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载光阴弹指过,未应磨染是初心。彭士禄为革命烈士彭湃之子,从苏联留学归来,隐姓埋名数十年,为祖国造核潜艇、建核电站,历经磨难,初心不改,在深山中倾听,于花甲年重启。两代人为理想而奋斗,一辈子为国家深潜。在孤独的科研路上,他坚守初心,于暗室不欺,自律向前。他生前常说:“是人民将我养大,我几辈子都还不了,只要祖国需要,我愿贡献一切。”要在大有可为的新时代大有作为,我们应知止慎独,自律向前。
守正坚定,踔厉奋发。
坚守正心是我们立足于世的道理。守正需要我们坚守初心,牢记使命。泅游过黑夜,眼睛只会更加明亮;逾越过寒冬,机体只会更加强健。高原生命的保护神吴天一,守望着一条路,长松荫高原;分享中国故事,宣传中国形象的陈贝儿借溜索穿越偏见,记录时代最美的风景,江海意无穷;以生命赴使命的边疆战士,守望国家,守望着人民……每个人都不是一座孤岛,吾辈青年应肩扛责任,坚定正心,踔厉奋发。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少年当立凌云志,躬行不辍,正当其时。上进奋发,知止自律,守正向前,吾辈应坚定信念,努力实现自我价值。
【审题立意】
审题:
这是一道图画+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材料由一幅图和两段文字组成。图片内容为楷体“上、止、正”,这三个字仅差一个笔画,却有迥异的含义。材料在理解上难度不大,因为第一段文字很明确地指出了三个字的意义——“上”者上进,“止”者知止,“正”者守正。
这三个字里面包含有人生哲学和生命智慧,在审题时,需要把这三个字里面的内涵揭示出来。
“上”者,上进,保持一颗上进心,对所认定目标执着追求。“止”者,知止,适可而止,当止则止,自己给自己“叫停”,懂得节制欲望、控制本能。《增广贤文》有云:“知止常止,终身不耻。”“正”者,守正,心有正气,胸有信念,人以正气立,事行正道远。无论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慷慨献身,还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持身守洁。正气总能给人心以温润,给社会以光明。守正的关键在于坚定,所谓“见利不亏其义,见死不更其守”。正气凛然不失节,邪气就会让路;正义昭彰不退缩,黑暗不驱而散。
从要求上来看,“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写作时需要结合青年成长与发展来谈。适合写成论述类的文章,可以安排成并列式的结构形式——“求学、交友、从业”,每个具体的生活实践,或者说人生的成长历程,都对应一个字:“求学”时重在“上进”;“交友”时重在“知止”;“从业”时重在“守正”。考生在写作时,三个字要平均用力,不能只写一个或两个。论证时要结合具体人物事例论证,当然也可以采用引证法或者正反对比论证等手法,力求做到论证充分有力。
立意:
1.上进知行止,守正抱初心。
2.守三字箴言,做有为青年。
3.青年人当上进知止。
考编小学语文作文8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后疫情时代,中医药发展迎来了春天,摆在中医人面前的不仅有机遇,也有挑战。如中医临床上经常会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开了药方给病人,但效采不太明显,是守方再服,还是变方呢?
所谓“守方”,指方药对症、切中病机时,短期未见明显疗放,但坚持使用原来的药方,直至达到治疗目的。所谓“变方”是指应用原方疗效不明显,相应地对原方进行调整或改变,以适应新的病机。
是否要守方?守方服用多久?何时可以变方?如何守方?如何变方?这些问题都考验着医生的辨证功夫。
上述材料对你有怎样的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内容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套作。
【文题解析】: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的材料作文题。
材料是中医药的题材,讲了行业中比较专业的两个词“守方”和“变方”,并且对其两者进行了解释说明,问题是如何灵活运用两者,才是对症下药的治病救人之道。文段最后讲这是医生的“辩证”功夫,这也是中医药的精髓,升华到各行各业成功之道,所以作文的立意可以是辩证法的哲学命题。
中医看病一人一方,一时一方,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充满了辩证的精神。作文若是从辩证法的角度切入,可写的内容会比较多。成语故事(类似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典故传奇可作为作文开头的内容,从而引起读者的兴趣。笔锋一转,我们回到中医药,回到疫情时代救治病人的中医和西医及各自的疗效(主要不要比高低)和社会生活中守旧与变通、多与少、好与坏、早与晚、大与小等种种辩证关系引发的现象和结果,思考辩证法的道理,领会它的要义,学会在实践中践行它,品尝深谙辩证法的成功的果实。具体行文,可采用正反对比论证,以增强说服力度。
作文的结尾最好能回扣材料,对中医药进行分析归纳。在深化全文论点的同时,可以尝试给作文安一个韵味悠长的感性的结尾,引人深思,启人心智。
立意:
1.既要传承,又要勇于创新。
2.读懂辩证法,运用辩证法。
3.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措施。
【佳作赏析】:“守方”与“变方”
中医药在新冠疫情中的作用让世人重新认识了它的博大精深,我们在新闻里得知中医药在救治病人中通过一人一方,因人而异的诊治方式为抗疫贡献了巨大的力量。
知名的中医很少为不同的病人开出相同的方子,因为虽然症状类似,但是引起疾病的原因各不相同,故而治病的方子也不同。“守方”和“变方”,把中医辩证诊治的理念体现得淋漓尽致,要守还是要变,要依据不同情况和原因来辩证地看待。
比如在传统文化中,中国人辩证看待问题的成语和典故也是信手拈来,“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物极必反”“否极泰来”都在讲一个道理好与坏、多与少等相反的一面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在日常生活和社会发展变动中,我们要学会利用这点,让事情朝着有利于我们的方向发展。
四十余年前,改革开放的政策传遍神州,四十余年中我们对发展经济和发展其他领域的关系是在动态变化认识的过程中不断走向清晰。经济的高度发展的确使我们摆脱了在温饱线上挣扎,飞涨的GDP,日新月异的科技,云计算、大数据,但是其他领域的发展成了短板,越来越来的国人意识到政治和文化不仅没有随着经济向前发展,却成了社会发展的制约因素。本来是相辅相成一体化的领域,分裂为一长一短,最后的结果就是经济发展没有了动力。而后政治文明和复兴文化的议题进入人们的视野,经济、政治和文化,既要坚守已有的成果,更要与时俱进的创新。
中医药也在守旧和创新中不断开创新的事业格局。现在的中医和西医不再是非此即彼的唯一模式,中西医结合,不仅弥补了中医没有客观依据的短板,也使得西医在面对一些慢性和功能性疾病的时候更多些从容。
在发展变化中“守方”,在继承传统中“变方”,才是我们时代前进和个人生活的指南针。
很难想象千人一方的中医会是个好医生,更难承受的是我们生活在一个没有传承和积淀的社会中,忘记过去即不知未来。伟大的辩证法才是最后的胜利者,而我们只能跟随它,别无他途。
几千年的智慧,一守一变,表面上看似矛盾,却又具有一致性。几十年的时间,继承和创新,不是此消彼长和非黑即白,而是一唱一和,谱写属于我们的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