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除了语文、数学、英语等科目之外,还需要学习科学,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升初科学必考知识点,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微⼩世界
1、放⼤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物体图像)的功能,⽤放⼤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2、(放⼤镜)⼴泛应⽤在⼈们⽣活⽣产的许多⽅⾯。
3、放⼤镜镜⽚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凸起)。只要具有放⼤镜⽚透明、中间较厚的结构(⽐如加满⽔后的烧杯、烧瓶等),就具有同样的(放⼤)功能。
4、放⼤镜的放⼤倍数和(镜⽚的直径)没有关系,和(镜⽚的凸度)有关。放⼤镜的(凸起程度越⼤,放⼤的倍数也越⼤)。
5、使⽤⼯具能够观察到许多⽤(⾁眼)观察不到的(细节)。如通过(放⼤镜)能观察到更多关于昆⾍的细节:蝇的(复眼);蟋蟀的⽿朵在(⾜的内侧);蝴蝶翅膀上布满的彩⾊⼩鳞⽚是(扁平的细⽑)。
6、科学研究表明昆⾍头上的(触⾓)就是它们的(“⿐⼦”),能分辨各种⽓味,⽐⼈的⿐⼦灵敏得多。
7、(⼀些固体物质)的内部有⼀定的结构,如果构成这些物质的微粒按⼀定的空间次序排列,形成了(有规则的⼏何外形),这就是(晶体),如⾷盐、⽩糖等。
8、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可以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
9、(显微镜)的发明是⼈类认识世界的⼀⼤飞跃,把⼈类带⼊了⼀个(微观世界)。显微镜是⼈类认识(微⼩世界)的重要观察⼯具。
10、荷兰⽣物学家(列⽂虎克)制成世界上最早的可放⼤近300倍的(显微镜),发现了(微⽣物)。
11、洋葱表⽪是由(细胞)构成的。(⽣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12、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最早在显微镜下发现了⽣物的(细胞)结构。
13、⽣物细胞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物)的细胞是不同的,⽣物(不同器官)的细胞也是不同的。
14、(细胞)是⽣物最基本的(结构单位),也是⽣物最基本的(功能单位)。
15、(细胞学说的建⽴)被誉为19世纪⾃然科学的三⼤发现之⼀。
16、⽤(显微镜)能看到⾁眼不能看到的(微⼩⽣物)。
17、在⽔中⽣活着很多形态各异的(微⽣物),如草履⾍、变形⾍等。
18、微⽣物通常都有特殊的(构造和功能),以适应周围的环境。
19、(微⽣物)具有(⽣物)的特征,如:对环境有⼀定的需求、对外界的刺激有反应、能繁殖等。
20、⼈类(观察⼯具)的改进,使⼈类观察的范围扩⼤,发现了仅靠⾁眼⽆法发现的⾃然界的许多秘密:⾁眼(能看清昆⾍等较⼩的动物)—放⼤镜(能看清⼩于毫⽶的⾁眼看不清的东西)—光学
显微镜(能看清细胞和微⽣物)—电⼦显微镜(能看到更⼩的组成物质的原⼦、分⼦)。
21、⼈类探索(微⼩世界)的成果,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类⽣活的改善。如:(1)利⽤显微镜发现细菌、病毒,抵抗制服疾病(2)克隆⽣物(3)利⽤微⽣物酿酒、发⾯、制作酱油、醋、酸奶等(4)利⽤微⽣物处理垃圾和污⽔。
物质的变化
1、世界是(物质)构成的,物质是(变化)的,物质的变化有相同和不同之处。
2、⼀些物质的变化(产⽣了新的物质),另⼀些变化(没有产⽣新的物质)。
3、在变化中(不能产⽣新物质)的我们称为(物理变化),能(产⽣新的物质)的变化我们称为(化学变化)。
4、⽐如⾖⼦和沙⼦的实验,在混合和分离的前后没有变化,没有变为或产⽣新的物质,我们称为(物理变化)像⽩糖加热从⽩⾊的糖变为⿊⾊的炭⼀样。(产⽣了新的物质)的变化,我们就称为(化学变化)。
5、物质的变化可以划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它们的区别在于(是不是产⽣了新的物质)。
6、⼀些物质在变化的过程中,会既发⽣(化学变化)⼜发⽣(物理变化),如蜡烛燃烧、⽩糖加热时融化变⾊。
7、(⽶饭)在⼝腔⾥与(唾液)作⽤会发⽣(化学变化)。
8、(淀粉)与(碘酒)会发⽣化学变化,⽣成的新物质是(蓝紫⾊)的,利⽤这⼀特性可以检验⾷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9、(⼩苏打)和(⽩醋)混合后会发⽣化学反应,产⽣新的物质—(⼆氧化碳⽓体),这样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10、(⼆氧化碳)是具有特殊性质的⼀种⽓体。
11、铁⽣锈是⼀种(化学变化),(铁锈)是⼀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
12、铁⽣锈的原因与(⽔和空⽓)有关。
13、在平常⽣活中,铁⽣锈的快慢与(⽔的多少)关系很⼤。
14、把铁与(⽔、空⽓)隔绝开是防⽌(铁⽣锈)的好⽅法,如刷油漆、电镀等。
15、(化学变化)会伴随各种现象,如:(改变颜⾊)、(发光发热)、(产⽣沉淀物)、(产⽣⽓体),根据这些现象可以初步判断物质是否发⽣了化学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