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油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
7、选文说明的主要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8、第(1)段与(2)(3)(4)(5)是________结构关系。(2分)
9、除了举例子,选文还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说明方法。(2分)
10、第(5)段前者和后者分别指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举例的多少要按需要而定,可以举一个,也可以举两个甚至更多些。本文在多数情况下只举一个例子,而说明经度差异对物候的影响却举两个例子,有必要吗?为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有许多诗句含有物候规律,如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一诗:“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里面就有物候学上的两个规律:一是芳草的荣枯,有一年一度的循环;二是这循环是随着气候转移的,春风一到,芳草就苏醒。请你再举一个含有物候规律的诗句,并说明其中的物候规律是什么。(4分)
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规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大自然的语言》(17分)
7、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纬度、经度的差异、高下的差异和古今的差异)
8、总分。
9、作比较、列数字
10、前者指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油青和开花日期
(前者指1741到1750年十年的春初七种乔木油青和开花日期的平均值)
后者指1921到193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油青和开花日期
11、有必要。因一般人笼统的认为近海地区的气温比内地暖和,事实上近海地区的气温比内陆的春天寒冷,这是读者比较陌生的现象.只举一例读者一位偶然性,举两个就确信无疑了。
或者:有必要。因为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地区冬天温和,这是人所共知的。若依此来推论,春天会来得早,但事实上是春天反而来得迟,且又寒冷。举两个例子说明,才能使人对此确信无疑。
12诗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规律:高下的差异会影响物候现象的来临。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
诗句: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规律:气候与纬度的关系,在北温带,纬度越北,冬季越早。(其余见教师教学设计16课课后)
《大自然的语言》阅读答案
①几千年来,他们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与气候之间的联系,并据以安排自己的农事活动。在农民看来,鸟语花香、秋山红叶都是大自然的语言。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他们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他们赶快种谷子。春末夏初,布谷鸟开始唱歌,可是我们的农民却懂得她在唱什么:她在声声地啼叫着“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②这一类的自然现象,我国古代的劳动人民称之为物候。“物”主要是指生物(动物和植物),“候”就是我国古代人民所称的气和候。在两千多年以前,我国古代人民就把一年四季寒暑的变换分为所谓二十四节气,把在寒暑的影响下所出现的自然现象分为七十二候。物候知识的起源,在世界上以我国为最早。从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关于物候方面的农谚,就是劳动人民实践经验的总结。
③利用物候知识来指导农业生产的研究,在世界各国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科学,叫物候学。物候学和气候学相似,都是观测一年里各个地方、各个区域的春夏秋冬四季推移,它们都是地方性的科学。所不同的是,气候学是观测记录某地的冷暖晴雨,风云变化,例如某天刮风,某时下雨,早晨多冷,下午多热等等,据以推求其原因和趋向。物候学则是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往来、养育,例如杨柳绿、桃花开、燕子始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气候变化及其对动植物的影响。气候观测是记录当时当地的天气;而物候观测的记录,不仅反映了当天的天气,也反映了过去一个时期内天气的积累。所以物候学有时也叫生物气候学。
物候观测所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它的构造比一般气象仪器复杂得多,灵敏得多。因此,物候观测的数据是综合气候条件(气温、湿度等等)的反映,同时也反映了气候条件对生物的影响。把它用于农事活动,就比较简便,易为农民所接受。物候对农业的重要性就在于此。下面是一个例子。
④去年(1962年)五一节前后在华北是比较冷的,但五一节当天早上的温度记录却比1961年、1960年同天早晨的温度记录高摄氏二、三度。北京的物候记录却反映出了这一事实。去年的山桃、杏树、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和五一节左右开花的洋槐的花期,总的说来,比1961年迟开十天左右,比1960年迟开五六天左右。根据这些物候观测资料,可以判断北京地区农业季节来得较晚。去年,北京地区的农村人民公社在春初种植的花生等作物,仍然是按照往年的日期播种的,结果受到了低温的损害。假如能注意到物候延迟,选择适宜的播种日期,这种损失就可能避免。
《大自然的语言》阅读题目:
8、概括这几段文字的主要内容。(2分)
9、用简洁的语言给物候下个定义。(2分)
10、说说选文第四段所采用的说明方法及作用。(3分)
11、说明文语言要求准确、严密,但不乏生动、典雅。请从第一段中找一处生动、典雅的例子,进行赏析。(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