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很荣幸能够作为学生代表和大家商榷是否让手机进入校园。
当今是互联网发展引领世界进入大数据的时代,在这个每天都会发生新事件的社会,我们学生认为:手机进校园,其利大于弊。
在我们看来,每一个跳动着的生命,都有着融入骨血的求知欲。
让手机进入校园,可以让我们在课间探索书中奇妙世界的同时,为我们解答专业性的问题。处于青春期的我们正值芳华,躯体里那颗求知的心无时无刻不在跳动着,我们渴求知识,但因资料有限却被迫停下追逐的脚步,吾以为,让手机进入校园,这类问题便可迎刃而解。如今5G技术、北斗已被使用,我们将有更多的机会去探索世界的奥妙,将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科技前沿,而这将会为社会的美好发展以及祖国的伟大复兴斩棘铺路。
在我们看来,每一颗灵动的灵魂,都有着难以分割的亲情。
让手机进入校园,可以让我们在必要之时与家人取得联系。为实现梦想,我们远离了汪曾祺笔下“家人闲坐,灯火可亲”的场面,步入“太阳强烈,水波温柔”的校园。因此,手机进校园,让我们在学校紧张的学习之余,有了可以倾诉思念的工具——屏幕那头,是日夜期盼儿女功成名就的灼热的目光;屏幕这头,是一声声饱含深情的回应。于此,我们将更加坚定奋斗的立场,以不懈努力之姿迎接明天。
在我们看来,每一个不羁的步伐,都需要正确制度的约束。
让手机进入校园,可以让我们养成自我管理、独立自主的习惯。弗吉尼亚·伍尔芙有言,“人不应该是插在花瓶里供人观赏的静物,而是蔓延在草原上随风起舞的韵律”,即将成年的我们应该培养主见意识,而不是盲目听从别人的指挥。我们认为,禁止手机进入校园可能会引起学生们的逆反心理,让学校的管理陷入困境。诚然,让手机进入校园,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手机,既可以使学生享受优质资源,又可以让学生得到品格素质上的提升。
让手机进入校园,其利大于弊。正确利用互联网带来的便利,会拓宽我们的视野、化解我们对亲情的思念、树立良好的人格风尚!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2024小学教师招聘作文押题参考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志愿服务,是新时期弘扬雷锋精神、书写雷锋故事的重要载体,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的体现。新时代领路人给志愿者的回信中强调,志愿者要“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坚持与祖国同行、为人民奉献,以青春梦想、用实际行动为实现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截至目前,我国已实现31个省区市志愿服务组织区域全覆盖,志愿者超过1亿人。1亿多平民英雄在志愿领域一砖一瓦的搭建过程,就是传递爱心、奉献自我的过程;就是呵护良知美德、光大核心价值观的过程;就是构筑公序良俗、守护主流价值的过程;就是推动社会进步、实现中国梦的过程。
请结合材料内容,面向本校师生写一篇倡议书,倡导大家弘扬志愿精神,积极参与到志愿者行列中来,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发出呼吁,提出希望。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这是一道应用文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着重考查考生对新时期志愿精神的认识和思考,引领当代青年大力弘扬志愿精神,积极参与志愿行动,做新时代有为青年。试题关注社会热点现象,切合当今时代特点,在考查考生写作能力的同时,也落实了“立德树人”的基本要求。
倡议书的基本格式,一般包括标题、称呼、正文、结尾和落款五部分。作为考场作文,标题不能只简单写成“倡议书”,可以正常写出作文题目,然后以副标题的形式写出“弘扬志愿精神倡议书”等。正文可以写发起倡议的背景和原因、必要性、意义和价值等内容,可写明倡议的具体内容和要求。结尾处要表达出倡议者的决心和希望,或者写出某种建议等。
【立意】
切题立意:
(1)以青春之名,展志愿风采。
(2)以志愿精神托举中国梦想。
(3)弘扬志愿精神,彰显时代担当。
(4)携志愿精神,与时代同行。
(5)秉志愿精神,谱时代华章。
(6)让志愿精神点亮未来。
(7)志愿之路,你我同行。
(8)弘扬志愿精神,建设美丽中国。
(9)志愿精神照亮逐梦征程。
【例文】
让志愿春风吹遍神州大地
——写给全校师生的一封倡议书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十年时间从无到有,志愿服务从当初的“星星之火”,到如今在全国各地、各领域发挥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已成“燎原之势”。志愿精神是民众的心声、社会的号召、时代的呼唤,是实现中国梦必不可缺的砖瓦,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大力弘扬。弘扬志愿精神,加入志愿者行列,正是国家对我们的召唤。
弘扬志愿精神,是点滴小事的涓滴汇聚。
加入志愿者的行列中,并不一定要干出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平凡微小的善举也值得被人尊敬。“四个一百”先进典型人物都是一些普普通通的人,他们的事迹都由平凡普通的小事汇聚,却“一针一线”地编织出了社会文明的美丽图景。平民英雄、凡人善举,这些平凡而又伟大的人数不胜数:“广东好人”阿旺,“红领之家”“邻里守望队”志愿者,网上禁毒领跑人庞世龙……这些人的善举浸润着世道人心,用点滴小事温暖你我;便是做一颗螺丝钉,也能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弘扬志愿精神,是奉献自我的无悔付出。
“把感恩当成一种生活态度,把感动当成一种生活追求,把志愿服务当成一种生活方式”,这是徐本禹内心真实情感的流露,也是他奉献自我的最佳注脚。徐本禹在乡村教学多年,将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志愿服务之中。湖南的“失独妈妈”首嫣嫣将自己对女儿的爱化为对社会的大爱。深圳人石欣与她的朋友们自费学习救援知识,在汶川地震、雅安地震、海南风灾中舍身救人。无数大学毕业生投身于偏远山区的教育事业中去。这样献身于志愿服务之中的事例不胜枚举,这种无愧于社会的舍我大爱怎能不触动我们的心灵,怎能不激励我们向他们学习?
弘扬志愿精神,是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