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确认修辞手法+修辞本身的作用+结合句子语境
比喻、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对点明主旨起强化作用等;强调了+对象+特性
3、划线的句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方法:记叙、抒情、描写(细节)、议论、说明表达了中心思想。
细节描写:也有可能是突出了关键人物的某种特点和品质。(见下文关键人物的评价)
4、划线的句子,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开头:很可能是文章的中心句,一般起到总起全文(统领全文)的作用。
中间:一般有承上、启下、承上启下等作用。
结尾:总结全文,点明中心。
5、文中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①从环境本身的特点(怎样的风光,什么时间、季节,渲染营造了怎样的氛围)
②环境描写与人物的关系(衬托人物什么心理,交代人物什么身份,表现人物什么性格)
③环境描写对情节的作用(推动着故事情节的发展,为下文埋伏笔,作铺垫。)
(举例:分析《穷人》中“屋外狂风大作,屋里却温暖而舒适”和《詹天佑》中“塞外狂风怒号,黄沙满天”这两句环境描写的作用)
三、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一)概括段意(越来越少这么考)
1、组合法:将每一段(层)的意思叠加起来,就是这一段的意思。用谁干什么的语句来表达。
2、摘抄法:找到这一段的中心句,一般是总起句或者总结句来概括段意。
3、拓展法:文章中心句可以帮助你进行概括段意,找到每一段的中心词和文章的中心词挂钩,用拓展法来概括即可。
4、概括段意的要求:
(1)从文章内容的角度出发,不能直接从写法和中心出发,如写《少年闰土》:不能写成,本文叙述了鲁迅和闰土的友谊。
(2)不能写成提纲式,如本文写了鲁迅和闰土一起玩的故事。
(3)用陈述句的形式表达,不能用疑问句的形式写,如:本文写了鲁迅和闰土怎么玩的故事。
(二)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1、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有的还要求多少字以内)
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这是读懂文章的主要内容,既不能太简单,也不要太具体,要抓住文章的主要情节、主要事件或叙述的几个要点简要地写出来。抓主要内容的方法有:
①要素综合法(记叙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谁干什么怎么样?
②标题法:根据文章的标题,加以补充。
③段意连接法:把各段的段落大意连起来,稍加整理;
2、文章从哪几个方面写了这个内容,请你简要概括出来。
方法:把握文章大意,抓住关键字、词、句加以概况。如:《家园落日》,概括几种落日的特点。
3、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方法:回到原文找到相关内容,在原文直接找到答案,必要时加以概括。
小学六年级语文阅读题技巧总结5
⼀、信息提取题
【常见题型】
1.⽂中“XX”指的是什么?
2.⽂中的“XX”是什么意思?
3.结合全⽂说说“XX”指的是什么,“XX”指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