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了一些关于工业设计相关论文范文,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工业设计越发现示其重要的行业价值,设计师必须以更开阔和创新的设计思路去迎接市场挑战。本文分析了系统论的概念、基本思想,通过对系统设计对工业设计领域的应用实践进行介绍和探究,阐释了系统设计方法在设计过程运用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系统;系统论;工业设计;应用
所谓系统,就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若干个有序元素的集合。系统论是以系统整体的观点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论,已被广泛地用于科学技术各个领域,工业设计也不例外,系统论为设计师提供了全面考察和分析解决设计问题的理论依据及分析方法。
1系统论的概念和思维方法
系统一词最早源于古希腊语,即部分构成整体。早在古代,人们在认识和改造自然社会的过程中,已经萌发了各种各样的对世界进行整体性认识的系统观点和思想,这些观点、思想经过总结、整理和加工上升到了理论化、系统化的层面。现代系统论的基本思想是由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朗菲首先提出的。[1]他将系统定义为相互作用着的若干要素的复合体,一般系统理论是研究系统中整体和部分、结构和功能、系统和环境等等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贝塔朗菲的思想之所以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并不仅仅是因为它的多样化学科性质,更重要的是以一种整合之力的深刻洞察的思想,启发着后人用整体的理念来看待世界及解决问题。系统设计的基本思想就是把所研究和处理的对象当作一个系统,分析系统的功能、结构及研究系统、要素、环境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实现系统的最优化。[2]系统论是一种思维模式,为我们提供解决设计问题的理论依据,并作为探寻设计方法的指导方向。
2系统论在工业设计的应用与发展
科特勒和拉思是这样评价设计的“:设计师通过对主要设计要素的创造性应用,来寻求消费者满意度和公司盈利最大化的过程。”商业模式的变化往往要求设计也要有及时的响应。[3]工业设计作为一个系统工程的设计,其涉及的领域也在不断地演化和扩充,下文就是系统论设计方法在工业设计领域应用的研究总结。
2.1产品系统设计
系统论早期在工业设计的应用就是如何使产品系列化、模块化,既满足市场多样化的需求又能批量化生产。在系统论的基本思想指导下,乌尔姆在早期的设计过程中,尝试将系统设计分为两种基本的方式:一种是以一个主件为基础,依据用户自身的需求配置部件;第二种是系统单元的组合,单元本身已具有独立的功能,但可以通过增加更多的单元将系统扩展为更有效的系统。这种模块化、系统化的产品系统设计思想成为设计史上非常重要的理论创新。乌尔姆利用系统设计思想开始与布劳恩公司合作,设计的收音机、电视机、音响组合系统,都是用标准的模块单元进行不同的自由组合,它们的部件不仅具有互换性,而且方便安装、拆卸、存放,对后来的产品设计产生深远影响。综上所述,产品系统设计是将结构模块化方法融于系统化设计方法之中,不仅可以保证设计的规范化,而且可以优化设计过程,提高设计效率。
2.2人-机-环境系统设计
二战后,人机工程学引入了工业设计领域,设计对象由产品扩大到了人机环境系统。设计师不再是针对孤立的设计对象,而是研究“人-机-环境”系统并形成一个完整系统化的框架。例如,组合柜要考虑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位置关系和组合关系,还要考虑到系统环境与人的实际使用需求。例如,从厨房系统角度来设计它的子系统,考虑到用户自身的人机条件,日常主要操作行为等,以此类推来设计卧室系统、办公室系统、通讯设备系统等。系统论使杂乱的环境变得关联和系统化,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不仅要设计产品,还要考虑人与产品之间的关系,产品所处的环境等因素,处理整体与部分之间以及整体对象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2.3绿色工业系统设计
随着人们对自然资源的无限度开发,面临着资源短缺、气候变暖等一系列的威胁。保护环境,节约资源逐渐被各界人士重视,绿色设计、绿色制造、新能源等糅合了环境因素的现代制造技术被人们所提倡,于是发展了绿色工业设计系统的新模式。现代绿色工业设计是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设计思想。它是一个人-机-环境-社会的协调系统,同时也是一个多层次、多因素、多变量的大系统,它从不同的视角可以分为多个子系统,如设计管理系统、设计综合评价系统、设计程序系统等。[4]所以,设计师必须从系统论观点出发,综合考量各个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把重点放在真正的能源和环境保护上。在技术层面上,绿色系统设计采用3R技术(减少、回收、重用),尽量较少物质和能源的损耗,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尽量实现产品极其零部件的回收和再利用,尽量使产品形式更加简洁,[5]创造一个人-自然-社会的良好系统。
3现代工业设计系统论的新思想
3.1产品服务系统设计
产品服务系统设计可以理解为在新形势下的一种创新策略转变的结果,即从单纯的设计、销售“物质化产品”转向综合的“产品与服务系统”,通过无形的、非物质的手段来满足消费者的精神需求。基于服务的产品系统,是从系统观的角度导入服务的理念,用系统的观点放大产品的含义,通过物品、使用环境、人、社会环境、结构五个要素,来构建产品内部系统,接着从服务的角度研究服务的相关因素,将服务与产品系统相融合,为用户提供更高品质的生活质量。
