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过程】
⼀、谈话导⼊,铺垫孕伏
师:学校将要组织同学们去秋游。你想去吗?在秋游前,学校安排⽼师去买⼀些饮料和⽔果。(出⽰图⽚)
问:谁能⽤⼀句话表达图中的数学信息。
⽣:“⽼师买酸奶⽤去153元,买果汁⽤去102元;买苹果⽤去101元”。
请同学们估算⼀下:买饮料和⽔果⼤约⽤了多少钱?
⽣:153+102+101≈350
150 100 100
师:如果⽼师刚好带350元,你认为够了吗?指名⽣说理由。
师:刚刚我们在计算时是⽤什么⽅法来解决问题的(加法估算)?在实际⽣活中我们还会常常遇到⼀些需要⽤乘法估算来解决的问题(板书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起来探究怎样选择合适的估算⽅法来解决我们⽣活中的数学问题。(此环节的设计意图:1、让学⽣回忆加法估算的⽅法;2、初步理解估算结果的意义。) ⼆、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教学例5。
师:这次秋游,我们将要乘车去游乐场玩(出⽰课本60页主题图)请⼤家仔细观察主题图,从图中你了解到什么数学信息?(每套车票和门票49元,四年级⼀共需要104套票)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个数学问题吗?(准备多少钱买票⽐较合适?)(此环节的设计意图:1、培养学⽣的问题意识;2、准确把握题意。)
师:谁来把这道题完整地给⼤家说⼀说。(指名学⽣读)
师: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什么⽅法?(⽤估算,算式是:49×104)
2、学⽣⾃主探究估算⽅法。
师:下⾯请同学们⽤⾃⼰喜欢的⼀种估算⽅法算⼀算,看谁算得⼜对⼜快。
(1)学⽣独⽴计算,教师巡视并作指导。
(2)指名学⽣汇报交流,反馈学⽣不同的计算⽅法。
师:哪位同学愿意把⾃⼰的估算情况与⼤家交流⼀下。
学⽣可能的回答有:
⽅法⼀:49 × 104 ≈ 5000(元)
50 100
⽅法⼆:49 × 104 ≈ 5500(元)
50 110
⽅法三:49 × 104 ≈ 5250(元)(此种情况较少出现)
50 105
3、引导学⽣开展课堂讨论。
师:肯定同学们的⽅法之后抛出问题:你认为哪⼀种⽅法更切合本题题意?为什么?请你和⼩组的同学交流⼀下⾃⼰的意见。(此环节⽬的在于:1、培养学⽣⽐较、分析的能⼒;2、培养学⽣合作、交流的意识;3、培养学⽣针对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估算⽅法。)
4、指名学⽣汇报交流,并说明理由。
师:哪个⼩组的同学愿意把你们组讨论的情况跟⼤家交流⼀下。
(⽣A:我认为第⼀种⽅法⽐较适合本题,因为它把第⼀个因数看成整⼗数、把第⼆个因数看成整百数,计算⼜快⼜简便。⽣B:我认为第三种⽅法好,因为把104看成105,估算出来的钱数更接近准确值。⽣C:我认为第⼆种⽅法⽐第三种⽅法好,因为它把104看成105,不便于计算。⽣D:我认为第⼆种⽅法⽐较适合本道题⽬。由于把104估成110,这样算出来的5500元肯定超过准确值,如果学⽣在活动中发⽣意外,或者想玩其它的游乐项⽬,⽼师还可以应付得了。这个同学考虑问题真周到,⼤家给他⿎⿎掌) 师:刚才两位同学都说到了准确值。那么我想知道准确值是多少?(5096)请同学们⾃⼰算⼀算。
5、教师对学⽣的交流进⾏评价,归纳总结。
师:现在⼤家明⽩为什么⽐较多的同学都认同第⼆种⽅法了吗?原因⾮常简单。(因为第⼀种⽅法估算出来的钱数⽐准确值⼩,钱带少了就有同学上不了车,去不到游乐场,第⼆、第三种⽅法由于把两个因数都看⼤了,估算出来的钱数肯定够,但这两种⽅法中,第⼆种⽅法⽐第三种⽅法计算更简便。今天我们所学的乘法估算就是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最合适的估算⽅法解决问题。所以,以后我们再遇到类似情况的时候,什么时候应估⼤些,什么时候应估⼩些,应视实际情况⽽定,不⼀定⾮得采⽤四舍五⼊来取近似数。这个道理你弄明⽩了吗?
三、创设情境,轻松⼀刻
师:门票和车票的问题终于解决了,我们赶快⾛进游乐场吧。(出⽰图⽚)这些是游乐场部分的游玩项⽬,有摩天轮••••••,你喜欢玩哪⼀个?
指名学⽣汇报交流。(此环节的设计依据是:1、四年级学⽣⾼度注意保持的时间是有限的,课中要注意调节;2、四年级学⽣仍然倾向于直观、形象的事物,对抽象的东西不感兴趣。)
四、应⽤新知,解决问题
1、解决游玩中的数学问题。
师:既然⼤家都想玩这些游乐项⽬,你们的愿望马上就可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