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曾言:“此心安处是吾乡。”面对挫折打击,唯有守心自安,方能处变不惊。叶嘉莹面对人生的无数挫折,少年丧母,中年丧女,忧患不断,苦难重重。她在遭遇挫折时用诗词安放自己的心灵,寻得一方安静之地,终绽放出熠熠生辉的人生。张桂梅面对要创办女子高中时的不被理解,没有资金等挫折,她守好自己的内心,坚信自己的选择,最终建成华坪女高,帮助两千多名女孩走出大山,走向更广阔的人生舞台。
面对重大的人生挫折,我们既需要认清客观现实,也需要安抚自己的心灵。客观理性析原因,温柔安抚向未来,既认清“将登太行雪满山”的困境,又锤炼“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心灵,在挫折中认清现实,也在挫折中抚平心理,让人生之路在挫折中行稳致远。
2024小学教师招聘作文押题参考11
根据要求写作。
不断怀疑自己以前深信不疑的东西,才能够成长为更新的自己。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此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材料由一句话组成。告诉我们要学会怀疑,才能成长。怀疑可以促进探究学习,怀疑习以为常的知识,往往能有查漏补缺、去伪存真之效。怀疑精神也让我们拥有批判性思维、独立思考能力。特别是在信息泛滥的今天,怀疑精神带来的批判性思维更显重要。学会怀疑,还能增强我们的认知适应性。当我们懂得怀疑,便能预料到特殊状况必然存在,由此对新情况保持开放态度,适应新的信息和观点。学会怀疑让我们在前行的路上懂得如何取舍,并能保持自我;学会怀疑让我们在泥沙俱下中萃取精华,为我所用,更好成长。学会怀疑能够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拓展自己的视野和认知,从而成长为更新的自己。同时,需要注意材料中的“深信不疑”,表现出怀疑的程度,我们怀疑的并非一些细枝末节之事,而是我们深信不疑的、认知的底色。对于细枝末节之事想得再多,也得不出非常有价值的结论,甚至即使怀疑了结论依然未变。事事怀疑,就会陷入“彻底怀疑主义”,纠结于鸡毛蒜皮之事,寸步难行。写作时要注意辩证思考。
【立意】
1.不断怀疑,成就更新的自己。
2.养成怀疑精神,不断探索前行。
3.拥有怀疑精神,保持独立思考。
【范文】
“信”“疑”之辨新“我”之赴
奔赴更新的自己的成长之路上,我们会不断地怀疑、改造、甚至推翻往昔深信的事物或观念,这固然是不可避免的。而若将“疑”作为推动自我成长的机械方法论,则偏离了正确的航向。
诚然,我们不得不承认认知丰富包含着渐进性,受多种因素的制约,以前深信不疑的事物常常是非真理性的。在客观上,社会提供的认知世界的工具与渠道处在不断地更新扩充之中,建立在局限的材料之上的“深信”必然会随着科学技术进步而面临成为谬误的可能,故而我们需要不断地利用当下可得的材料去怀疑过往所“深信”之物。在主观上,经验的匮乏与思维的限制会使我们在特定时空下的认知呈现不成熟的状态,故而,若用往昔之“深信”指导终生之行为,则具有极大的危险性。
既然认知往往因受局限与制约而可能成为成长的阻碍,那么通过不断地质疑与叩问以更新认知,则不失为向更新的自己进发的好方法。怀疑以往对于世界不同领域的观点,方能适应事物永恒变化,更深入、准确地了解客观世界,有如千年变局之下“睁眼看世界”的仁人志士,从夜郎自大的迷梦中挣脱而出;怀疑以前奉为圭臬的价值观念,方能逃脱束缚,规避像“唯我论”一般的自囚自困,走向成熟,成长为更新、更好的自己。
然而当“怀疑”染上了盲目的色彩,则会带来怀疑成本的无限上升与成长之路上不必要的坎坷。机械地遵从“怀疑”的方法论会使人堕入无尽的迷茫深渊,因为在此方法论的指导下,万事万物皆需加以质疑,这样一来,证实怀疑的成本会无限膨胀而使人增加负累,陷入无序混乱的状态。
