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单查询
首页 其他文档
2024小学教师考试题库及答案
大小:482.45KB 9页 发布时间: 2024-05-23 14:09:27 15.09k 13.58k

我们的中医很了不起,用风和气的原理解释人的身体关于风和气。

描述最早也最文学的是庄子,“大块噫气,其名为风”。风是无形状的,我们走在旷野里,被风簇拥着,那是身体的感觉。风吹皱一池春水,那是水的响应。风也是无声的,我们听到的声音,风声鹤唳,冷风嗖嗖,狂风怒号,是风碰到了东西,摩擦碰撞引发的动静。风碰到实的、虚的东西,发出的音乐是不一样的,有些如击鼓,有些如拿捏笛箫,有些如撩拨琴瑟,有些简陋的就是喇叭唢呐。

风协调着世间的万物。和谐了,则风和日丽,风调雨顺。风遇到梗阻,风云突变,就会出现问题。小一点的问题如台风、龙卷风、飓风,夹带着沙尘暴。大的问题如厄尔尼诺现象、拉尼娜现象,气候出现异常,大旱、大涝、酷暑奇寒。有人类历史以来,大环境没有什么变化,日月星辰,风云雷电,大江大海,基本还是老样子,中间出现的局部问题,往往是人类自酿的苦酒。

我们每个人的身体,都是一个小地球,也可以叫小宇宙。一个人起早贪黑的忙碌,就是地球在一天一天自转。我们的身体被风内控着,意气风发,神清气爽,满面春风,甚至趾高气扬,都是风在体内运行正常的形态。风行不畅,麻烦就来了。风在“窍”处遇阻,会打嗝,放屁。风滞在经脉上,风湿、类风湿、关节炎,包括痛风这些病状就出现了,这些都是小麻烦,“中风”就复杂了,不仅仅是风行不畅,是风控制不了身体的局面了。中风的初级阶段头晕、眩晕、肢体麻木,高级阶段的恶果就不用我说了。

一个老中医告诉过我两句顺口溜,一句是"通则不痛,痛则不通",指的就是风在体内的运行原理。另一句是“有病没病,防风通圣”,“防风通圣丸”是老方剂,如今已是中成药,很普通,很便宜,二三块钱就给一大包。药普通,效果却神奇,有病治病,没病调理身子。

风和气不仅是生理的,还连着心理。喜怒哀乐是生理的,但和心理纠缠在一起。心安理得,心澄意远,也是这一层意思。生理和心理是“意识”的基础,说地基也行。意识的俗称叫念头。一个人从早晨醒来第_个念头计算起,到晚上睡着之前最后一个念头(把“梦想”排除在外),一天之中要生出多少“杂念”?主动的,被追的,潜意识的,下意识的,恐怕再细心的人也不便统计出来。这些念头串联在一起,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人活一辈子活啥呀,就是活这些念头。万念俱灰是形容一个人活够了,活烦了。故此,儒家才强调明心见性,修心养性。道家不仅修心,连身子骨都修。儒和道两家都是围绕着一个人的“万念”去修,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修身养性是内装修,但内装修妥帖了,还要有所为,一个身心健康的人,如果一辈子碌碌无为,应该是最大的憾事。

(摘编自穆涛《先前的风气》)

问题:

(1)文中说“通则不痛,痛则不通”,如何理解这风在体内的“运行原理”?请简要概括。(4分)

(2)围绕中医的“风”和“气”,文章展开了哪些论述?请简要分析。(10分)

【参考答案】

(1)文中此句可从以下方面理解:风协调着世间的万物,我们的身体被风内控着。风在体内运行正常的形态如意气风发,神清气爽等。

风行不畅,麻烦就来了。风在“窍”处遇阻,会打嗝,放屁;风滞在经脉上,会出现风湿、类风湿、关节炎,包括痛风等病状;如果是风行不畅,甚至是风控制不了身体的局面,就会出现“中风”。中风的初级阶段头晕、眩晕、肢体麻木,高级阶段会更加严重。

所以,“风”通则不痛,痛则“风”不通。

(2)围绕中医的“风”和“气”,文章展开了以下论述:

