注,否则一天也维持不下去。所以,教师要自觉承担起育人的职责,一刻也不能放松。一是要有通盘考量,二是有针对性地现场教育,三是及时和问题学生及家长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