我们应当明确的是,必然有一些东西值得我们坚定不移、行之终身。无论是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规劝,还是千年前希腊德尔菲神殿中刻下的那句“认识你自己”,又或是个人的初心与对理想人生的追求,总有需要我们终身践行之信仰。所以,在“信”与“疑”之间,如何取舍,如何选择,从来都不是绝对的。
更进一步而言,“怀疑”本身不是目的,而“成长为更新的自己”才是最终归宿。若以前者为目的,则万事万物皆会落入不确定之中,甚至对于我们是否应当“怀疑自己以前深信不疑的东西”这一议题也要加以怀疑,而若以完善的自我,向马斯洛需求理论的塔尖进发为航向,则不会迷航。
总而言之,“信”“疑”之辨,使我们成长之路上必然要加以推敲的。
2024小学教师招聘作文押题参考1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蒙田随笔》里有这样一句话:“心平气和了,看事情就会是另一个样。不然操纵我们的是情绪,说话的是情绪,而不是我们自己。”是的,你不是你的情绪,你可以学着观察它、感受它、引导它,让它成为你的个人成长工具。
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材料首先借助《蒙田随笔》中的一句话,引出“情绪”这一关键词。不管是《蒙田随笔》作者的观点,还是材料的阐释,都意在告诉我们,不要被情绪所左右,而要学会主导、控制好自己的情绪,让它为你所用。人生在世,既有悲欢离合,也有喜怒哀乐。有的人,无论境遇多么糟糕,都善于掌控自己的情绪,能够与自己的情绪和谐相处。而有的人,总是容易被情绪左右,心神不宁,难免伤人伤己。经历越多越明白,情绪泛滥只会让自己淹没在无尽的烦恼中,让生活苦不堪言。正如《情绪革命》中所说:“情绪生病,比身体生病更可怕。”远离情绪黑洞,拒绝情绪发酵。自己的人生,终究要自己负责。你对待情绪的方式,决定了你生活的质量,决定了你的人生轨迹。其中的关键句“你可以学着观察它、感受它、引导它,让它成为你的个人成长工具”说明我们在写作时可将“成为你的个人成长工具”设为中心论点,并将“学着观察它、感受它、引导它”分解为三个分论点。因此,写作时,不妨采用驳论文先破后立,首先说明一些人不能控制好情绪,极端抑郁伤害自己或者极端暴躁伤害他人等例子,说明控制好自身情绪或者学会改善情绪的重要性。然后,再进一步从方法论的角度展开,思考我们应该如何改善情绪,怎样通过管理情绪实现自我成长,比如可先说明我们应当对于自己的情绪好坏有一个清晰的自我认知,知道这是好情绪还是坏情绪,然后再加以取舍,摒弃失意情绪,学会鼓励自己等等。
【立意】
1.提高情绪价值,收获意想不到的幸福感。
2.学会脚踏实地,破除情绪迷雾。
3.不被情绪所左右,学会控制情绪。
【范文】
心和天地宽
人生于天地之间,很容易被各种情绪左右,所谓“喜、怒、忧、思、悲、恐、惊”,被情绪支配和操纵的人很容易迷失自我,一失足成千古恨。所以,我们要学会管理好情绪,使之成为我们成长的工具。
首先,我们要学会观察情绪,认识情绪。每个人的年龄不同,性格不同,教育修养也不同,遇到事情产生的情绪自然不同。苏轼与高僧佛印参禅悟道。一日,苏轼偶有所得,写一首偈子命童子送给江对岸的佛印,结果佛印题一“屁”字评语,苏轼气不过,驾舟找佛印理论。佛印只一句:“八风吹不动,一屁打过江。”苏轼便知自己修行不够。我们要观察自己的情绪,认识其利弊,这是操控情绪的第一步,也是关键一步。
然后,我们要学会感受情绪,了解情绪。在知道自己不足之后,我们有意识地感受不同情绪对我们的影响,再进一步认识不同的情绪产生的弊端,知道弊端之后,再进一步改掉恶习。近几年,社会上流行“emo”一词,青年人以此为时尚,言必说自己情绪不佳,心情抑郁。现代社会,生活学习工作压力大,这很正常,但是我们不能因为有压力就认为悲观失落是正常的,我们应该把压力转化为动力,放下负担,轻装上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