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植物细胞有、动物细胞没有的结构(区别):细胞壁、液泡、叶绿体。
3、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细胞分裂使细胞的数目增多。
(1)细胞分裂的过程(步骤):
①染色体复制加倍、均分;
②细胞核分裂成两个;
③细胞质分裂成两份,每份各含一个细胞核;
④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细胞壁);
⑤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细胞。细胞分裂时,染色体的变化最明显。
(2)染色体复制均分的意义:染色体的复制均分,实现了遗传物质DNA的复制和均分,保证了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与原细胞所含的遗传物质的相同。
4、细胞生长---指新细胞不断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并转变为组成自身的物质,体积逐渐长大的过程。细胞生长使细胞的体积变大。细胞分裂和细胞生长,使生物体由小长大。正常细胞不能无限的分裂生长。
初二生物上册知识点三生物的遗传与变异
5、性状:生物体所表现的形态结构、生理特性和行为方式。遗传学的创始人;;孟德尔。
6、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如:有耳垂和无耳垂,有酒窝和无酒窝。
7、转基因超级鼠的实验证明,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也就是说基因控制着生物的性状。生物传宗接代过程中遗传下去的是控制性状的基因而不是性状本身。
8、遗传:亲代与子代之间的相似性。(如: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生物体性状的遗传实际上是通过亲代的生殖过程把基因传给了子代。基因在亲子间传递的“桥梁”是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
9、变异:亲子代之间或子代各个体之间的差异,(如一猪九仔,十个相)。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普遍存在的。遗传保证了物种的稳定性;变异促进了生物的多样性。变异首先决定于遗传物质基础的不同,其次与环境也有关系。
10、变异的类型:可遗传的变异-----由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引起,能遗传给后代的变异。可遗传变异的来源(类型):基因重组、基因突变、诱导染色体畸变。不可遗传的变异:由外界环境的变化引起的,遗传物质并没发生变化,不能传给后代的变异。
11、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的关系细胞核:在由细胞构成的生物体中,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
染色体:在细胞核中,有许多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主要存在于细胞核的染色体中,其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
基因:是染色体上能够控制生物性状的DNA片段。
染色体、DNA、基因的关系:染色体是遗传物质DNA的载体,基因是遗传物质中控制生物性状的DNA片段或小单位。一条染色体上有一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上有若干个基因。
12、转基因超级鼠的实验中被研究的性状是:鼠的个体大小;控制性状的基因是:大鼠生长激素基因;
结论是: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生物传宗接代过程中遗传下去的是控制性状的基因而不是性状本身。
13、染色体、基因在生物体的细胞中存在的形式及其数量:
①每一种生物细胞内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都是一定的。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细胞核,因此其染色体数为0。
②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
③在形成生殖细胞(精子或卵细胞)的细胞分裂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减数分裂)
④亲代的基因通过生殖活动传给子代的。子代体细胞中的每一对染色体,都是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⑤生殖细胞(精子或卵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体细胞(或受精卵)的染色体数目的一半。
14、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1)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叫做显性基因,用大写的英文字母表示;
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叫做隐性基因,用同一英文字母的小写表示。
当控制生物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基因、另一个是隐性基因时(Aa),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显性性状表现出来。当这一对基因都是隐性基因时(aa),则表现出隐性性状。
相对性状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如果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则表现为显性性状的基因组成是AA或Aa,而表现隐性性状的基因组成是aa。
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5
一、运动的意义
一方面寻找和摄取食物,迁移到适宜自身生活的栖息场所,另一方面有效地躲避天敌的危害。
二、动物运动的方式
1、动物在水中的运动方式:水中生活的动物种类多、数量大,运动方式多种多样,如水母的漂浮运动和倒退运动;草履虫、海龟的划水运动;蛙的游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