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跨学科学习学习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联结课堂内外、学校内外,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领域;围绕学科学习、社会生活中有意义的话题,开展阅读、梳理、探究、交流等活动,在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34.(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通过阅读、比较、推断、质疑、讨论等方式,梳理观点、事实与材料及其关系;辨析态度与立场,辨别是非、善恶、美丑,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负责任、有中心、有条理、重证据地表达,培养理性思维和理性精神。
35.(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学习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语言材料和语言经验,形成良好语感;通过观察、分析、整理,发现汉字的构字组词特点,掌握语言文字运用规范,感受汉字的文化内涵,奠定语文基础。
36.(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通过(整体感知)、(联想想象),(感受文学语言)和(形象的独特魅力),获得个性化的(审美体验);了解(文学作品)的基本特点,(欣赏)和(评价)语言文字作品,提高审美品位;观察、感受自然与社会,表达自己独特的体验与思考,尝试创作文学作品。
37.语文课程评价包括(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38.(课堂教学评价)是语文课程过程性评价的主渠道。
39.(作业评价)是过程性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业设计)是作业评价的关键。
40.(阶段性评价)是在教学关键节点开展的过程性评价,旨在考察班级整体学习情况和学生阶段性学习质量,是回顾、反思和改进教学的重要依据。
41.短语的结构:并列式、偏正式、主谓式、动宾式、补充式。
42.单句的成分: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43.复句的类型:并列、递进、选择、转折、因果、假设、条件。
44.常用标点符号:句号、问号、感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书名号。
45.常见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
二、选择题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阶段目标”当中明确要求,完成小学阶段教育时,学生应该具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必须达到以下识字水平(B)。
A.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
B.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
C.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1500个左右会写。
D.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其中1500个左右会写。
2.“读好书,好读书,读书好”的今天,要求学生在小学阶段阅读总量达到(B)
A.100万字以上B.145万字以上C.200万字以上D.245万字以上
3.语文课程资源既包括语文学习过程中生成的重要问题、学业成果等显性资源,也包括(A)等隐性资源。
A.师生在语文学习方面的兴趣、爱好和特长
B.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的兴趣
C.教师和学生在学习上的爱好
D.老师在语文学习方面的兴趣、爱好和特长
4.下列关于最新课程标准中课程性质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D)
A.语文课程致力于优等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为学生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
B.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发展性课程。
C.工具性与实用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D.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语文课程设置占所有学科课程设置比例的20%-22%。
5.课堂互动中,教师要关注学生(ABCD)等方面的表现,深入分析这些表现及其影响因素,及时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
(多选)
A.知识基础B.认知过程C.思维方式D.态度情感
6.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发展性评价的核心是(C)
A、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B、关注学生在群体中的位置
C、关注和促进学生的发展D、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7、教育的中心和灵魂在(A)
A、学生B、学校C、教师D、校长
8、(B)是我们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点,也是我们本次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