3.2用户体验设计
工业设计的核心是“产品”,但是脱离了用户的产品只是纸上谈兵,没有任何意义。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期待产品在完成其有用性价值的同时,又可以带来独特的精神体验,于是工业设计也在不断地演化与发展,将产品赋予更深层次的价值和意义,以满足用户的心理诉求,让产品与用户进行沟通交流,于是有了用户体验设计的发展。“用户体验设计”是基于“用户体验”诸多结果汇总基础上的“以人为本的”设计研究,[6]用户体验可以说是一种新的造物活动方式。从本质上来说,用户体验设计同样脱离不开系统论的思想,用户体验设计的本质就是人与产品的交互系统,分析人、产品、场景三者的关系,了解“人”的心理和行为特点“,人”对“物”的交互方式(结合场景),来挖掘问题的本质,进而分析、归纳、判断用户的真实诉求,提出系统解决问题及组织管理机制的方案,为用户带来顺畅的使用体验。
4结语
当今的工业设计所涉及的领域日益复杂,但设计的本质并没有改变,需要设计师将系统论的思维方式渗透到设计过程中,把复杂、综合的设计因素梳理为脉络清晰、层次分明的工作体系,以更开阔和灵活的设计思路解决设计环节的各个问题,使设计过程达到高效、合理和科学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冯贝塔朗菲.一般系统论:基础发展和应用[M].林康义,魏宏森,等,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7.
[2]刘秀云.基于系统论语境下的工业设计[J].天津工业大学报,2011(7).
[3]盖伊•川崎(美).创新的法则——新产品、新服务的创造和营销[M].俞宣孟,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
[4]何昭.系统论在工业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美与时代,2007(8).
[5]何人可.工业设计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6]康辉,李晶.基于工业产品设计中的用户体验设计[J].中国包装工业,2013(4).
摘要:
近年来,工业设计在我国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和学校开始认识到工业设计的重要意义。而这也促进了工业设计理论的更新和完善。本文正是以工业设计的理论基础为依据.通过对工业设计思想演进的分析,尝试归纳总结工业设计的思想体系构架。
关键词:工业;设计;思想体系;
市场调节与市场竞争是当前世界经济的最大特征,工业设计必然是面向人和市场的设计。工业设计成为人类创造生存条件的重要手段之一,一种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必先取决于该产品的设计开发能力。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日趋发展、国际市场激烈竞争的情况下。同时,工业设计也成为制造业竞争的源泉和核心动力之一。
一、工业设计的概念
“开拓创新,规划未来”是“设计”所包含的两层含义。“设计”自原始社会就已出现,然而,工业设计的目的是规划工业时代的未来社会,所用的是全新的思维方式。针对工业革命以来所出现的各种问题,工业设计用各种全新的价值观念来处理人与人、人与物、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当然,处在不同时期,工业设计关注的主要问题不尽相同,设计思想也会有所区别。工业设计的基本思维方式有以下几点:第一,要了解你所研究的对象,探索设计的主导价值观念。当下大众普遍的愿望与追求、兴趣或爱好,大众普遍关注的焦点,在此基础上总结新的概念,比如生活工作概念、能源概念、城市概念、环境概念、消费概念、绿色概念等,这些全都是由于科学技术发展带来的负面后果,需要我们用合理的思想价值观念和实际行动来加以改变。在这种思想价值观的基础上,发现并合理的解决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创造新的产品和环境,使得人与人、人与物,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和谐。对于设计师来说,设计必须创新,模仿就是剽窃。那么我们所讲的创新行为包括这么几个特点:对问题异常敏感,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激发自己的思维;并且有着异于常人的坚定意志和勤奋;探索发现式思维模式;能够及时抓住思想灵感的火花;善于交流等。创造性不可学,也不可教,这并不等于不能创新,要想创新,还需要掌握可持续的设计思想,这是从事设计的关键方法之一。
二、工业设计的思想体系
(一)“以机器为本”
自英国工业革命以来,西方形成了这样的价值观念:追求更多财富、无限享受人生。由此也产生这样的价值观:以效率和利润为主要目的。正是在这种不合理的价值观念下,促成了“以机器为本”的设计。也就是说劳动变成了被强迫的压榨行为,一直以来的“劳动”含义被完全改变,变成了一些人追求无限财富的工具。“机器”的含义是“工厂主”、“老板的最大利润”等,这是人们赋予机器的新的价值观念。“以机器为本”的典型设计思想主要包括: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中提出的“自由竞争”泰勒制,吉布瑞斯的动作定时法,行为心理学,英美国家以机器为中心的人机工程学(工程心理学),为解雇工人而设计的CIMS,无限制追求和提升消费等。
(二)“以人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