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投资是一种策略,这就说明除了价值投资之外还有很多种策略可以在市场赚钱,基金对冲、期货、债券和各种衍生品的交易可能会在某一时间点让你富可敌国。
我的同事在xx年疯狂的时候,市值达到了270万(初始投资100万),后来在市场上出出进进,现在本钱只剩下70万不到,说到伤心处,后悔不叠,一连串说了很多假如。
假如在最高点退出就好了,假如在卖出后再在低点接回来然后持股不动就好了,假如少点贪心就好了,假如……然而市场功能性紊乱的时候,你的思维不可能游离于市场之外保持独立思考,这是因为你平常就根本没有接受过这样的强化训练。
无论从历史的还是现实的,无论是国外的还是国内的,考察能够长期赚钱的也可以说是能终生赚钱的,大概非价值投资莫属。
从灾难的观点出发去发现价值,这是斯宾若沙的一句哲学名言。
但是,当灾难真正来临的时候,大多数人会陷入灾难的恐惧中,甚至会自然不自然地传播谣言,事实证明,当灾难远去的时候,人们才会恍然大悟。
经济学家的易宪容先生得出了地震对房地产的影响是“严重的巨大的负面性影响”的结论。
5月27日,四川在线更是发表一篇没有署名的文章《房地产市场即将爆发“强震”时间直指10月》,两种不同的判断,熟对熟错?如果你是一名投资者,可能会如惊弓之鸟般远离这种别人都避恐不及的行业。
毕竟趋利避害是人性的本能反应。
谁都知道,房地产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如果受伤的只是房地产业,那么这种推论就值得思考。
价值投资是一条永远正确的道路,这并不意味着大家的结果都是一样的。
不同的人对价值投资有着不同的解读。
有人喜欢低市盈率、低市净率(彼得.林奇、约翰.内夫),有人喜欢高股东报酬率(巴菲特),还有人喜欢研究基本面和买入点相结合(众人)。
在卖出策略方面,大部分都希望在高估值状态下卖出(当然也包括我),有人希望一直持股不动,两者的优缺点都能举出一大堆例子来佐证失败或者成功。
前一段时间,市场一直担心茅台的大非减持,一些诸如“茅台遭基金抛弃?”的文章也会对投资者造成恐吓作用,其实茅台作为非常优质的品牌会使长期投资者青睐,高市盈率必然导致高股价。
如果你热衷于低市盈率,介入茅台的机会几乎很小。
即便是有一天,茅台的市盈率下来了,你可能又会患东患西,担心公司的经营管理和前景而踟躇不前。
深万科,由世界品牌实验室(World Brand Lab)于2007年评估万科的品牌价值达187.9亿元,在《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中排行第33位,位居地产行业的龙头。
然而万科在这次危机中市值从1660亿元跌到1336亿元,很值得我们深思。
没有人会神仙般地告诉你某一股票的具体买点或者买入理由,我没见过哪位投资大家对某个公司进行精确地估值,所谓的高估和低估只有自己内心感悟。
股票作为长期投资品种,如果你能够以企业家经营的心态,股票市场的波动起伏就会让你应对自如了。
至于有些人认为“价值投资不就那几句话吗?颠三倒四地来回说”,这样的认识未免显得轻浮和无知,他们的心理是让你给他钱让他不费吹灰之力地捡,这样的人就是看的书再多也是惘然。
我曾经对朋友戏说过投资只学巴菲特,看书就看三本书(《聪明投资者》、《非常潜力股》和《巴菲特致股东的信》),其实,如果你不涉猎更多的投资书籍,可能不会有此惶论。
读者诸君皆知,自信和自负仅一字之别,固执和坚持也只有一点差距,一不慎就可能会被谬误所戕而背上自负罪名,但是如果你的出发点是对的,又比较重视过程的思考,我想坚持一定是对的。
股市里没有高手和低手之分,有的是理性和非理性之别。
如果每一个投资者都能学会主观,我们就不会陷入人云亦云的地步。
投资一如人生,歧路茫茫,如果不慎重前行,就会扣响灾难之门。
股票投资学心得体会4
1、要有想象力
公司和股票是一一对应的,但不是完全对等的。
公司是容易度量的,巨盈、微利、持平、小亏或者巨亏等,是理性的;但股票就不是理性的,价格的波动往往超出你自认为合理估值的很大幅度甚至数倍,当然也可能是数分之一。
比如,在牛市时,贵州茅台等股票的价格竟然达到市净率10倍以上,市盈率40倍以上;而在熊市时,宝钢股份等股票的价格竟然达到市净率1倍以下,市盈率5倍以下;可见其股价波动幅度之大。
按照理性的估值,恐怕怎么也不会估计到这样的程度。
所以,买股票要有想象力,不能迫不及待地抛售优质股票,也不能急忙买进劣质股票。
当然,这一切还要看个人的判断。
2、要合理布局
买股票不能局限于某几个行业中的某几只股票,而应当视野开阔,至少关心十来个比较大的行业及其中的几十家公司,比如煤炭、有色、食品、钢铁、石化、化工、机械、汽车、银行、地产、运输、传媒等行业的龙头公司。
在进行资金分配时,可以考虑分为三个部分进行布局。
一是成长股,一是价值股,一是热门股。
每个部分可以选择一到三只股票,对于中小投资者而言,全部资金一般布局在六只股票左右足以。