第一,文章开篇部分引出了“风”和“气”,为后文做了铺垫。

第二,论述风协调着世间的万物。如若和谐了,则风和日丽,风调雨顺。如果风遇到梗阻,风云突变,就会出问题。

第三,论述我们的身体被风内控着。风在体内运行正常,便会意气风发,神清气爽,满面春风,甚至趾高气扬。风行不畅,麻烦就来了。

第四,论述风和气不仅是生理的,还连着心理。喜怒哀乐是生理的,但和心理纠缠在一起。生理和心理是“意识”的基础,意识的俗称叫念头。儒和道两家都是围绕着一个人的“万念”去修,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三、写作题(共1道大题,50分)

3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在毛竹一生的最初5年中,你几乎观察不到它的生长,即使生存环境十分理想,也同样如此。但是,5年后它就开始以最高可达每天0.6米的速度快速生长,并在6个星期内长到20余米的高度。

毛竹的快速生长所依赖的是它那长达数千米的根系,它用5年的时间“武装”了自己,最终创造了奇迹。

综合上述材料所引发的思考和感悟,写一篇论说文。

要求: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写作: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厚积薄发静待花开

海洋通过汇聚,才能浩渺无边;山脉通过沉积,自成厚重巍峨;繁星通过积累,终有璀璨星河。毛竹用五年的时间去扎根沉淀而后开始疯狂生长,甚至可以在六个星期内长到20余米的高度。人也要像毛竹一样学会沉淀自己,不必急于求成,懂得厚积薄发,才会获得最后的成功。

厚积薄发,是永不言败的坚韧。著名作家毛姆先生说过“一经打击就灰心泄气的人,永远是个失败者。”这个世上没有信手拈来的成功,也没有无法跨越的鸿沟。在诺贝尔医学奖获奖者公布之后,屠呦呦这个名字一时举世皆知。可是,又有谁知道,在这些举世瞩目的成绩背后,是屠呦呦60余年默默无闻的钻研;又有谁知道,正是这样一位女性,面对将近两百次的失败时,仍旧坚持实验,才有了今天我国本土科学领域诺贝尔的“零突破”,这让人怎能不惊叹,怎能不欣喜!人生没有一蹴而就,你看到的成就,都是厚积薄发。

厚积薄发,是日积月累的沉淀。踏步竹林,人们赞赏竹子的挺拔青翠,却不知它在前五年一直默默扎根,才有了后来的野蛮生长;伫立梅前,人们感叹梅花的不畏严寒,却不知它在暖春热夏时节早已积蓄了能量,才有了如今的傲雪凌风。任何巨大成就的出现绝不是横空出世的偶然,只有经受了时间的历练,积蓄了力量才会持久稳固。正如我国北斗系列卫星的成功发射,是一代又一代的北斗布星人的不懈努力,是他们用日积月累的精神突破了西方重重的技术封锁,才使得我们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眼睛”和“耳朵”。

厚积薄发,是韬光养晦的等待。《菜根谭》中有句话“伏久者,飞必高。”意思就是伏藏甚久的事物,一旦显露出来,必定飞黄腾达。纵观中华历史,“晚清四大名臣”之一的曾国藩算得上是“伏久者”之一,早年历经坎坷,屡考不中的曾国藩,一直隐居家中读书,直到四十岁才出山——以幕僚身份参与军务,并多次打败太平军,等到收复新疆时已经年近七十。无独有偶,汉高祖刘邦前半生也一直在韬光养晦、拓展人脉,55岁时才建立汉朝,实现了从布衣到天子的完美转变。他们用一生的阅历诠释了如何“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所谓的光辉岁月,并不是后来闪耀的时刻,而是无人问津时,默默积累的日子。那些看似漫不经心的成功,其实都是蓄谋已久;那些以为的驾轻就熟,其实都是有备而来。唯有永不言败的坚持、日积月累的沉淀、韬光养晦的等待,才能修炼成自己想要的模样,只有变成更好的自己,想要的生活才会踏步而来!

反馈
我们采用的作品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投稿,我们不确定投稿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站将及时删除。
Copyright @ 2016 - 2024 经验本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07888号-1 客服QQ:2393136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