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是啊,这些词语都用得很恰当,请同学们细读这些词语所在的句子,看看这些词语好在哪里。
片段三
生:“一过‘黄梅’,菱叶们便争先恐后地涨满池塘,把水面挤得密密匝匝。”老师,这句话写出了菱叶长得很快。
师:能不能具体地说说哪个词语写出了菱叶长得很快?
生:争先恐后。
师:什么是“争先恐后”?
生:菱叶争着长大,害怕自己落后。
师:“争先恐后”仅仅写出了菱叶长得快吗?(无语)
师:你平时用“争先恐后”的时候一般都是写谁?
生:写人。老师,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不仅写出了菱叶长得快,还写出了菱叶的可爱,同时也表达出了作者对菱叶的喜爱。
师:你真会读书,真会思考。
师:所以读这句话的时候要突出——争先恐后,语速要——快一些。谁再来读这句话,读出菱叶长得快。
生:(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师:这句话里还有几个词语用得很恰当呢,找找看。
生:涨满、挤、密密匝匝。
师:这些词语也是写菱叶长得很快吗?
生:不但写出了菱叶长得快,还写出了菱叶很茂密。
师:是啊。所以,读这句话的时候一定要重点关注——涨满、挤、密密匝匝。谁再来读读这句话?
生:(一生有感情地朗读后齐读。)
在读书时,大多数学生往往喜欢抓面,说得比较笼统,如果老师不及时指导,那些恰如其分、生动传神的词语常常被学生视而不见,而这些词语,恰恰是文章的点睛之处,恰恰是指导朗读的最好抓点,老师在备课时吃透这些词语,指导时会轻松自如,游刃有余。学生通过这些词语理解了句子所表达的意思,体会了作者的情感,掌握了朗读的方法,读出了感情,就会受益匪浅。
二、朗读好修辞
小学课文无论写人、写事、写景都是文质兼美的文章。这些文章常常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使文章生动吸引人,读来耐人寻味。在教学时,教师要指导好修辞的读法,会取得很好的效果。
片段一
生:我觉得塔木钦草原很大,我是从“它是多么像海啊!”这句话读懂的。在这里作者把塔木钦草原比作海,说明它很大。
师:很大用这一课的词语就是——
生:广袤。
师:对。用四字词语可以说——
生:一望无际、无边无际、一望无垠。
师:谁再来读读这句话,使人一听就觉得塔木钦草原像大海。
生:(一位女生读,她读得太温柔,读后其他同学纷纷举手。)
师:你读得很认真,但给人的感觉不像大海。谁再来试试?
生:(一位男生读,突出了像大海,读得很有感情。)
师:你们看,读这句话的时候,读好“像大海”,这句话就读好了。
片段二
生:“在书法家的笔下,它们更能发生无穷无尽的变化,或挺拔如峰,或清亮如溪,或浩瀚如海,或凝滑如脂……”这句话运用了排比和比喻的写法,突出了汉字在书法家的笔下变化无穷,读起来也朗朗上口,我很喜欢这句话。
师:你能把这种变化读出来吗?
生:……
师:好像变化不大,谁再来?
生:……
师:你突出了挺拔如峰、清亮如溪、浩瀚如海、凝滑如脂,读出了山峰、小溪、大海……的特点,所以给人以变化无穷的感觉。你读得真好,请再读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