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是一项科学性很强的工作,是保障医疗平安、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保证。
该工作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工作,它涉及面广、环节多、跨多学科,并贯穿于诊疗全过程。
医院感染管理就是针对在医疗、护理活动过程中不断出现的感染情况,运用有关理论和方法,总结医院感染发生的规律,为减少医院感染而进行的有组织、有方案的控制活动。
医院感染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局部;是医疗质量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要做好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最重要的是强化医院感染意识,重视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完善监控网络,使医院感染控制得以加强和标准化;提高人员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切实将医院感染控制工作落到实处,从而保证医疗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1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医院感染管理意识淡薄
基层医疗机构的领导和医务人员缺乏医院感染管理根底知识,对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性认识缺乏[1]。
首先,表现在基层医疗机构的领导的医院感染管理意识淡薄。
医院的领导对医院感染工作缺乏正确的认识,常以工作忙为借口,不重视医院感染控制工作,很少过问医院感染管理工作。
一是,不重视医院感染硬件设备建设。
基层医院根底条件差,资金缺乏,消毒灭菌设施简陋,消毒灭菌质量难以保证,医源性感染隐患较大。
加上全院人员医院感染管理意识的薄弱,在基层医疗机构普遍存在着硬件设施简陋,布局不合理,消毒设备落后等问题。
二是,不重视专门的医院感染控制科的建设。
局部基层医院均未建立医院感染控制科,有的设在医务部、护理部,有的甚至挂靠在医疗预防科,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位,隶属关系不明确。
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配置普遍较少,有的医院甚至无专职人员管理,是由一名兼职人员负责,而且学历低,对控制医院内感染和消毒灭菌知识缺乏了解,医院未建立感染管理三级网络组织,人员配置及监管方面不力,没有开展医院感染发病率调查。
三是,医院感染管理规章制度过于陈旧,没有及时进行修订,或者虽有制度却不执行。
有的医院连续两年没有召开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会议,感染管理委员会形同虚设,管理职能难以发挥。
其次,普通医务人员无菌操作观念差,自我防护意识较差[2]。
医院盛装无菌物品的容器无灭菌标识,未注明物品名称,无灭菌日期、有效期、无责任人签名。
对使用中消毒剂、灭菌剂未开展监测,盛装消毒剂容器未定期灭菌更换。
有些器械物品虽然到达消毒灭菌要求,但由于容器未定期清洁消毒灭菌更换,导致再污染情况严重。
局部口腔科和胃镜室医务人员消毒隔离知识缺乏,在诊疗前后洗手不标准或干脆不洗手。
局部医院没有为医务人员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如防护眼罩和防护面具等。
局部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不按要求配戴手套、口罩、帽子、防护眼罩和防护面具等,无视自身的防护,注射、采血均不能做到一人一带一巾。
1.2医院感染监控缺乏
首先,缺乏通用的医院感染监控标准。
现有的监控标准仅适用终末,不适用医院感染形成过程和环节。
全院统一笼统的标准不能表达各部门、各专业的特殊性和个性特点,监控时标准不能对号人座,对科室工作无指导性、方向性、针对性差,每次检查雷同问题突出,医院感染问题无改良,效果不明显。
其次,缺乏对医院感染过程的监测。
医院感染监测已不再只是追求监测科室资料的数量,而是重视监测资料的质量。
常规监测是在充分准备的情况下,即消毒后,操作前采样,虽然监测结果令人满意,但却不是日常医院消毒工作的真实反映。
对此,应坚持严格的医院感染控制质量考核,将重点放在医院感染形成的过程和环节上,根据临床中的反应信息,不断完善医院感染控制质量考核内容,注重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措施的落实。
最后,没有做好医院感染监测的反应和统计。
基层医疗机构大都没有很好地利用监测资料,仅将资料整理后归档保存,未对资料认真分析,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反应、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