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心得体会合集4
这次福州市骨干班主任培训,我有幸聆听了刘晓明的《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状况》讲座。讲座非常生动有趣,通过这次讲座,我对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成功的教师不仅需要具备渊博的学识和优秀的教学技能,还需要具备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有着重要影响。一个人格健全的教师能在课堂上创造一种和谐与温馨的氛围,让学生感受到宛如沐春风般的愉悦与轻松;而一个人格不健全的教师则可能在课堂上制造紧张或恐怖的气氛,让学生感到惶惑不安。因此,教师的心理素质和人格是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也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和情感教育的出发点和首要原则。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往往只关注身体健康,而忽视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事实上,心理问题已成为现代社会中的一种职业病,而教师又是这种心理问题的高危人群之一。心理健康不仅会影响教师个人的生活,还会影响周围人的生活和工作。因此,我们必须重视教师的心理健康。
通过学习,我了解到教师需要善于调节自身的心理状态并进行心理保健工作。我们需要了解自己,辩证地看待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学习心理卫生知识和健康知识,掌握心理调节的方法,学会缓解心理压力,改善不良人格,提高心理承受能力;调整情绪,保持心理的平衡;善于以积极愉快的心态去思考和处理问题,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乐于为工作奉献,并合理安排时间,使工作和生活平衡;培养多种兴趣和爱好,陶冶情操。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以积极健康的工作热情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
总之,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将保持一颗健康的心态,关注每一个学生,善待每一个学生。我将时刻保持高度的责任心,关心爱护自己的学生,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快乐成长,成为祖国的有用之人。
2024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心得体会合集5
今天的培训内容是团体心理辅导,对于从未参加过这种培训的我来说,对团体心理辅导一无所知。然而,通过今天的团体心理辅导课,我对此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并且从中获益匪浅,学到了很多知识。
在这次培训中,我对培训的课程与对象、课程学习四种观念、团队辅导的动力要求与教学原则等方面有了较全面的了解。在培训中,我们通过一些活动和游戏,如找另一半、小组展示、内外圈交流等,积极参与并认真体验感知,遵守规则,互相倾听对方的事情,产生共鸣,感受对方的心声,了解对方的情况,认真完成培训的目标任务,提升相关能力。
虽然只有短暂的一天时间,体验的活动也不多,但每个人都在这些体验中有所收获。特别是像我们这样在第一线工作的班主任,面对学生们的各种问题,任务非常艰巨。因此,我认为在班主任的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关注以下两点:
一、不断提升自我,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教师自身的素质直接影响着周围的人,特别是在处理学生问题上,如果教师自己的行为不当,就无法有策略地处理学生问题,轻则影响师生关系,重则伤害学生内心。因此,作为教师,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除了拥有渊博的学识和优良的教学技能,还要具备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教师应该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了解教育的专业知识和学生的一般心理特征,才能在课堂上创造一种温馨的氛围,让学生感受到宽松和愉快,否则会让学生感到困惑和不安。
2、虽然教师学过一些教育心理学知识,但面对层出不穷的学生问题时可能会力不从心。只有不断学习心理卫生知识和心理调节方法,提高心理承受能力;调整情绪,保持心理平衡;善于选择积极的角度去思考和处理问题,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多种兴趣与爱好,陶冶情操。只有这样,才能以积极健康的态度投入到教学活动中。
3、教师还应该拥有积极的情绪状态和较强的感染力,以满腔热忱对教育事业充满热情,对工作负责,对学生充满爱心,对所任学科怀有深厚的感情,去影响和激励学生。要积极创造一个团结互助、好学上进的集体氛围,使每个学生在良好的集体环境中成长。
二、时刻关注并积极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
学生的心理健康直接关系到他们的学习、生活、成长和成才。作为教师,我们有责任关注并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
1、从培养正确的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排除不良情绪等方面进行学习心理辅导。平时要细心观察学生,能够平等地与学生沟通、交流,多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思想,理解并认同不同意见的分歧,创造一个互谅互容的氛围。
2、尊重每一位学生,爱护每一位学生,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学生不良心理的成因既包括学校因素,如单调枯燥的学习生活,也包括家庭和社会因素。我们可以创设健康的教育环境,开展教育活动,与学生交流学习、生活,与家长沟通思想,相互配合。
3、对学生进行心理团体辅导,通过主题班会的形式,充分发挥班队活动课的集体心理辅导效应。通过班队会课,定期让学生把自己生活中的烦恼说出来,在老师的指导下,大家一起分析、探讨、解决问题。这样一方面可以让一部分学生的心理焦虑和压力得到宣泄和疏导,另一方面也可以使他们能够轻松愉快地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
当然,短暂的学习时间和肤浅的认识,并不能全面提升自身的教育能力。因此,我会继续学习与教育相关的知识、技能和策略,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
