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门诊患者初始评估是指患者就某一疾病的初次就诊时的评估,由门诊护士完成。
(×)
8418、医疗纠纷事件的当事医务人员或相关人员,整理有关事件经过,书写病历摘要或诊疗经过,涉及多个科室时可以由主要科室代写。
(×)
19、告知应体现在诊疗和护理的各个环节,其中包括诊断、治疗、麻醉、发药与服药、注射、膳食、交往、休息与活动、乃至出院复查及医嘱。
(√)
20、外科手消毒应遵循先洗手,后消毒的原则。
(√)
21、不同患者手术之间、手套破损或手被污染时,应重新进行外科手消毒。
(√)
22、接触病人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之前可以不洗手,接触之后必须洗手。
(×)
23、含氯消毒剂应现用现配,并检测有效氯含量。
(√)
24、一次性使用无菌物品去除外包装后要入橱或带盖容器中存放,有效期内使用。
(√)
25、科室使用后的器械应进行初步清洗,及时去除血迹、污渍等有机物,放入密闭容器或包装袋中,由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回收处置。
(√)
26、医务人员在直接接触患者前后、进行无菌技术操作前,接触患者使用的物品或处理其分泌物、排泄物后,必须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进行手消毒。
(√)
27、与多重耐药菌患者直接接触的相关医疗器械、器具及物品如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输液架等,使用后闲置一周再给其他患者使用,不必进行消毒。
(×)
8528、多重耐药菌患者的病房不必限制探视人群,需要叮嘱探视人群执行手卫生。
(×)
29、同一病区不同病人短时间内出现3例相同耐药菌时,立即增加清洁、消毒频次,同时立即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
(√)
30、多重耐药菌患者需要提高病原微生物标本的送检率,临床医生在感染性疾病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在使用、调整抗菌药物之前,及时采集合格的样本做病原微生物检查及药物试验,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
31、医师不得随意扩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适应症、给药途径、规定剂量等,因医疗创新确需扩展药品使用规定的,可以不报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伦理委员会审批,只需在医务科备案,签署患者知情同意书即可。
(×)
32、临床用药中出现不良反应,必须在网上报告或上报药剂科临床药学室,按规定填写《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表》,积极做好上报工作。
(√)
33、我院实施药品分级管理制度,其中三线药品包括没有充分的循证医学证据、药品疗效不确切、专科属性不强,使用范围广、药品价格高、临床诊疗的辅助性药品。
(√)
34、高警讯药品包括高警示药品和相似药品(听似、看似)
(√)
35、药品不良反应(ADR)
: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
这种事件不一定与药物治疗有因果报应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