2024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心得体会合集6
20__年_月2_日至2_日,我参加了一场心理健康教育培训。老实说,我去之前真的有些犹豫,甚至有点抱怨。当时想,我又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去能有多少收获呢?怕是一种折腾吧!然而培训结束后,我有一个出乎意料的感受:这次培训真的是值得的。
曾经看到过这样一句话:“世界上有多少人就有多少颗心,每颗心都有自己独特的声音。”这句话让我反复思考,令人深思。的确,每个人的内心世界都是广阔的天空,是浩瀚的海洋,充满了丰富而神秘的内涵。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每天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个体,他们的内心世界何尝不是丰富多彩、变化万千的呢?我们只有从“心”抓起,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使他们形成健康的心理,才能为孩子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首先,通过良辰教授的讲解,我对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从无到有,从浅到深。我认识到,健康不仅是身体上没有任何疾病,而且是能正确了解和接纳自我,能正确地感知现实并适应现实,能平衡过去。
良辰老师的讲座让我明白,学生出现逆反、任性等问题,并不是故意和老师作对,而是由于多种原因造成的。而且,出现问题的孩子正是需要我们包容和帮助的对象,就像医生不能嫌弃病人一样,我们教师应该不嫌弃他们,而且要真诚地帮助他们。当我们将问题学生当作研究对象时,就能静下心来想办法,而不是怨天尤人或大动干戈。这样一来,我们教师的心理问题也得到了缓解。另外,这也对我们的具体行动具有指导性。在当前形势下,如何培养出心理素质良好的新时代人才是学校面临的一个新问题。也是学生今后全面发展和有效接受完整教育的良好基础。作为教师,我们应该首当其冲去为他们做些什么。
其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不只是一两位教师的事情,它需要全体教师的重视和参与。更需要其他各科老师结合本学科特点,将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和方法充分运用到教学中,两者有机结合,确保学生健康成长,使学生的人格得到和谐发展,为适应未来的社会需要在能力和心理上做好准备。
我们可以利用学科知识加强情感教育,培养健康情绪,使学生拥有良好的情感生活。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保持心理相容。一个学生只有能与周围人保持融洽、正常的交往,才能在心理上产生安全感、归属感和自信心。
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学校教育在新形势下的新视角,它注重全体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教师只有对学生倾注真情的爱,才能更好地塑造、净化学生的心灵。学生只有在教师的真爱陶冶下,才能更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这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不可或缺的方法与手段。让我们每个人都来关心、维护孩子的心理健康,让他们的身心得到充分、健康地发展,使他们真正成为健康的人。
最后,帮助学生确立良好的“自我意向”,是拥有健康心理和快乐生活的关键。因此,我们应该坦然地自我悦纳,以积极、赞赏的态度来接受自己,并设法消除那些附加于我们身上的消极信息,不给自己找麻烦。只有在心理上承认和接受了自己,才能进一步地美化自己、喜欢自己。我们在生活中总会遇到如意和不如意,但要有乐观的生活态度。同样的一杯水,消极者会说:“我只剩下了半杯水。”而积极者会说:“我还有半杯!”同样的情况,却有两种完全不同的人生态度和价值判断,也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自我心理暗示。教师要时时给学生一个积极进取的心理暗示,告诉他们:我相信我能行,加油!
虽然这次心理健康培训的时间很短,但在我的心里却激起了层层涟漪。我相信这次培训给我的东西决不止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它会有一种延续性,影响我的生活,影响我的工作,影响我的人生。
2024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心得体会合集7
上周日,在新教师培训中,我参加了李老师的心理辅导讲座——压力与压弹培养。李老师用压力觉察游戏、自画像投射测试、自制人际支持系统网等生动活泼的方式,讲解了压力和压弹的培养。这场为期两个小时的讲座,让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全神贯注,一点也没有感到疲倦。在讲座中,我有几点非常深有感触:
首先,年轻教师面临着巨大的压力。根据讲座提供的资料显示,20到30岁的年轻人是中国压力最大的群体。这个年龄段是人们从学生转为社会人的转型期,压力主要来自于这个转变。从不同行业的角度来看,中层管理者的压力得分是80分,经理层和教职员工的压力得分是75分,高于下岗工人(68分)和一般企业工人(59分)。
年轻教师的压力既来自于自身,要完成从学生到教师的转变,也来自于学校这个特殊的环境:琐事繁多、学生嘈杂的声音、高社会期望、难以处理的家长关系。虽然工作时间固定,但没有完成的工作还得带回家继续做。此外,备课工作可能会让教师在回家后仍在苦苦思考,不断寻求更好的解决方案。
对于年轻教师来说,面对压力是正常的,我们应该正确对待它。我个人认为,我们应该正视压力,培养自己的抗压能力。教育是心灵对心灵的呼唤,我们需要拥有良好的抗压能力,积极面对生活,能够感染学生,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心理能量。
其次,了解他人与自己也非常重要。李老师在讲座中特别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了解。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是通过语言进行的,但不恰当的语言使用可能会适得其反。即使出于好意,情绪宣泄也可能伤害他人,破坏彼此的关系。
换个角度思考,试着去理解他人,我们就会知道别人最需要的是什么样的语言,自己真正需要说些什么。在讲座上,李老师提到了两点:
首先,要就事论事,不要就事论人。了解一个人是通过对他们的行为来了解的,往往因为一些消极的事情而否定一个人的全部。当一个人被全盘否定时,会感到非常难受,并不利于他的改变。教育的目的是帮助人向好的方向发展,所以我们不能否定一个人的全部,而应该只针对具体的事情进行评价。
其次,要知道说什么、在什么时候说、对谁说。在说话之前,我们应该先想好要说什么,选择合适的时间,考虑彼此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